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說“婆媳月子裡最容易吵架”?

zwwdbb


在很多辣媽群裡都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月子仇一輩子。為什麼月子仇就像不共戴天的仇恨一樣令人咬牙切齒呢?因為女人剛生完孩子,這是她一生中身體和心靈都非常脆弱、敏感的時候,也是她最需要身邊人護她周全,給她幫助的重要階段。

因此如果在這個最狼狽時候,身邊人還雪上加霜的話,那真的不好意思了,管你是婆婆還是老公,這個樑子結定了!

其實導致“婆媳月子裡最容易吵架”的無非是下面這幾個因素,豆芽媽教你冷靜對待,解決問題,讓新手媽媽能渡過一個愉快而舒心的月子期。

身體激素水平下降

之前看過一個港劇叫《BB來了》,女主角在懷孕前是一個業務能力非常強、性格也很剛強的強勢職場人。但是生下寶寶第二天,在產房被婆婆呵責兩句為什麼不能順產時,一分鐘不到就傷心得嚎啕大哭。


並且那幾天女主都很容易流眼淚或者莫名覺得悲傷。我當時也特別納悶,女主角生娃前和生娃後反差也太大了吧。


後來才知道,新媽媽分娩後因為體內激素水平顯著下降,會帶來很大的情緒波動,一般在出院的一週左右表現得最明顯。


我生完第一胎時也是這樣,特別無助,感覺自己很可憐,也很敏感,有點像不定時炸彈。如果這時候,婆婆還做了點不順我心的事情,或者對我各種說教,那肯定就要吵起來了。

這時新手媽媽要理智調節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多想些開心的事情。同時家人和伴侶也要多體諒產婦,多一些關心和包容,幫助她照顧寶寶,提供貼心的建議。

生活習慣不一樣

俗語說,相見易,同住難。住在一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和伴侶相處有時候都無法忍受對方的生活習慣了。更何況和觀念各方面差距都很大的婆婆同處一室,那就相當於把兩隻老虎放在同一個山頭,誰都想當王,誰都想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那能不幹架嗎?

比如,年輕媽媽建議倒掉隔夜的青菜避免吃了不健康,但是婆婆則想要勤儉節約,留到下一餐繼續吃。還有,關於吃完飯筷子要不要放在碗上端也要唇槍舌戰好幾個回合。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彼此退一步海闊天空。人與人之間求同存異即可,尊重對方觀念與我的不同,也不強制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這時候,老公就要擔起和事佬的作用,安撫婆媳雙方的火藥味了。

新舊兩代育兒觀、月子觀不一樣

關於該如何養育孩子,坐月子,婆媳可以爭吵到天荒地老。比如,老人家堅持不讓月子裡洗頭,怕兒媳以後頭痛。


這時,新手媽媽可以念著老人家的出發點也是為我們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跟婆婆解釋,以前的年代不允許坐月子洗頭是因為洗完後沒法及時吹乾,但現在科技發達了,可以用吹風機吹乾了,自然不會對身體有影響。

有時候,跟老人家慢慢講道理,舉例說明,他們也都是能接受的呢。

關心的主體不一樣

毫無疑問,婆婆更關心她孫子,畢竟孫子跟她才有血緣關係啊,兒媳沒有呀。之前一個朋友跟我抱怨,她沒奶水,她婆婆特別擔心孫子吃不飽,就逼她喝很油膩的豬蹄花生湯下奶。但她最討厭肥膩的東西,還為此跟婆婆大吵了很多次,把自己也氣的很難受。

家人在關注寶寶的同時,別忽視了,媽媽也很需要人在意她的感受,需要人關心與愛護。我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很心酸的事實。

事情是這樣的,進產房第一句關心產婦的是媽媽,關心孩子的是婆婆。女人在產房剖腹產生孩子。孩子抱出來,一家人歡歡喜喜的抱著孩子上樓了。男人看到只有岳母還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便問到:“媽,孩子都上樓了,你怎麼不上去?”只聽岳母說:“你的孩子上去了,可我的孩子還在裡面。”

看了很多次,每次看完都心酸的紅了眼眶。希望婆婆和伴侶能給分一些關注度給新手媽媽,婆媳關係好,自然家庭也更能和樂融融。

在月子期間,你和婆婆是怎麼相處的呢,快來評論區告訴豆芽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