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女子的一生,遇見一個風度翩翩、英俊瀟灑的男子容易,尋得一個不離不棄、相守終生的夫婿卻難。

這世間的愛情,如若渡不過那層層磨難,少了夫妻之間彼此的扶持。

終會敗給時間,敗給油鹽醬醋茶的枯燥乏味,敗給心底的那層慾望。

馬佩璋便遭遇了一份婚內出軌的愛情,婚姻的危機沒有消磨她的銳氣,私生子的出現也沒有讓她退縮。

她不是隱忍,而是倔強的反擊丈夫的出軌,活出了自己的骨氣。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馬佩璋是書香世家的千金大小姐,內外兼修。

顧盼生姿的外表,彬彬有禮的內涵,可謂是桂林山水間蕙質蘭心的女子。

佳人難覓良婿,馬佩璋正值芳齡。其父馬建卿為挑良婿煞費苦心,馬佩璋卻連連否決。

白崇禧風度翩翩、儀表堂堂,這讓情竇初開的馬佩璋芳心暗許。馬佩璋和白崇禧一見鍾情。

彼時白崇禧對馬佩璋也一見傾心,佳人溫婉可人,眼波也柔情似水。

軍閥首領的身份,令馬父對白崇禧無可挑剔。與名門望族千金結親,白母對馬佩璋十分滿意。

於是這兩位青年才俊,便喜結良緣,成為了夫妻。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馬佩璋在白家勤勤懇懇,對白府上上下下的事情安排地事無鉅細,白母對這樣的兒媳稱讚不已。

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丈夫白崇禧馳騁沙場,妻子馬佩璋將白府打理的井井有條。

馬佩璋不僅是丈夫白崇禧賢內助,更是將白母是做自己的親生母親對待,這讓丈夫白崇禧甚感欣慰。

不久,馬佩璋為丈夫添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丈夫白崇禧雖喜不自勝,但封建的思想束縛了丈夫。

自古無子便是罪,丈夫是一方軍閥,更是對子嗣看得極為重要。

但是這點馬佩璋並沒有參透,在她沉浸在得女兒的歡喜中,丈夫已經帶著失望奔赴戰場。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二、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看著整日奔波在外的丈夫,馬佩璋也是安慰自己,體貼丈夫。

白府上上下下的瑣事和照顧女兒的辛勞,馬佩璋都一一嚥下。馬佩璋深愛自己的丈夫,將常年的夫妻未曾相見,歸結於丈夫的戰事繁忙。

然而常年征戰沙場的丈夫,帶著五子的遺憾以及與妻子聚少離多寂寞。

得知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來消息,這晴天霹靂讓馬佩璋幾欲昏厥。

憑著理智判斷,馬佩璋是絲毫不信的。她不信自己的深情卻換來了一場背叛。

後來事實擺在眼前,馬佩璋不得不信。

丈夫不僅帶回來了私生子,而且告訴馬佩章已與出軌對象同居三年已久。丈夫的出軌對象王氏,是他在戰場上孤寂難耐時的陪伴對象。

馬佩璋得知真相,想起多年來自己誠誠懇懇為白府所做的一切,看著兩個常年不見父親的兒女兒,以及眼前背叛自己的丈夫,心中悲憤交加。

僅僅三天時間,馬佩璋分清了事實的原委。

她沒有對背叛自己的丈夫大打出手,更沒有趕走那一對母子。她也想宣洩自己心中多年的怒火,向自己的丈夫傾訴心中的不甘。

但馬佩璋還是遵守三從四德,不僅安頓好私生子母子,仍然誠誠懇懇的打理白府瑣事,彷彿對丈夫的出軌視若罔聞。

白崇禧看後愧疚難當,只要求留下私生子,承諾要與那王氏斷了瓜葛。

馬佩璋也承諾會好好對待這個私生子,她深明大義,說到做到。馬佩璋的識大體,丈夫看在眼裡,更加對自己的妻子感激涕零。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三、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面對私生子,她主動接納不怨恨。

妻子的坦蕩讓白崇禧自責,他一再承諾只愛妻子一人。馬佩璋以為丈夫能知錯就改,懸崖勒馬。

偷腥的丈夫沒有就此止手,仍是在沙場與王氏耳鬢廝磨。畢竟是溫順可人的妙齡少女,白崇禧早已將對妻子的承諾拋之腦後,整日留戀於溫柔鄉。

紙終究包不住火,丈夫的流言風語還是傳到了馬佩璋的耳中。

馬佩璋一如昨日冷靜,望著眼前兩個女兒和私生子,她毅然決然地帶領著稚子趕往丈夫的沙場。

她深思熟慮過,與丈夫恩斷義絕,她是不願意的,唯有陪伴才能緩解接二連三出軌。

沙場的動盪不安,接連不斷的戰事紛擾,丈夫心生憐憫,讓馬佩璋回白府。

然而馬佩璋決心已定,她告訴丈夫,自己絲毫不怕吃苦,只要能與丈夫日日相見。

白崇禧也是愛馬佩璋的,妻子的到來讓他對王氏沒了興趣。

許久未曾享受過的妻子兒女天倫之樂,讓白崇禧為之動容。他給王氏一筆錢,遣其離開。

這一次,丈夫是真的回了心。聰慧如她,白崇禧又開始疼惜惦念她。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四、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丈夫重回家庭,抱著對妻子的兩次愧疚之情,更是對妻子馬佩璋體貼萬分。

馬佩璋調理好自己的身子,後連生六子揚眉吐氣。

白崇禧喜上眉梢,一直懊悔自己的出軌,身邊妻子溫婉大方,那王氏怎可能比?

馬佩璋成功了,她再也不用隱忍地生活,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曾經的屈辱感一掃而空。

自此之後,兩人而後度過了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這來自於馬佩璋的智慧與隱忍丈夫對馬佩璋相敬如賓。

可是不久,佳人便與世長辭。白崇禧對馬佩璋死訊悲痛萬分,餘生沒有結髮妻子陪伴,他甚至萌生隨妻子而去的想法。

丈夫婚內攜私生子歸家,她主動接納不怨恨,後連生6子揚眉吐氣

恩愛妻子已逝,縱使自己一生征戰沙場救人無數也回天乏術。

年邁的白崇禧日日守在妻子墓前,盯著妻子的遺像自說自話,像是在傾訴思念,又像是在懊悔年輕時的衝動。

馬佩璋對丈夫白崇禧的愛深情且隱忍,帶著絕望和包容一再原諒丈夫。這在局外人來看是一直大度包容,於當事人來說卻是痛到極致的抉擇。

一生在於相夫有方,縱使佳人已逝,也難消丈夫對其的思念與感激。

人的一生,總會有衝動的時刻。但深情不會被負,學會豁達大度,方能守住自己的陣營,與愛人攜手度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