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中國四大名著去掉一個,你認為去掉哪一個最合適?

用戶7027178687015


個人認為應該去掉《三國演義》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成書甚至早於《封神演義》目前我們我國比較認同的神學修煉體系,主要是來源於西遊和封神。有人認為這是迷信,但對於已經老去的一輩來說,這是他們畢生的信仰,拿掉西遊顯然不合適。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章回體小說巔峰之作,內容之豐富精深,非其他三部可比,雖說難以讀懂讀透,但這不能成為拿掉它的理由,恰恰應該成為保存的理由,現如今人們普遍的文化水平較之以前不知高了多少,但恐怕越來越多的人覺得精神匱乏。此外其對於研究我國古建築與服飾都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故刪紅樓最不合理。

《水滸傳》與《三國演義》之間略有糾結,個人認為水滸中寫的最好的是一種反抗的精神。三國的人物刻畫比之水滸不差,但我覺得可以拿去《三國演義》的一大理由是《三國志》的存在。

但最好的結果,那當然是哪本都不要去掉了。


業餘寫手小九九


去掉紅樓!紅樓害了好多人。女的中毒就嬌情,無病呻吟,男的中毒就神經不正常!高中有個隔壁床同學,大家都睡覺了,他一人口裡碎碎念,問他幹嘛,他說背紅樓裡的詩詞。若干年後同學都成家立業,他大學畢業後分在縣委,最後神鼓叨叨被領導看不下去了,分到看檔案,四十歲了還沒結婚


用戶7743200264160


家都知道我們通常所說的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作者的問題是如果要少一部我們認為應該是哪一部?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每一部所講述的內容和其意義所在。

《西遊記》

《西遊記》這本書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做,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吳承恩在本書中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故事,人們無不在作者的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本書原型是唐朝時期玄奘到印度求取真經的故事,作者通過藝術的手法將為我們描述了一段具有神話色彩的唐僧師徒私人歷經磨難,西天取經的經歷。書中每一個角色都描繪的惟妙惟肖,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就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我國古代神話故事的代表作。

《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小說,又名《石頭記》。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本書主要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其餘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出了一個家族的跌宕起伏,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像的史詩性著作。

魯迅對紅樓夢的評價是:《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

《水滸傳》

《水滸傳》為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講述的是宋朝宋徽宗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貪官汙吏陷害忠良,弄得名不聊生,許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得無路可走,被迫奮起反抗,最終108好漢齊聚水波梁山,但隨後由於朝廷的招降使得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最後走向失敗的故事。本書為古代農民起義和民間江湖的代表作。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該書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其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被許多人誤以為該書內容就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正史。

這四部小說各具特點,每一部都是古代文學藝術的代表作,都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所以哪一部都不可缺少。


先搬五車


你見或者不見,你念或者不念,歷史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不來不去。四大名著四個時代,一代江山一抺色彩,抹不去的色彩。

若一定要去一本,個人認為《水滸傳》。原因如下:

書中寫的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因各種原因聚在一起,由反抗到被招安,為朝延徵方臘,最後覆滅,死散歸塵的故事。先說108將,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明顯的道教學說。道教主張得道成仙、濟世救人,那麼108將救了自己還是救了世人,沒有,只是淪為了世人,有一些義士為逃避死亡上梁山,最後卻莫名身死。讓人感覺上梁山只是為了入世或入仕。本來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再正常不過,只是山迴路轉一大圈仍沒有逃出宿命,最後淪為朝廷的棋子和棄子,讓人覺得梁山上有一股氣,不甘心的氣。

從階級鬥爭來說,梁山好漢都是被逼上梁山,屬於被壓迫階級,與高俅等壓迫階級的矛盾是和解不的,寄希望於順從壓迫階級來取得更大生存空間是不現實、不可取的。

綜上,被召安乃是一書敗筆,否定了初上梁山的抗爭精神,讓一眾好漢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懋啟


去掉《水滸傳》吧。

這當然只是在下個人的看法。

我覺得,四大名著中,排第一應該《紅樓夢》,因為它文學性和思想性最高。

對於古人而言,《紅樓夢》的思想太超前,有離經叛道的嫌疑,但對於當代人而言,《紅樓夢》卻實在是最好閱讀的小說,其思想,即便是當代很多人,都會覺得很前衛的。

《紅樓夢》至少開創了個第一:

