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地跨欧亚两洲的哈萨克斯坦,为我国邻国之一。千百年来哈萨克斯坦牧人带着他们的羊群和毡毛蓬,从戈壁沙漠转入天池湖畔搭棚落户。

这群游牧者,在突厥语中称这些人为「哈萨克斯坦」, 而”斯坦”是指”家园”,其整意为「独立自主、心灵自由」,借此象征自古以来生活在此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与生活。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而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共有131个种族共同生活在此,其中又以哈萨克斯坦族和俄罗斯人居多。这片区域曾在1755年至1864年间为清代新疆的一部分。

1864年库车回民举事,清廷无暇顾及新疆,俄帝国乘乱而入,占领了塔城及额尔齐斯河流域,于1864年逼迫乌里雅苏台将军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吞并了新疆巴尔喀什湖以东的这个地区。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苏联时期的哈萨克斯坦,其最大城市和首府阿拉木图 ,是个一半人口为穆斯林的城市, 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千年古迹、浩瀚山川、宗教信仰、人文艺术及风土民情。

根据 哈萨克斯坦《神圣地图》的记录,该国拥有600多项文化历史遗产,仅阿拉木图州就有58个之多。多少历史上英雄豪杰曾经在此出入,造就了阿拉木图的光环,如今众多历史遗产,皆成为中亚文化之旅必游的胜地。

包括: 伊塞克湖、阿尔泰阿拉山谷、比什凯克、布兰那塔、东正教升天大教堂、独立纪念碑等。

其中始建于19世纪的宏伟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一座独特的中国式宝塔木建筑!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扎尔肯特(Zharkent),它距离中国边境仅有29公里,是哈萨克斯坦斯坦阿拉木图州潘非洛夫区的一座城镇。

该镇始建于1882年,曾是清代索伦营驻地,《中俄伊犁条约》割让给俄国。扎尔肯特在正式成为俄国乡镇之前是维吾尔族的一个小型定居点,它也是俄沙皇曾经的前哨基地。

如今扎尔肯特还保留着吉里于孜、丘勒海、洪海等伊犁地名,镇上有一座独特的中国建筑风格清真寺, 据说这座中国式宝塔是在不使用任何钉的情况下所建造。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扎尔肯特清真寺历史可追溯至1892年,该清真寺由当地维吾尔族富商瓦力阿洪-尤尔达舍夫 (Valiakhun Yuldashev)所赞助建造。据闻1887年,在一次穆斯林小区聚会中,尤尔达舍夫提议集资修建清真寺,并得到支持。

同时他找来中国建筑师洪碧克(Hong Pique)作设计,共并组建了联合国式的协作团队。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着不同的文化建,但他们却共同修建了扎尔肯特清真寺。清真寺面积超过1.5千平方米, 结构主要骨架是122根木柱,横梁连接没有一根钉子。

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远从阿克苏山及科特曼山脉运到的天山云杉。洪碧克采用了许多中国建筑元素,其建筑风格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与宣礼塔、新月结合在一起,被认为是「文明交汇融通的见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这座清真寺大量使用了木雕和彩饰,并具有佛教寺庙的特征。清真寺整体被2.3米的石墙所围绕,有两侧门南北各一, 寺院的北方有一个院子,南方则是伊斯兰学校。

寺院大厅可容纳约1,000名朝拜者,其墙壁是也是用木板制作,而宣礼塔被52根木柱环绕。寺院彩饰中有中国传统的花、鸟、鱼和植物等, 内部则有阿拉伯文和哈萨克民族纹饰。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其中还有男性使用主楼,和女性专用顶楼画廊等布局。高耸的屋顶、弯曲的屋檐、中式的大梁圆柱,一整个是中国古典的风格,令人惊叹!在百年前俄管辖的地域尽有如此的手笔。

在苏联时期,这座清真寺建筑,曾被用于各种用途,包括:边防部队的仓库和营房、商店、电影院等。不幸的1910年当地发生了一次地震, 清真寺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主要的两座塔楼倒塌,拱顶也破损脱落!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真寺几经风雨,木质结构也在腐朽磨损。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直至1975年当地政府决定将它改造成与众不同的艺术博物馆,经过三年的修复工作,这座清真寺才被重新开放。1982年扎尔肯特清真寺被列入哈萨克斯坦斯坦历史与文化遗迹并加以保护,同时面向大众。

现今在寺院内,展出了历史对象、当地艺术品、以及相关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人的文物,成为了阿拉木图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哈萨克斯坦,一座木造的中国式宝塔,见证了文明交汇的历史变迁


2008年,哈萨克斯坦国家银行更以扎尔肯特清真寺为背景,发行了500坚戈的纪念币。一座建筑与艺术的博物馆,见证了历史,一个文明交汇的清真寺。


旅游小贴士:

扎尔肯特清真寺,它位于以富商尤尔达舍夫(Yuldashev)命名的大街上。

地址:扎尔肯特市Yuldashev St. 40。

博物馆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下午4:30。入场费为每人300坚戈,如果您想在清真寺内拍照,则另需500坚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