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鬥陣來看戲--高甲戲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小時候電視、電腦和手機這些電子設備還沒有普及,我最開心的時刻就是,每次村裡請來一班人表演“高甲戲”,而我們就搬著小板凳到臺前看,有時候搶不到好位置就騎在爸爸的肩膀上看。臺上的人都畫著很是誇張的妝容,臺後各種樂器有節奏地敲打著,敲鑼打鼓很是熱鬧,戲文裡的故事常常惹得臺下陣陣歡笑。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高甲戲又名"九角戲"、"大班"、"土班",戲班到海外演出,僑胞稱家鄉來的戲是高等甲等戲,戲班回來就自稱為"高甲戲"。還有一說,是高甲戲有九個角色故稱"九角戲"。發祥地為福建泉州,最初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是閩南諸多(表演流派中)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高甲戲有豐富的武打程式,早期採用閩南的"南拳"、"鬥獅"的套數,後又吸收了木偶戲、京劇的武打程式加以豐富。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發展

高甲戲發展很快,在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德化就有400多個戲班,它的足跡曾遍佈於泉州、廈門、漳州等閩南語系地區和臺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年年都有戲班到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國去演出。

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譚震林、郭沫若、茅盾及戲劇界專家曹禺、田漢、張庚、老舍、林默涵等均來觀看過高甲戲。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泉州有專門的電視臺在播放各種各樣題材的高甲戲,讓我們能夠繼續接受高甲戲的薰陶,才不會讓它失傳了。讓我們一起(鬥陣)來看戲吧!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與民俗(音頻)|鬥陣來看戲--高甲戲(福建泉州話)


方言點:福建泉州南安話

發音人:陳娟娟

圖源:網 絡

排版:陳娟娟

審讀:和樹美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