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塊錢的黃酒可以喝嗎?如何理解黃酒的不同價位?

VLoOq_DEEDEE


當然可以喝了,畢竟都是生產出來,正常銷售的,啤酒不就是幾塊錢嘛,不一樣可以喝的好好的🍶🍺🍻


去年去江蘇無錫旅遊的時候,在惠山古鎮那邊兒吃了一頓飯。這算是在南方吃的第一頓飯,當時吃的是酒釀小圓宵裡邊打的雞蛋花,還有就是蟹黃包,然後要了一瓶黃酒,就跟上邊兒這個差不多,當然價格也是差不多的,十多塊錢。酒釀元宵和蟹黃包,味道還不錯,這個黃酒剛剛入口的時候,我還有點兒不適應。感覺有點兒料酒的感覺,可能平時做飯做的多吧,慢慢喝完事,也把這個一瓶酒喝進去了,一斤裝,當時也沒有加熱,同行的小夥伴兒告訴我加熱的話口感會更好。哈哈,這個算是第一印象。

然後繼續南下到南京之後,在南京中山陵附近的一個館子,正經的,江南水鄉館子,裡面點了扣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非常下飯。還有口水雞,當然還點了花雕酒,這個話那就就比第一次喝的酒就貴了許多,也就二兩的量。但是口感上更加的柔和,感覺更好喝了。連續喝了兩小壺。
倒是很耐人回味。

後來有人送了幾瓶梁祝,包裝口感上都是可以的。這次是在家裡喝的,家裡家裡做東西比較方便,所以說就把這個酒燙了一下,正值寒冬臘月,酒里加了一些薑絲,枸杞,大棗兒,感覺很棒了,古人說的溫酒也不過如此吧!哈哈😄


在家裡給我媽說的時候,我給他說這個梁祝,這個酒還是不錯的。然後她覺得好的便宜的酒都是味道一樣的,就給她說,不不不,這完全不一樣。我現在讓他查了一下,十多塊錢的便宜的。完事兒又讓她嚐了一口貴的,她當時覺得這部味道一樣嗎?買這個貴的不一樣,花冤枉錢嗎?然後我又讓她嚐了一口十多塊錢的,我媽眉頭一皺,哎呀,她自己都說,是啊,這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啊哈哈。喝完好喝的之後,自己都不願意喝難喝的了。

其實,我是北方人,對黃酒瞭解不深,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黃酒也是南方的文化產物,我個人還是很願意喝的,雖然酒勁很小,但是溫著喝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花酒裡花雕,女兒紅,太雕,加飯酒,很多我自己都沒有品嚐過,以上皆是我的個人見解。什麼都是分個三六九等,貴的肯定相對來說好喝一些,週末閒來無事,三五好友一起在家小聚,溫二兩酒何不快哉!


金堤河之日進斗金


這個問題考慮都不用考慮,魔都市場上4.5元一瓶“特加飯”黃酒都能喝,十幾塊錢一瓶的紅酒已經算是很好的黃酒了。只要你不是買的做菜的料酒!黃酒不同的價位,肯定是一分錢一分貨,這個也是不用考慮的。

作為低度酒精飲品,黃酒的受眾範圍主要在江浙一帶。天下最優質的黃酒一定出產自浙江紹興,但是魔都是最大的黃酒消費市場。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掏出的幾文錢,吃的茴香豆,就的就是黃酒。



在黃酒市場上10元以下的黃酒,整體口感偏淡,特別是像特加飯這種黃酒,酒液品質不高,倒出來之後甚至都能看到原材料沉澱現象。喝多了甚至會引發頭痛,一覺醒來口乾舌燥。


但是10元左右的價位你也能淘到性價比的黃酒,比如說紅鋁蓋的上海儂好黃酒,上海銀標黃酒,尤其是前者口感表現喜人。把他們加熱後丟入薑絲,口感微甜,非常開胃。

更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黃酒在內的天下酒種,幾乎都是口感越醇厚越好。相應的是酒體越醇厚,它的價格就一定越貴,簡單的說就是喝到嘴裡,不感到稀薄。

比如說古越龍山扁瓶窖藏金五年,它的零售價一般在20元左右,是一款中檔次的黃酒,在江浙一帶認可度很高。口感比較醇厚,色澤深而均勻,有著標準的黃酒氣質,非常正統!

古越龍山的黃酒氣質和江蘇張家港生產的沙洲優黃完全不一樣,古越龍山黃酒口感醇厚,沙洲優黃口感就非常清淡,它這個特點有點類似於白酒中的清香型白酒。沙洲優黃追求的是酒液的明徹,但不妨礙有很多人喜歡這個特質。

沙洲優黃價格也很貴,不過在工業設計生產上有點仿效古越龍山的意思。比如說沙洲優黃系列中的“紫醉金迷”,瓶身完全仿效古越龍山的中央窖藏扁瓶五年。零售價格也在20元左右。

黃酒中最被人津津樂道是女兒紅。紹興出的女兒紅單瓶價格都在80元左右,當然還有更高的冬釀黃酒。價位越高,原材料的大米,小麥越是嚴選,釀造工藝也非常嚴苛。

江南一帶的菜市場和農貿市場上,非常容易能見到黃酒鋪,喜歡喝的都可以隨時帶著塑料桶去打酒。單斤價格,從高到低,任你選擇,看你的消費能力了。

喝不慣黃酒的,當你剛開始喝它的時候,尤其是喝到品質不高的黃酒時,入口上和嗅覺上總是感覺有一種魚腥的味道。但是當你喝慣他的時候,尤其是加熱後,你會迷戀它有微微的甜味。



黃酒是一種營養型,口感溫和的酒種。很多北方人來到江浙一帶謀生,都放棄了喝白酒的習慣。但是儲藏時間上,再好的黃酒都不要超過五年。而更高價位的黃酒,除了喝它的口感,還喝它的營養性!

