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就吃药好吗?

发烧,专业术语也称“发热”, 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 导致内生致热原(EP)产生,进入大脑内的体温调节中枢,激活中枢内的正负体温调节介质,从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1]。

发热反应的复杂性是由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学和行为学机制共同调节的多系统性作用的结果[2],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3]。

体温适度升高能促进人体机能旺盛,加速机体的生物代谢或解毒、排毒过程,同时机体的免疫抗病能力也得到充分发挥,体内抗体水平增高、白细胞吞噬消除病原体的能力得到加强等,有利于人体对侵入体内的病原体的清除和促进机体的康复。但是,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机能发生障碍,导致惊厥、昏迷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可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而引发其他病症。因此,发热时要适当应用退热药。

退热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自觉过热而脱衣等过程使散热 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有效地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病症,故当单独使用时,一旦药效过后,体温又可再度升高。可见,不论病因病情而盲目立即使用退热药是不行的。以下几种情况慎用退热药[3]:

(1)对病因不明的发热不能乱用退热药,尤其在发热初起 时更不能乱用,以免因用药干扰了发热原有的规律而引起医生误诊;

(2)低热不用药。低热通常指体温在38.5℃ 以下的发热。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可以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可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3)暴发高热慎用药。当患者体温显著升高达40℃左右时,使用退热药必须慎之又慎,对此类患者必须减少每次药量,谨慎用药。

退热药即使在临床评价中安全,也不能作为长期用药进行随意地、不根据自身各种情况(用药,疾病)进行使用。 曾有报道[4],青年女性,发热不适,局部皮肤出现皮疹,刚开始没太在意,在家自行服用了退热药美林(有效成分布洛芬),入院治疗,医生通过大剂量静脉丙球和激素治疗,本想抑制病情发展,防治继发感染。但奇怪的是,这仍不能阻止患者全身皮肤的继续破溃,最严重时全身皮肤不能触碰, 一碰就会掉下一层皮,疼痛难忍。在医生追问下,一直在服用美林,并且患者始终认为美林是常规用药,很安全, 所以就一直没有告诉医生。医生分析是美 林诱发的重度过敏,从而引发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这种疾病死亡率较高,超过50%,是皮肤科最凶险的疾病之一。后来,患者在停用美林后,经过医生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可见,即使再安全的退热药,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擅自乱服药物会增加过敏的风险。如果您服药后身体出现了异常须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魏林林,许 昂等. 发热及小儿解热药的运用.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5,23(3):283-286.

[2] Cannon JG. Perspective on fever: The basic science and conventionalmedicine[J]. Complement Ther Med, 2013, 21 (Suppl 1): S54-600.

[3] 使用退热药有原则.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

[4] 邵勇林.一剂退热一发烧就吃药好吗?药 差点要了命.健康博览,2017,10: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