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我国城市交通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到20世纪90年代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在21世纪初,国家提出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城市交通进入了统筹协调、综合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客运量在改革开放初期仅有132亿人次,到2018年已增至1262亿人次。近年来,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数与运营里程持续增长,轨道交通高速发展,传统出租数量稳中略降,互联网出行新业态涌现。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整体情况

城市交通呈现多元化发展。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数和运营线路长度持续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底,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数达67.34万辆,运营线路达60590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119.95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自1969年北京市开通全国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来,截至2018年底,已有35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71条,运营里程达5295.1公里,完成客运量212.77亿人次,运营里程及完成客运量均居世界第一。

传统出租车行业发展稳定,2018年出租汽车共完成客运量351.67亿人次,虽较2017年减少13.74亿人次,但仍然是城市中重要的客运方式之一。客运服务新业态稳步发展,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汽车分时租赁等“互联网+”出行服务模式为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2018年,公共汽电车与出租汽车客运量逐年下降,轨道交通运输量却在逐年上升,轨道交通在城市客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从绝对数来看,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占客运总量的比例仍很高,公共汽电车仍是城市客运的主要工具出租汽车客运量略有下降,但总体较稳定。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城市交通服务不断优化。首先,城市致力于打造全方位的交通服务体系,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积极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等多种方式为补充”相互协调的一体化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同时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差异化服务也被持续推进,全国有超过50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定制公交服务,如广州市辅助交通“如约巴士”有效缓解了重点枢纽、重要时段旅客集疏运难题。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交智能化深入推进,移动支付、智能公交电子站牌有效提升了顾客的乘车体验。

最后,车辆装备进一步提档升级,城市公共汽电车中空调车共有51.42万辆,占车辆总数的76%,更新的公交车辆基本配备车载视频监控和无障碍设备;哈尔滨等北方城市通过设置“暖车暖站暖库”等进一步提升了公交服务的人性化。

城市交通不断推进绿色出行。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公交车辆34.19万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50.8%,比2017年增长8.47万辆。佛山、张家口、郑州等城市在大力推广纯电动公交车的同时,逐步探索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推广应用。

各地积极推进“城市公交+慢行交通”的出行模式,深圳建成城市步行绿道超过2000公里,设置自行车停放区5000余个;苏州加强轨道交通与慢行交通的换乘衔接,在所有轨道交通站点均设置了公共自行车接驳点,基本形成24小时服务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城市公共汽电车的发展

(一)概况

从车辆数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辆数量为67.3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辆数量为34.19万辆,占城市公共汽电车辆总数的50.8%(见图2),BRT(快速公交系统)运营车辆数9110辆,占运营车辆总数的1.4%。

我国36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数27.27万辆,占运营车辆总数的40.5%。

从运营线路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共有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60590条,运营线路长度119.95万公里(见表2)。

其中,公交专用车道长度12850.2公里,无轨电车运营线路长度1137.0公里,BRT线路总长度达5119.3公里;我国36个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长度33.38万公里,占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总长度的27.8%。

从客运情况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里程346.10亿公里,客运量697.00亿人次,占城市客运总量的55.2%,单位运营里程载客量2.01人次/公里。


(二)基本特点

第一,车辆总数持续增长,增速放缓;新能源车辆占比上升。2014年-2018年,我国公共汽电车总数逐年上升,近两年增速有放缓趋势;新能源车辆数增长迅猛,增速逐年下降但仍保持很高的水平。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第二,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条数及运营线路长度均在增加,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条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营线路长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第三,运营里程和客运量有所下降,单位运营里程载客量略有降低。


2018年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里程346.10亿公里,比2017年减少9.10亿公里,同比减少2.6%;客运量比2017年减少25.87亿人次,同比减少3.6%;单位运营里程载客量为2.01人次/公里,比2017年减少0.03人次/公里。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一)概况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通过开通运营城市数、运营线路条数、运营线路长度等指标来衡量,表3为2014-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情况。

表3 2014-2018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2018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5295.1公里,其中地铁铁路4726.5公里,轻轨线路217.6公里,单轨线路98.5公里,有轨电车线路189.5公里,磁悬浮线路56.7公里,自动导向线路6.3公里;配属车辆34012辆,其中,地铁配属车辆31465辆,轻轨配属车辆897辆,单轨配属车辆774辆,有轨电车配属车辆737辆,磁悬浮列车配属车辆95辆,新增自动导向系统车辆44辆。

具体到城市来看,截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35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2018年开通的城市为乌鲁木齐市;青岛市新增运营里程124.6公里,是2018年唯一新增运营里程超过100公里的城市,此外,广州、武汉、成都、天津新增运营里程均超过50公里;贵阳市由于地铁1号线南段开通,运营数量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长率达140%,成为2018年唯一增长率超过100%的城市;北京年客运量最大,达38.48亿人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汉、重庆和西安共9个城市年客运量超过年平均水平,合肥、青岛、南宁、成都4个城市客运量增长率均超过100%,北京、上海、南京、广州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城市客运总量的比例超过50%。

2018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强度平均水平为0.80万人次/公里,有4个城市客运强度超过1.50万人次/公里,分别为深圳(1.73万人次/公里)、广州(1.71万人次/公里)、北京(1.66万人次/公里)和西安(1.64万人次/公里)。

表4 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情况统计表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注:①上海地铁11号线和广佛线两条线路使跨越城市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已分别计入上海市和广州市,不再做单独计算;②因乌鲁木齐为2018年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故不计算各种增长率;③由于2018交通运输统计制度改革,运输里程口径有所调整,故福州市、厦门市运营里程略有变化;同时线路计算也有差别,因此大连线路条数减少一条;④因厦门、贵阳、珠海、石家庄4个城市2017年开通不满一年,故未计算其客运量同比增长。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可靠、便捷、经济的特点,加上城市居民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最大载客率居高不下,2018年我国共有14个城市轨道交通最大载客率大于100%。

为保障乘客顺利出行,部分城市积极尝试压缩发车间隔来增大运力,2018年我国13个城市最小发车间隔在180秒以下,其中上海仅为115秒。201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正点率均在98%以上,其中上海达到100%,广州和成都正点率接近100%。


(二)基本特点

第一,运营线路、车站数、配属车辆数、客运量总数等指标基本上逐年增长,城市轨道交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

第二,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从配备车辆看,2018年底配备车辆总数为34012辆,地铁配属车辆31465辆,占总数的92.5%;从运营里程看,2018年轨道交通营运总里程5295.1公里,其中地铁运营里程达4726.5公里,占总里程的89.3%(见图3、图4)。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第三,城市轨道交通走向网络化。根据规定,满足线路数4条及以上、线路关联形成网络状、基本实现中心城区1公里半径内能找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等条件的线网可以称作网络化经营。截至2018年底,我国步入或基本步入网络化经营的城市有14个。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与分析(上)


本文摘自共享出行蓝皮书: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出行专项基金、北方工业大学和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编写,旨在从多学科角度,以年度报告形式,客观描述中国共享出行主要业态发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广大读者提供较为立体的共享出行整体图景,为推动共享出行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书当当网有售,本篇章作者:吴洪洋、尹志芳、张晚笛、林翊、李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