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中國第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

中國第一部真正跨越性別鴻溝由衷讚美女性的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應排第二。

因為《西遊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魔幻小說,它的藝術形象創造的功勞,都堪稱是開天闢地式的。

最近看了《魔戒》,有一個感覺,覺得小說的架構和故事,與《西遊記》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西天真經;

《魔戒》中,佛羅多和山姆、梅里、皮聘,也是四人,去末日火山銷燬魔戒,也是歷經造成磨難,最終將魔戒扔進了末日火山,使人類最終獲得了光明和平安。

這是是《西遊記》的影響力和超越性。

《三國演義》可排第三。

說實話,四大名著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水許傳》。

一是我不喜歡《水許傳》中宣揚的瘋狂殺戮。

你看劫法場那一段,為了救一個殺妻的宋江,梁山好漢殺進人群,無論官吏、觀眾,皆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而且,李逵那板斧一路披過去,簡直是血流如注、人頭滾滾,那滾下來的,很多都是無辜的尋常百姓,而書中所透露出來的,卻有一種殺戮的快感,實在讓人反感;

二是也不喜歡裡面的陰謀手段。

梁山以“替天行道”自詡,但在替天行道的過程中,那些所謂的好漢卻用盡陰謀手段,對自己的兄弟都是如此,比如,宋江為拉秦明、盧俊義等人入夥,竟然弄得他們家破人亡;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竟然將花榮的妹妹當禮物“送”給秦明,把一個貌美如花的扈三娘送給殘忍好色王英,為了自己招安,那些兄弟殺的殺、害的害,還一杯毒酒將李逵送上了西天。

這哪是什麼義,純粹一群混世魔王。

所以,《水許傳》不符合我的審美觀,我不是很喜歡。


帝國的臉譜


大家回答的很專業。我個人的看法,最該拿掉的是《紅樓夢》。我們看四大名著的其他三著:

1、《三國演義》傳達出一個觀念:那就是最強大的武力和最高深的智謀都不如活的久活的好的。人中呂布,武力第一,早早被殺。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郭嘉才智第一,早早夭亡,孔明多智如妖還不是嘔心瀝血命喪前線。陸遜周瑜智計卓絕結果都很悲催,關老爺過五關斬六將還不是身首異處。倒是司馬懿心胸開闊隱忍長壽得了大便宜。三國演義三觀很正。

2、《水滸傳》傳達出的觀念:要講政治。政治再黑暗也不允許濫用暴力殺人越貨,你可以革命,但不能濫殺無辜,搞啥納投名狀這類沒人性的事,也就是政治黑暗不是個人作惡的遮羞布,最後還是要被收拾,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梁山的結局符合主流價值觀。我黨當年就說過,搞暗殺不是政治。梁山集團本質就是土匪路霸恐怖組織。

3、《西遊記》傳達出的觀念:單打獨鬥沒有出路,要發展要融入組織服從安排。孫悟空使出渾身解數打打鬧鬧看似牛逼,也只落個被困五指山的下場。加入組織,服從領導,兢兢業業,輕輕鬆鬆就能修成正果。說實話,非常正能量。

綜上三部,傳遞的信息都是正能量且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再看《紅樓夢》,表達什麼?雞毛蒜皮,吃喝拉撒,鶯鶯燕燕,卿卿我我,無處不在的病態思想和負能量,讀來於人有何好處?所以,如果一定要拿掉一本,那就是紅樓了。


博士祭酒張大帥


《西遊記》的表現最差。一是那種打怪升級的套路,每個故事之間聯繫並不緊湊,很像現在的網文,多寫點少寫點關係根本不大,86版西遊記沒拍完,跳過了很多經典妖怪,然而人們看來,結構上基本沒有缺陷,就是這個道理。另一點,就是《西遊記》這種打怪模式,以及話本小說涉及群眾創作這一點,帶來的人物崩壞、設定崩壞和前後矛盾,比如孫悟空狀告李天王夫子乾女兒那章,書裡說李天王因為當初十萬天兵鎮壓齊天大聖的事情,對悟空態度惡劣,全然忘了之前在太上老君的青牛等妖怪處,猴子與他父子已經相見並親密合作過。

