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憶婺源(鄭峰 作)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文學現場(ID:wenxueip)

網絡作協會員創作發表平臺

【春天的記憶33】小輯作品目錄

【隨筆】

■張店 陳倩 鄒錡/我託春日來告慰

■桓臺 天馬行空/庚子春遊紅蓮湖

■臨淄 王紀強/七絕 春光吟

■博山 王宏偉/山城新韻

■吉林 王玉孚/村居感春十首

【隨筆】

■張店 大街北平/窗前那棵合歡樹

■沂源 張光福/春雨貴如油

■桓臺 劉茂桐/賞春


【詩會】

▋我託春日來告慰

■張店 陳倩 鄒錡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你的腳步輕盈盈如飛,

你的身影像枝暗香的臘梅。

你是冬天裡的一團火,

正把冰雪化作一泓春水。

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

但我知道你是為了誰,

我託春風來告慰。

你的心靈與日月同輝,

你的纖纖妙手能讓春來歸。

你用大愛的生命,

正把別人的生命挽回。

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

但我知道你為了誰。

你是誰為了誰,

我託春風來告慰。


▋庚子春遊紅蓮湖

■桓臺 天馬行空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仲春乘興探紅蓮,

花草較遲怯餘寒。

杏花一支無所懼,

顫抖粉面至客前。


▋七絕 春光吟

■臨淄 王紀強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細柳萌芽太可憐,

晚鶯爭樹語連綿。

勸君惜取春光美,

雪染烏絲又一年。


▋山城新韻

■博山 王宏偉


小城春風南國來

河畔柳花散芬馨

公園藩籬已宵遁

又見遊人賞花開


▋村居感春十首

■吉林 王玉孚


花草猶然塞上空,

邊村寂寞待春風。

詩腸枯槁憑誰滌,

凍水荒山一望中。

初春過盡又中春,

不見冰消寂寞濱。

且喜林禽時入耳,

愁中聊可一舒顰。

無限年光有限身,

眼中不是夢中春。

為尋詩趣爭朝夕,

渾忘都成白髮人。

但聞啼鳥自呼朋,

溪上猶然未解冰。

風雨不來春寂寞,

何時花事眼前興。

柳未藏鴉空佇堤,

尋春枉自步冰溪。

自知塞上無春色,

夢裡依稀布穀啼。

日融殘雪向簷飛,

暖綠濃香尚未歸。

人世繁華易消歇,

莫愁北國晚芳菲。

二月邊村不足誇,

也無遊客也無花。

老來忽有相思意,

舊燕何時到我家。

寂寞每思春色歸,

夕暉看罷有朝暉。

塞邊不見佳光景,

風伯雨師誰是非。

荒原不見草蒙茸,

二月還愁春事空。

人道老夫痴可笑,

時時枉自覓青叢。

老去逢春莫笑痴,

猶從郊野覓新詩。

東皋北陌都尋遍,

兩鬢蕭蕭不自知。


【隨筆】

▋窗前那棵合歡樹

■張店 大街北平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退休前的幾年,受公司指排我到了工會工作。在我辦公室的窗前,有一棵高大粗壯的合歡樹,樹枝蜿蜒挺拔,樹形層疊起伏。每當春天來臨,合歡樹開始發芽吐翠,不幾日便翠葉繁盛,綠蔭如蓋了。六月初,樹上會開滿粉紅色的花朵。那花十分別樣,不是呈葉狀的花瓣,而是一根根細如毛髮,毛絨絨的,點綴在綠葉之間,就像碧海上托起一片片粉紅色的彩雲。推開窗戶,一種特有的花香撲鼻而來,有點酸酸的甜,有點淡淡的香,讓你忍不住的深深吸上幾口,不捨嚥下。等待退休的幾年間,這棵合歡樹似乎成了我日日相伴的好鄰。

這棵合歡樹,對東大化工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見證了公司的艱苦創業的發展歷程,伴隨著我們走過風風雨雨,坎坎坷坷,迎來了公司的燦爛輝煌。

