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第四次川中島決戰,一定是日本戰國時期最廣為人知的戰役。武田方軍師山本勘助以“啄木鳥戰術”對陣上杉謙信“車懸之陣”,此戰役往往被認為是謀略上的巔峰對決。

經由後世小說家的加工,第四次川中島對決更是被描述得天花亂墜、精彩絕倫,山本勘助也因為“啄木鳥戰術”一度成為軍師的代名詞。另外,因為“第四次川中島決戰”在《甲陽軍鑑》等史料中有詳細的記載,大家對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也深信不疑。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山本勘助


然而可能要令大家失望的是,所謂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或許只是日本戰國史給大家開的一個玩笑。本文將會給出多條證據證明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在歷史中並不存在!

第四次川中島對決的經過

既然是談論啄木鳥戰術,便有必要先詳細講述第四次川中島決戰的經過。

  • 善光寺的爭奪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兩位日本戰國史上最長於軍事的大名,於1553年-1564年於川中島地區張開五次合戰,而兩者間爆發合戰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爭奪善光寺的支配權。

位於川中島地區的善光寺,最早建於公元七世紀,是日本中部重要的佛教聖地。除此之外,圍繞著善光寺,大量商人、手工藝者聚集於此,善光寺一帶也是信濃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

已經掌握了信濃大部的武田信玄一直企圖將善光寺收入囊中。第三次川中島決戰後,武田信玄更是直接強行將善光寺中佛像與商人遷入信濃內部。以保護佛教為己任的上杉謙信對信玄所作所為震怒不已。

“毀滅佛法之事,乃信玄之惡行。”謙信於書信中寫到。

於是,1561年,應信濃豪族之邀,謙信懷揣著對信玄的怒火向川中島地區出陣了。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川中島對決


  • 川中島激戰

同年8月16日,上杉謙信率軍一萬三千人繞過海津城,登上妻女山佈陣。而武田信玄則率軍兩萬於海津城內佈陣。雙方對峙兩週之久。

九月九日,山本勘助建議採用“啄木鳥戰術”,令馬場信房、高坂昌信等人率一萬兩千人由海津城趁夜登上妻女山,起打草驚蛇之作用,逼迫上杉謙信率軍向山下撤退;另一方面,武田信玄率本陣八千人于山下守株待兔,企圖一舉殲滅上杉謙信。

然而謙信並非坐以待斃之輩,當夜,謙信見海津城內炊煙劇增,判斷武田軍必展開夜襲,於是謙信事先率軍離開妻女山。次日六時,川中島濃霧散去,出現在信玄面前的,確是軍陣整齊的一萬上杉軍。隨後上杉軍以車懸之陣對驚慌失措的武田軍展開猛攻。武田方几乎崩潰,軍師山本勘助在內的重臣相繼倒下。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川中島激戰


信玄說到“謙信今日恐有決一死戰之意”-《甲陽軍鑑》

所幸時至中午,馬場信房、高坂昌信等登上妻女山的部隊終於擊退殿後的甘糟景持隊,突入上杉軍後排。攻守之勢瞬間逆轉,上杉軍反而陷入前後夾擊的困境中。時至下午時分,上杉軍最終不支,才匆忙退出戰場。以上便是《甲陽軍鑑》等軍紀中對川中島合戰以及軍師山本勘助“啄木鳥戰術”的記載。

既然文獻中已經對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有白紙黑字的記載,那麼“啄木鳥戰術”是否就真實存在呢?答案是不存在!

原因一:山本堪助並非武田方軍師

首先對山本勘助此人記載最多的便是兵書《甲陽軍鑑》。山本勘助作為武田信玄軍師的說法正是出於此書。然而《甲陽軍鑑》並非戰國時期的書籍,而是江戶時期著名軍事學家小幡是憲根據武田氏重臣高坂昌信的遺稿編纂而成。

另外,《甲陽軍鑑》究竟是高坂昌信首作還是後世冒高坂昌信之名?如今還難以定論。最後《甲陽軍鑑》中錯誤頗多,甚至許多事件的年份都記載有誤,與其他史料相互衝突。

其中《甲陽軍鑑》中對山本勘助的記載便與其他文獻不同。後代學者們根據《市河文書》等文獻的記錄,已經推翻了山本勘助作為武田家軍師的說法,那麼真實的山本勘助究竟是怎樣一個人?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山本勘助


根據後代學者推斷,山本勘助並非武田信玄手下軍師,而是足輕大將,且以擅於築城聞名。而根據《市河文書》的記載,山本勘助曾作為武田信玄使者出使市河家,可見山本勘助其人確實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最後關於山本勘助之死,也並非大家所熟知的因為“啄木鳥戰術”被識破而自責切腹,而是作為足輕大將,山本勘助本來就有保護武田信玄本陣的職責。其人大概是死於柿崎景家與村上義清等人的突擊之中。

縱使不是武田家軍師,但作為武田家重臣,山本勘助是否仍有向信玄提出“啄木鳥戰術”的可能呢?咋們接著看。

原因二:“啄木鳥戰術”並不可行

關於“啄木鳥戰術”是否存在之事,並非在如今才引起大眾的興趣。早在江戶期間,便有信州藩士對“啄木鳥戰術”產生了懷疑,並且親自前往妻女山進行實地考察。

“馬不可行,人僅能成一列通過”信州藩士在《海津城考》中寫到。

根據信州藩士實地考察,妻女山地勢險要,未經開發,別說是武田軍引以為豪的騎馬隊,就連人也只能呈一列艱難前行。而由海津城到妻女山背面,要經過10km的山路,《甲陽軍鑑》中所說馬場信房等人冒著濃霧僅花費六小時到達絕無可能。因此信州藩士推斷“啄木鳥戰法”實為後代繆傳。

