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前情回顧:

系列文章之:22)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7月3日,在路上的第67天。我們探訪了阿里地區最為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其中藏屍洞是老公最想去的地方。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阿里地區的札達縣札佈讓村附近的黃土坡上,根據路邊的指示牌即可到達,中途有邊境的檢查點需要進行登記和購買門票。

古格王朝在公元10世紀前半期建立,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王宮城堡是自10世紀到16世紀不斷擴建的。從山麓到山頂高300餘米,房屋建築、佛塔、洞窟密佈全山,達600餘座,形成了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古格王朝遺址被眾土林環抱其中,由於牆體是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處是城堡、何處是土林。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遺址的最高處就是國王所住的宮殿,王宮總是要高高在上,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戰火摧毀了城堡,黃沙淹沒了豪傑。放眼望去滿目淒涼,千古滄桑,一個興起於十世紀,上演了七百多年的燦爛歷史文化,經歷過十六位世襲國王,擁有過十萬民眾的龐然大國,竟然在1635年拉達克人入侵的戰爭中瞬間灰飛煙滅。當年古格王朝中的十萬之眾為什麼會一夜之間消失的無影無蹤?藏屍洞中是否都是王朝的子民?至今也無確切的答案。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古格長達七百年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了壁畫、雕塑、石刻等精堪絕倫的宗教藝術作品。不誇張的說,“古格”是一個奇蹟。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參觀古格遺址時,管理員可以帶你去外圍的幾個寺廟參觀,每個寺廟都是上鎖的,和莫高窟一樣,都是為了保護裡面的壁畫和雕塑。但寺廟中大部分的壁畫和雕像都在文革期間被毀掉了,現在只能看到一些殘肢斷臂,還有部分雕塑和佛像被印度教徒偷走了,非常可惜。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參觀完畢,正式進入古格王朝遺址。這邊的每一段樓梯窄且陡峭,攀爬十分吃力。遺址中最低處是奴隸和平民的住所,偶爾出現的山洞是修行的場地,越往高處走等級就越高,很難想象這麼輝煌的一座城當時是如何建成的。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當然,我們參觀遺址也只是看個新奇,由於遺址中沒有文字說明和講解,並且除了建築外再無其它,參觀完後總感覺少了些東西,但又找不到,我想,這可能就是古格的神秘所在吧。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我們這次來主要是想看神秘的藏屍洞。出發之前我們看過一個紀錄片,說是古格王朝的藏屍洞現在還有人類的骨骼,並且在若干年前曾有人多次進入藏屍洞,盜取遺骸中的首飾及財寶,以至於現在洞中很是凌亂。

但我們在古格遺址中並沒有找到藏屍洞,下山找管理員詢問,被告知藏屍洞在距離古格遺址大概一公里左右的地方,需要徒步前往。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沿著管理員指的方向,在山溝裡找到了傳說中的藏屍洞。藏屍洞共有三室,主室面積有10平方米左右,洞內堆滿了沒有頭顱的屍體。

我們爬上去的時候,只能看到一些還沒有完全風化的衣物,和凌凌散散的人體骨骼。不過撲面而來的人體腐爛的惡臭味始終沒有消散。

老公幾次試圖爬入洞中,但最後都因忍受不了惡臭味而失敗,我也嘗試了一下,只不過身體不協調同時又擔心弄髒衣服的我怎麼也爬不上去。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第2天驅車返回,再往前200多公里就是阿里地區的首府獅泉河,過了獅泉河就離新疆不遠了。但當時我們被外界的各種傳說嚇到,所以並沒計劃去新疆,到札達就原路返回了(當然,最終我們還是抵不住誘惑的去了美麗的新疆。)。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這裡要說一下,如果你喜歡土林又喜歡越野的話,在札達縣有一條札達土林的內環路,可以滿足你的所有想象,但路況極其不好,條件也非常的艱苦,建議多車重裝結伴進入。

內環路極少有人,景色自不必說,並且還有豐富的可探索的未知。不僅能看到當時王朝遺留下來的多處遺蹟及壁畫,幸運的話還能拜訪傳說中大名鼎鼎的象雄王朝的都城,穹窿銀城。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走內環路都是奔著尋寶去的。關於穹窿銀城有寶藏的傳說,有N多個版本,我們甚至還見過帶金屬探測器去的,好不誇張。

如果你去過古格王朝,仔細觀察它的門票,它其實是一張套票,其中包括了穹隆銀城。但穹隆銀城的位置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因為象雄王朝並沒有太多的文字記載,也沒有明確的記錄當時王朝中心所在的位置,只是在阿里地區多處都發現了象雄王朝的遺蹟。而古格王朝門票上穹隆銀城的位置並不是札達土林內環的那座城。對於我們,它更像是一個傳說。

