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事物生命的活力——擬人(小學生通俗版)

擬人,是一種修辭手法。是把事物人格化,就是把沒有人的語言、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有人一樣語言、動作和感情的樣子。它能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作者的情感,使物體顯得更活潑、親近,給事物增添了生命的活力,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賦予事物生命的活力——擬人(小學生通俗版)

擬人句分為三類:

【1】把沒有生命的物體擬人化。例如:

①波浪一邊歌唱,一邊衝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②每條嶺都是那麼的溫柔,雖然下自山腳,上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林木,可是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

③錄音機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聲,不唱了。

④街上非常熱鬧。電車不慌不忙地跑著,客客氣氣地響著鈴鐺。

上面的例子中波浪、嶺、錄音機、電車都是沒有生命的,波浪會歌唱,嶺溫柔,錄音機接受指令,電車不慌不忙地跑著、客客氣氣地響鈴鐺。

【2】把有生命的物體擬人化。例如:

①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兒低唱,蟋蟀們在這裡彈琴。

②鳥兒將巢安放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③青蛙唱著戀歌,嫩草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氣裡。

④連每一根小草都在跳舞。

上面的例子中油蛉、蟋蟀、鳥兒、青蛙、小草都是有生命的物體,油蛉會低唱,蟋蟀會彈琴,鳥兒會唱歌,青蛙會唱歌,小草會跳舞,它們都有了人的語言、動作。

賦予事物生命的活力——擬人(小學生通俗版)

【3】把抽象事物擬人化。

例如:冬天全沒有離開大地的意思,好像要長久賴下去似的。

冬天是抽象的概念,把它當作人來寫,冬天不想離開,有了人的思想。


請判斷下面的句子哪個是比喻句,哪個是擬人句?

1.星星好像鑽石般閃爍。

2.星星在天空中眨著眼睛。

3.春天就像慈祥的母親,很溫柔。

4.春天邁著輕快的步子來到了人間。

1、3是比喻句,有比喻詞“好像、像”,2、4是擬人句,沒有比喻詞出現,直接把星星、春天當作人來寫,星星會眨眼睛,春天會邁步子。所以綜上所述,擬人句裡不要出現比喻詞,加了比喻詞可能會變成比喻句。

另外擬人句裡不要有人出現,直接把事物當作人來寫就好了。

下面我們欣賞幾個比喻句:

1.太陽公公起得多早啊!他在樹梢上開心地做早操。

2.風兒吹來了,大樹小樹都在搖晃,揚起了綠色的長裙。

3.雅潔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的高高伸出;有的蓓蕾初綻,像剛剛揉開睡眼的小女孩;有的已爭相怒放,露出嬌嫩的小蓮蓬。

4.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裡的影子。

5.一夜之間,無數春筍從地下探出頭來。

賦予事物生命的活力——擬人(小學生通俗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