根據信州藩士所說,後代學者也多次對妻女山地形進行實地考察。皆得到“難以行軍”的結論。可見以一萬二千軍登上妻女山驅趕上杉軍的“啄木鳥戰術”並不能實行。

原因三:“啄木鳥戰術”在戰略上並不高明

另外,除“啄木鳥戰術”並不真實以外,為何還要說“啄木鳥戰法”是日本戰國給大家開的玩笑呢?因為“啄木鳥戰術”實在算不上高明的戰法,並且太過空想化。

按照山本勘助的設想,其派出一萬兩千人逼迫上杉軍下山,再由主隊八千人拖住對手,待一萬二千人繞道上杉軍後側,即可甕中捉鱉徹底消滅上杉軍。但此計劃真的完美嗎?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上杉謙信


其一:一萬二的別動隊根本起不到驅趕上杉軍的作用

上杉軍與三河軍、島津軍被認為是戰國時期最為擅戰的軍隊。而上杉謙信更是“越後的軍神”,其率一萬三千人藉助妻女山優勢地形佈陣,即便武田軍以兩萬軍勢壓上,也完全不可能攻克妻女山。

而根據“啄木鳥戰術”的設想,僅僅通過一萬二千人登山妻女山驅趕上杉軍簡直天方夜譚。

  1. 於妻女山上作戰,武田軍佔有優勢的騎兵隊與鐵炮隊在森林之中根本無法展開。選擇登山作戰已經是自斷雙臂。
  2. 武田軍連夜登山,長途跋涉,而上杉軍佈陣以待、以逸待勞,如此武田方於體力上又處於劣勢。
  3. 上杉軍位於山上,居高臨下,在軍隊人數上又佔有優勢,倘若上杉謙信選擇以雷霆萬鈞之勢于山上擊潰武田一萬二千的別動隊,信玄山下的八千人根本無法登上妻女山救援,兩軍之間將失去照應。

在兵力並不佔絕對優勢的前提下分兵作戰,武田方已經失去了先機。反而上杉謙信可以選擇與武田方任意一路軍隊進行決戰,在戰略上佔有了主動權。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上杉謙信


其二:信玄八千人本隊也無法拖住上杉謙信

川中島決戰武田軍之所以失敗,便是信玄八千人本隊被上杉軍擊潰。而這正是“啄木鳥戰術”最為愚蠢的地方。

在明知上杉謙信於妻女山上佈置了一萬三千人的情況下,竟然企圖以八千人阻斷上杉軍退路,這未免也太不把“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看在眼裡。

其三:武田兩軍無法相互照應

在川中島戰役中,上杉謙信亦採取分兵之策。以甘糟景持2000人于山上阻擊武田一萬二千別動隊。而以一萬一主力強攻武田信玄本陣。

同樣是分兵策略,上杉謙信所作的兵員佈置便高明的多。其於本隊中分出兩千人的軍隊並非企圖阻擋馬場信房隊前進,而只是為上杉謙信擊潰信玄拖延時間。同時僅僅分出兩千人,並不影響謙信主隊戰鬥力。

反觀武田方,其軍勢分配卻極不合理,一萬二千人的奇襲隊根本不足以逼迫上杉軍下山,反而是令謙信找到機會主動下山決戰,其一萬二千人又被甘糟景持所襲擾。同時其八千人的本隊又脆弱不堪,被上杉謙信以怒濤之勢一擊即潰。最終兩軍難以照應,導致大敗。若非信繁等人拼死作戰。怕是信玄本人都要被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所拖累了。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川中島對決


從以上看來,在面對上杉謙信這般強敵的情況下,“啄木鳥戰術”真的不算高明。

“第四次川中島之戰”可能的真相

既然所謂的“啄木鳥戰術”並不存在,那麼第四次川中島決戰可能的真相又是什麼呢?後代學者們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日本戰國時期,各國還未實現“兵農分離”,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手下大多是農民。而第四次川中島決戰已經對峙到九月九日。此時正是農民收割莊稼的季節。如若繼續作戰,上杉與武田來年都會面臨缺糧的窘境,於是雙方都開始謀劃退兵。

日本戰國:山本勘助的“啄木鳥戰術”,才是戰國時期最大的笑話

信玄、勘助、謙信


率先決定撤兵的便是武田信玄,為準備撤退時的兵糧,海津城內升起炊煙。而此情況也被山上的上杉謙信察覺到。得知武田信玄有意退兵,進退兩難的上杉謙信也決定順勢退兵。

然而九月九日早,川中島之地升起濃霧,視野只及數米。在這種情況下,武田軍與上杉軍於川中島之中相遇,雙方被迫爆發混戰。戰至下午期間,雙方軍隊皆傷亡慘重,如此下去,上杉軍與武田軍皆會遭到致命的打擊。為避免全軍覆沒,雙方開始陸續退出戰場。第四次川中島決戰隨之結束。

結語

或許“啄木鳥戰術”在戰國曆史之中並不存在,但作為《風林火山》、《天與地》等小說中最引人入勝的一環,“啄木鳥戰術”確實引起了許多人對日本戰國曆史的興趣,這也算“啄木鳥戰術”與日本戰國史的一種聯繫方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