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传说,掌管霜雪的青女,

每逢九月十四便下凡来到人间,

在青要山中心顶峰上,

手抚七弦琴,清音徐出,

霜花随着颤动的琴弦飘然而下,

在冬至前,涤荡世间一切不洁。

此后千年,

当人们目睹霜降大地便知道,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了。


节气简介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作为秋天最美的“休止符”如约而至。“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

此时节,地面温度骤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霜花,松散的、色白的六角形霜花,悄悄降落人间,衬得枯叶晶莹闪烁。


霜降三候

霜降有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豺乃祭兽丨豺狼的豺,俗名“豺狗”,豺狼将捕获的大量猎物放在一起,像是在祭祀一样。霜降日杀兽陈列,古人说是“祭秋金”,也是别秋的一种仪式。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草木黄落丨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蛰虫咸俯丨“咸”是皆,“俯”是低头,是卧而不食,就是冬眠。


霜降习俗

风俗活动:吃柿子、赏红叶、赏秋菊......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吃柿子丨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据说此时节吃新鲜采摘的柿,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可以补筋骨,是不错的时令水果。但要注意应适量而止,千万不要空腹食用,或与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水产品同食,如大闸蟹、甲鱼等。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赏红叶丨“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天高云淡,色彩浓烈的红叶染红了思念,秋风不停地催促,深山里、街道旁,都能见到枯红的叶片,不同于春日的绚烂,秋日红叶的深沉来得更为动人。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赏秋菊丨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


霜降养生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此时地面上的热已纷纷降到地面以下的土里,大气中寒气增加,露便成霜。西北方居住窑洞的人,穴内明显感觉温热,东南方也能感觉到屋内热气更大。此时地面上觉得凉,地面下便觉得温了。

人的身体是小宇宙,健康的人,此时身体的阳气逐渐收藏到了肚脐以下,下半身也增温了。降到土里的热是要滋养植物的根基,降到身体的阳气则是要滋养五脏。秋天最怕的是“阳气不降”,不降则万物失根,根基养不好,就别想明年春天会枝繁叶茂了。

所以,民间有谚曰“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霜降是天气潜降的最后高峰期,正是我们补充能量,借天势将能量潜藏于体内的最好契机。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霜降,要特别注意不要熬夜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最伤阴血的就是“熬夜”,霜降,已经进入深秋的后半月,秋气伤肝,此时要滋养肝血,特别注意不要熬夜。

熬夜极伤肝血。肝血不足时,人容易在子夜失眠,脾气急躁,甚至双目干涩,指甲变薄,手脚发麻,上至心脏,下至大小便,都会受影响。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添衣保暖,防咳护胃

深秋时节,风大转凉,老年人极容易患上“老寒腿”,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

霜降节气还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饮食宜温和,少吃辛辣、刺激和寒凉的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多喝开水。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运动勿忘“护膝”

霜降时节,外出登山、赏景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膝关节在遇到寒冷刺激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变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冷时应注意保暖,必要时戴上护膝。老年人运动时,不宜做屈膝动作时间较长的运动,要尽量减少膝关节的负重。

廿四节气|霜降:霜降至,秋将逝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古人于霜降哲思,愿以静为底色,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张继夜泊枫桥,赏“月落乌啼霜满天”。气肃而凝,诗人纵酒酣歌,啸傲泉石,诗思骀荡,任它“晓来谁染霜林醉”,我自野鹤访闲云。

一场寒霜搅动了天地,人间弥漫着纯净萧寂。何不效仿先人的洒脱,抛却朝九晚五的疲惫,或温酒,或煮茶,对抗这铺天盖地的寒意。

西风寒凉,且将要偏移方向,北风彻骨,已从远方启程,不日便将登门拜会,向你的免疫力发来战书。天干气燥,小心肝火,肝康健则目更明,才好赏日月轮替,观星辰大海。

对于节气的变化,

北方高纬先知,

南方的霜寒则姗姗来迟。

无论你眼底已收北方秋霜,

还是身处南方微微秋凉,

记得,

霜降了,

照顾好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