7月5日,我們開到了很吉利的公里數,22222。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返程的路上,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左邊下雪右邊晴天的景象。在藏區,真的是十里不同天,即使走再多次也不會覺得厭倦,因為每一天都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阿里,雙彩虹橫跨天際也是家常便飯。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新藏線的2017里程碑處,為我們的旅行留念,這是2017年我們在路上的第68天。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7月6日,在路上的兩邊滿是油菜花,我和老公決定停下來享受一天。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我們在新老中尼路交叉口的一個小村莊裡拍了一天的油菜花,出發到現在很少有這麼愜意的時光。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藏區看到大片的油菜花,還是有些興奮的,飛一把無人機是必不可少的。不幸的是,我的首次低空飛行竟飛進了田地裡,周邊圍觀的藏民看的我有些尷尬,還好只是槳葉上有些油菜花。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不過拍出來的片子還算滿意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7月7日從拉孜到浪卡子,又見卡若拉冰川,沒有第一次那麼激動,遺憾的是當天風太大又沒能拍成。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7月8日,浪卡子出發返回拉薩,羊湖依舊美的讓人心醉,在翻越埡口時,羊湖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團霧,面積很大,能見度大概一米左右,由於山路彎多,加上大霧,車速非常慢。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路上依然碰上了各種攔路的小動物,只是這次多了幾隻“傻”驢。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路上的第78天,我們返回拉薩。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說是回拉薩休整,其實是喜歡這種慵懶的感覺,每天去八廓街曬曬太陽,去布達拉宮門前坐一坐,和朋友們一起去喝喝茶,是我們這段旅途中最愜意的時光了。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閒暇之餘和朋友們去了趟羊湖。我們帶了一路的手臺終於派上用場了。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去西藏之前我們就聽說過辯經,但是沒有真正見到過。在拉薩的這段時間,朋友帶我們去了色拉寺,那裡可以看到辯經。在一片樹蔭下,一群身著紅袍的僧人,採用各式各樣誇張的手勢和豐富的肢體動作,時而手揮念珠,時而怒目而視,時而單腳獨立並大力擊掌,言詞非常激烈。乍一看,還以為是在吵架。這就是辯經的獨特之處,是藏傳佛教僧人們一種別開生面的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激烈的問答、辯論,互相檢驗學經成果。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色拉寺的辯經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在色拉寺,除了週日,每天下午3點到5點都可以看到辯經,僧人們針對當天上午的授課內容進行辯論。下午三點,眾多身穿紅袍的僧人魚貫而入,簡短的開場儀式後,幾十名僧人分成不同的人數組合,有的一對一,有的一對多,站者提問,答辯者席地而坐。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在辯經過程中,雙方唇槍舌劍,言辭激烈。辯經最有趣的就是觀看僧人手舞足蹈的動作和激動多變的表情。提問者通常藉助各種手勢來增強辯論的力度,怒目而視,單腳獨立,大力擊掌以壯聲威,催促對方儘快回答問題,答辯者必須不加思索地進行反駁或解答。答辯者若不能準確地回答上午學習的內容,就要利用晚上時間再去學習,直到熟記於心。

提問者提問時高舉手臂向下揮落,象徵著用文殊菩薩之劍砍掉無知;或將手掌壓下,也就壓掉了自己心中的貪嗔痴;或擊掌催促對方儘快回答問題;或拉動佛珠表示藉助佛的力量來戰勝對方。而雙手相擊則有三層含義,一是喻示世間一切都是眾緣和合的產物;二是用掌聲代表五常,表示一切都稍縱即逝;三是清脆的掌聲喚醒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驅走惡念。

雖然聽不懂藏語,也不明佛法,但從其生動的表情和豐富的肢體動作可以看出辯論的激烈程度,辯經者的舉止神情和現場氣氛足以感染在場的每個人。

辯經最早源自古印度。公元782年,吐蕃贊普赤松德贊命漢地僧人摩軻衍與印度僧人蓮花生在桑耶寺辯論頓悟與漸悟的是非,史稱“拉薩論爭”,開創了藏傳佛教辯經的先河。也就是從那時起,激烈的辯經聲已在青藏高原迴響了1200多年。

似乎所有的故事,都少不了離別這樣一個片段。2017年7月26號,我們接到家裡傳來的噩耗,老公的父親腦出血病危,我們連夜飛回老家。醫生說已經確定是腦死亡了,家裡人繼續維持就是想讓老公再看最後一眼。

7月27號,辦理喪事。

老公後來跟我說,父親走的突然是件好事,至少沒在病床上受罪,以後也不會了。

讓老公欣慰的是,一年前帶著父親去了趟普吉島,他開心的像個孩子。

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

邂逅古格王朝,一夜消失的輝煌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