值得注意的是,黃酒含有麥芽糖成份,有的還含有話梅和枸杞,口感微甜,不太適合糖尿病人大喝特喝。


樓蘭餐廳老王


自己喝或者朋友小聚,十二元左右的沙洲優黃五年陳、烏氈帽的冬釀小壇、會稽山三年、古越龍山的手工釀…真香[呲牙]




駿嘯天下


明朝以前,黃酒還是我國的主流飲酒。

史料顯示,我國唐代已有蒸餾法,宋代基本普及。蒸餾的酒叫清酒,清代叫燒酒,解放後叫白酒。特點有兩個,一是清澈不渾;二是度數高。所以,在宋代就是受歡迎的酒精類飲料。

接著的元代,統治者不是漢族,胡人。他們更是喜歡高度酒。還有證據說,蒸餾酒,也就是高度酒的釀造技術,是他們帶到中國的。這個說法始作俑者是李時珍,他在《本草綱目》裡直接說了,元朝以前我國沒有蒸餾技術,是元朝統治者帶來的。所以,元代人們飲用高度酒成時髦,黃酒第一次被冷落。

到了明代,統治者有著鮮明的民族情節,不喝胡人喜歡的酒了,又大喝本民族傳統的黃酒。全社會以喝黃酒顯示身份,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喝黃酒,窮人才喝白酒。因為有錢人把黃酒喝貴了,窮人買不起,只好喝便宜的燒酒。於是,當時的黃酒成了如今的茅臺酒。

清代,黃酒又被冷落。因為統治者還是胡人,愛喝高度酒,而且喝出規矩,必須62度才可以上市買賣,否則判你私酒,要罰款坐牢。就這樣,黃酒被冷落直到如今,不得翻身。

我平時很少機會喝到黃酒,就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到紹興的咸亨酒店,吃了一頓飯,開的一罈太雕黃酒,喝了難忘,太美了,這才對黃酒關注。後來在上海一段時間,喝過一些當地牌子的黃酒,感覺不是那回事,比起咸亨的太雕,差了許多檔次。不過價格也很低,合著幾塊十幾塊一斤。

再做進一步瞭解,黃酒不愧是老牌子酒精類飲料,比起白酒有很多的優勢。白酒宣稱的所有好處,都不敵黃酒。一句話總結,我國的酒文化,源於黃酒不是白酒。古文獻裡,但是提到酒的,都是黃酒,不是白酒。黃酒因為亙古不變的釀造技術,顯得幹練簡單,所以造價最低,再好的酒也沒很高的成本,賣著就便宜。至於像花雕太雕一類的黃酒,之所以相對比較貴,也是跟白酒學的漲價,成本並不很高。所以,十幾塊的黃酒才是公道價。


普濟


sc10333062100390=生產許可證編號=最便宜;

GB/T 13662=黃酒國標,稍好一些;

GB/T17946=紹興酒的國家標準,品質一般最好


三山五鱷


十幾塊的黃酒不喝,那喝幾元的黃酒呢?

現在酒的市場,真假難辯。很多的酒由原來的釀造變成了勾兌。造酒的食材由原來糧食為主,現在不知用什麼為主?工藝改變也讓酒的味道發生了改變。

平時常喝酒的人,可能對酒味敏感,能夠喝出其中有沒有酒味。用來燒菜去腥的酒可能用來喝也覺得沒味了。

收入高的人可以買一些正宗的酒來喝,一般解酒興的人不講究酒的價錢,能喝就行,只要能解饞,去憂愁,釋煩悶就足夠了。


叢中笑6603


那就喝自釀[大笑]浙江麗水縉雲縣農村家家釀的十月酒 今天剛抽酒 頭條就給推送 紅曲酒 喝不慣市面的黃酒 喝起來都是甜味 自釀酒會變色 之後顏色會變淡 市面的酒加那個焦糖色不容易變色 家釀味道也會變化 今年做的酒特別兇 估計二兩就會上頭 還是我酒量太差[大笑][大笑][大笑]還山上拉的山水








永遠是太昂貴的誓言26771070


中國酒文化之源就是黃酒!古人講杜康是酒祖,實際上就是指黃酒,社康又叫少康,大禹子孫,少康之庶子無餘在公元前2032年派至紹興負責祭祀和守護大禹陵,而建立越國,黃酒也同時在紹興生根發芽,併發揚光大,傳承四千餘年!


讓我說句真話


這問題問的?什麼十幾塊錢,十幾塊的黃酒算中檔了,我們這裡好多喝2.8元一瓶的黃酒,嘉興沈蕩黃酒。我想你一定的土豪吧


孤獨求敗m


十幾塊黃酒實際上已經很好了。成本不是很高,牌子耍與成本一半以上。一斤米出一斤半酒。剩下酒糟還可做燒酒。只要良心企業肯定是好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