所以只比較文學水平,《西遊記》應排在最末。

為了避免槓精,我再強調下,我比較的是文學水平。

文學水平,不等於文學價值,不等於歷史地位,不等於受歡迎程度,不等於很多東西。

《西遊記》的好處,就在於其中自然絕妙而又出人意表的想象,這份想象,是其他所有中國古典作品中所缺少的。唐僧逐悟空一節,悟空下跪拜別,唐僧轉身不受,悟空就變化成四個,圍著他跪拜,我看到這一節時,激動的淚流滿面——這種精妙而自然的想象,帶給我的感動,很有點兒時看《哈利波特》的意思。


舒駿


四大名著的地位,是歷經數百年時間證明,得到廣泛公認的。其意義超越一般文學價值,而是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政治、軍事、倫理之集大成的優秀代表!

三國演義側重歷史、政治、軍事與謀略;水滸側重“官逼民反”,名義寫大宋,實際描繪了明代社會生活百態;西遊以浪漫主義筆法,側重取經過程中的百折不饒,表現聰明、果決、堅毅,以及識別妖魔鬼怪的火眼金睛;紅樓夢更是百科全書式的鉅著,在封建社會貌似繁榮中寫出其必然衰敗之趨勢,表現了對個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嚮往,揭露了舊禮教的虛偽腐爛~~

從四大名著中,除掉哪一部,都十分可惜,也很難取捨。

對任何文學作品的評價,歷來是見仁見智,因不同人的偏好而各有不同。不僅文化、經歷、身份、經濟等的不同,對各名著的喜愛程度有偏差,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文學作品評價也會有所不同。

當然,四大名著的影響,也不能說是完全不分上下。

就我個人的評價,總體而言,紅樓夢的地位應該更特殊,拍在第一位,恐怕是最少爭議的。其次,我把三國排在第二位。

但是,第三位就很難確定。西遊的奇思異想,那個超現實的境界,難以忘懷;但是水滸裡大宋社會的場景,從東京到鄆城、清河,從逼上梁山的林沖、楊志,到嫉惡如仇的武松、李逵,吳用的計謀,燕青的靈巧,還有高俅的發跡史,魯智深的圓寂~~印象深刻,魅力無窮!

如果是少年時,更喜歡西遊;到如今,更喜歡水滸!

所以,如果一定要從四大名著中除去一個,我只得除去西遊!



萬山行走


個人認為應該去掉《紅樓夢》。

《西遊記》是人們廣為傳頌家喻戶曉的一部著作,電影電視劇更是年年都在播放,從老年人到兒童都愛不釋手。這部著作主要通過師徒四人去西天求取真經所經歷的種種磨難告訴人們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只要堅持就會成功。

《水滸傳》是施耐庵通過描述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從接受招安,而後為了國家與遼兵戰鬥最後被奸臣所害的故事,其實也是反映了當時朝廷官員的貪汙腐敗迫害百姓民不聊生。

《三國演義》是描述了三國時期劉備曹操孫權三國鼎立的故事,三位領導者各自有各自的優缺點,就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看誰能夠最後爭霸。反映了當時惡劣的環境及戰爭的殘酷和人們的智慧。

《紅樓夢》卻是曹雪芹描述了賈府混亂的感情生活和林黛玉悽慘的感情,不適合兒童觀看。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小草幸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不愛讀《水滸》,只是不怎麼喜歡,談不出具體的原因,可能因為筆者是女生,對這些男兒們興趣不大。

最愛的屬《紅樓夢》,這本書裡有太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筆者也是不厭其煩的想去深讀。

《西遊記》是童年最愛的神話故事,最羨慕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想要什麼有什麼,這當然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但也給了童年最美好的幻想。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小女子算不得英雄,只是佩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只是領略了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能成為四大名著,都有其可取之處,只是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才有了偏愛,筆者淺談,歡迎評論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