這棵合歡樹栽種於1965年,樹齡超過了五十年,被譽為公司的“元老樹”,並特意用不鏽鋼圍欄將其保護起來。這樣的稱譽和愛護,不是緣由它樹齡的長短,而是因為它是公司建立初期的十幾年中,唯一一棵成活並長大的樹。

東大化工公司的前身是張店化工廠,建立於1958年春。建廠初期只有十幾個人,一口大鍋,一頭毛驢,一座石碾。主要是粉碎加工“六六六煙燻劑”和從新華製藥廠的生產廢液中熬練芒硝。生產方式完全靠手工,非常原始,極為艱苦。生產環境烏煙瘴氣,汙水橫流。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企業堅持生存下來。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奮鬥,至上世紀七十年代初,企業有了初步發展,產品結構有了較大調整和優化。主要產品有離子交換樹脂、保險粉、活性炭、鋅粉、磷肥等。不過那個時候,國家工業整體水平不高,企業管理低下,生產工藝落後,環境汙染嚴重。“保險粉不保險,活性炭抹一臉,幹了鋅粉烤焦身,陰陽樹脂得肝炎。”這句當年廠裡流行的順口溜,便是當時生產條件和生產環境的真實寫照。記得有一次保險粉車間二氧化硫洩露,廠外馬路上正好有一老漢趕著一小驢車路過,結果把那小毛驢一口放到了。幸虧工人們及時堵塞了洩露,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改善環境,企業每年的植樹節都要組織職工廠內廠外的栽花植樹。可是這樣的環境和條件,無論什麼樹都成活不了,年年植樹年年死,年年無樹活下來。十幾年中廠裡廠外只有這棵合歡樹意外的存活下來,成為了一個奇蹟。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春風浩蕩,我們公司順勢而為,迎來了大好發展時期。淘汰了生產工藝落後的產品,引進了環氧丙烷、聚醚、一次性醫用膠塞等現代化生產裝置。同時大力實施老產品工藝革新、整體改造,開展創建“無洩漏工廠”“清潔文明工廠”及“花園式工廠”等活動,加大植樹綠化措施等。企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如今,企業的面貌更是發生了巨大變化。生產裝置電腦操作、自動化運轉;加大環保治理力度,使汙水成為清水,空氣也清新了。一片片草坪,一個個花壇,一棵棵綠樹,企業處處鳥語花香如同花園一般。公司的銷售收入達到近四十個億,成為聚醚行業的領頭軍。

2012年,我退休回家。曾經的過去已是過往雲煙。然而,窗前那棵合歡樹留在我腦海中的記痕,卻是永遠抹不去的,每當春暖花開的時候,總會憶起。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春雨貴如油

■沂源 張光福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入春以來,接連降下了幾場雨和雪。有人就心生感嘆了,今年的春雨便宜啊!

其實,春天的雨,有時也會讓人不大待見。這事兒,古來就有。且不說“小樓一夜聽春雨”久了會讓人生煩,就是天氣忽晴忽雨、氣溫咋暖咋寒的孩兒臉,也讓人不舒服。還有的說,出門穿一雙乾淨的鞋子,回來時已經被泥水打溼弄髒了。也是對春雨來去無常的不滿。就是對春天,也不都是一片叫好聲。什麼春困、春愁、春怨啊,不都是對春天的抱怨嗎!我覺著,除了春困是人的生理表現以外,別的雖然有使人不舒服的成分,但大多還是一些無病呻吟的作做或矯情。

扯遠了,還是回到春雨貴如油的話題上。

春雨貴如油,原本是明代解縉隨機說出的一首詩的首句。解縉是明代的大臣,他官至內閣首輔、右春房大學士。他自幼穎悟絕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辯,是著名的文學家。《永樂大典》就是他主持編纂的。相傳,他小的時候,有一次在雨中摔倒了,引得路人大笑。他隨口作詩道:“春雨貴如油,下得滿街流。跌倒解學士,笑死一群牛。”

然而,春雨貴如油雖然是解縉隨機說出來的,但如果仔細琢磨琢磨,也確實有許多生活的道理蘊涵在裡邊。就我們生活的沂蒙山區來說,大多數的年份,秋天的雨水、冬季下的雪,往往稀少。到了春天,刮的風又溫熱乾燥,確實需要雨水的滋潤。一些過冬的果樹莊稼,春天都開始發芽生長,一些夏秋季收穫的蔬菜莊稼,這時候也要栽植下種,這些,更需要用水來澆灌。有時春天旱的特別厲害,許多村裡鄉親們連吃水都很困難。這樣以來,春天的雨水顯得特別的金貴,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人們說春雨貴如油,我覺著還有一個方面的原因,就是春雨的行為方式,比較讓人喜歡。我們留心注意一下,春雨來的時候,大多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綿綿細雨,下起來也不動不驚的。而夏天的雨,卻不管人的感受,或電閃雷鳴,或疾風暴雨,有的時候還洪水暴虐,造成災害,讓人受不了。這樣比起來,能不說春雨好嗎?

再說,從春雨貴如油的由來中,也會給我們這些鼓搗文字的些許啟發。文學是從生活中來的。我們鼓搗文字,不要光在電腦前悶頭苦想,也要注意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積攢生活。也要和解縉那樣,經常到外邊去逛一逛,那怕摔一跤,惹人笑一場,也不要緊。弄不好還會摔出一些靈感,從而謅出一首詩或寫出一篇什麼文章來,也不是不可能啊。

這樣以來,春雨貴如油,就確是有些由頭了。


▋賞春■桓臺 劉茂桐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東方的太陽已經冉冉升起,我居住的小區南門鋼網封閉,不允許任何人員車輛進入的紅色標誌醒目威嚴。“聽說紅蓮湖開放了,我可以出去散步嗎?”我問保安人員。可以,注意安全。我對保安的敬業精神投去讚美眼神,疾步來到緊臨小區的紅蓮湖。

微微的西南風。略有點涼意,吹拂著紅蓮湖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微風中一湖春水褶皺的參差不齊,層層疊疊推湧著東逝水。拳頭大的野雞迎著磷光閃閃的霞陽潛水暢遊,浮出水面撲稜著翅膀欲飛不能,只能悠閒的漂浮在水面樂逍遙。遊艇閒置在岸邊,售票處沒有了往日的喧雜,處空無一人。遊艇在水波的顫動中,翹起的船頭隨波搖擺,偶爾遊艇相互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打破了這裡的孤獨和沉默。

漫步健身道,稀稀拉拉健身者,佩戴著口罩,或跑或走,成群結隊,有說有笑的健身模式只能成為一種期盼。絕大部分不耐寒的植被,還處在冬眠狀態。身著古色古調的睡衣半睡非睡,無精打采。在她身旁枝繁葉茂的松樹被襯托的生機盎然,遠處的一片樹林讓一棵棵松樹反襯的幹疲枝殘,密密麻麻交叉在一起,密不透風。群鳥和著優美悅耳的旋律,歡快的鳴叫,跳躍著,有的成群結隊,和諧共處。有的成雙成對似情似愛,談吐心聲,形影不離。健身道一旁的櫻花,似乎感覺到春天的到來,褪去古裝,原色放光發亮,枝條微吐小小嫩芽,期盼赭紅色繞身奪目,期盼花滿枝頭為春天增滿豔麗,獲取春風得意的鮮美感。

垂柳於不耐寒的植被形成極大的反差,及早脫離了寒冷的折磨,盡情的沐浴著春的溫暖,青枝綠芽,在春風中自由的擺動,微笑。特別是伸入湖中的一道堤堰,名曰柳杉堤。可能是以柳樹和杉樹命名,杉樹由於不適應水溫氣候,早已銷聲匿跡,不見蹤影。唯有垂柳獨守堤堰,盡情的吸收著充足的水分。涵養的幹壯枝繁葉茂。成為紅蓮湖獨具匠心的一條乘涼觀光的風景線。再看那爬滿湖邊,披滿石坡的迎春花,枝條錯落有致,不負其名,黃色的鮮花層層盡染,用她窈窕鮮豔的嬌姿,先聲奪人。把春天的溫暖嫵媚第一時間送給了賞春的人!

「春天的記憶33」文學現場:2020年第69期總91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