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朗君王谱」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古伊朗君王谱」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16.阿尔达希尔二世

阿尔达希尔二世(Ardashir II,?—约383年)是伊朗萨珊王朝的第十位国王(379年—383年在位)。一些学者认为他是沙普尔二世之弟(也有文献认为,他是沙普尔二世的儿子)。

可以肯定的是在沙普尔二世统治时期,阿尔达希尔是阿迪亚波纳的一个藩王,曾在那里迫害当地的基督徒。但是他对基督徒的迫害与他在他的臣民心目中的印象正好相反,他被看作是萨珊王朝中最慈祥和美德的统治者。据说他在统治的四年中不向他的臣民征税,因此获得了他们的爱戴。

阿尔达希尔二世登基后不久其主要注意力就被亚美尼亚的局势吸引住了。在沙普尔二世统治时期阿沙克二世的儿子帕普被谋杀。罗马帝国使用阿萨息斯王朝的一个远亲来取代他,但是真正的权力则掌握在一个权臣手中。这个权臣被怀疑与罗马人共同策划阴谋而被杀,这导致他的弟弟反叛。在波斯的帮助下亚美尼亚的国王被驱逐,帕普的儿子阿沙克三世继位。作为对波斯帮助的感谢波斯可以在亚美尼亚设立一座兵营。

但是这个协议没有能够延迟很久。一个贵族错报说波斯军要抓亚美尼亚的大臣,因此亚美尼亚贵族把驻扎的波斯军全部杀死。罗马帝国希望在这个边境上不要发生战争,因此狄奥多西一世皇帝建议与波斯达成和议,但是这个协约还未签署阿尔达希尔二世就死了,最后这个协约是他儿子沙普尔三世签的。

今天在伊朗西部巴赫塔兰省的塔格博斯坦村保存有他的雕像。

17.沙普尔三世

沙普尔三世(Shapur III),萨珊王朝的伊朗国王(383年-388年在位),前任国王阿尔达希尔二世之子。

沙普尔三世与罗马帝国保持和平,并和罗马一起瓜分了亚美尼亚。387年,沙普尔三世与罗马签订了所谓亚美尼亚和约。

在今日伊朗西部的克尔曼沙汗省的塔格博斯坦保存有沙普尔三世的巨大雕像。


「古伊朗君王谱」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18.巴赫拉姆四世

巴赫拉姆四世(卒于399年),伊朗萨珊王朝的君主之一,于388年-399年统治伊朗。巴赫拉姆四世继承被杀害的沙普尔三世成为该王朝的君王。统治期间并与罗马帝国瓜分亚美尼亚,399年,他亦遭叛变杀害。

19.巴赫拉姆五世

巴赫拉姆五世 Bahram V,外号“野驴”(Gor)是萨珊王朝的波斯国王,420年/421年至438年在位。他是伊嗣埃一世之子。在波斯文学和艺术中对他均有非常多的描述和表现。

巴赫拉姆五世年轻时曾经在希拉拉克米德王朝的宫廷里待过一段时间。他父亲伊嗣埃一世原因不明地死去后他继位。巴赫拉姆五世当时面临着多重困难,尤其是宫廷里的贵族势力强大,多次与他父亲发生冲突,同时琐罗亚斯德教的祭司的势力也非常大。他父亲对基督教相当宽容,其神秘的死有可能与宫廷贵族有关。

宫廷贵族甚至打算防止他们所仇恨的伊嗣埃一世的儿子继位(伊嗣埃一世的长子被谋杀),他们一开始希望一个萨珊王朝的旁支的亲王登基,这位亲王一开始也的确登基,但是在拉克米德王朝的帮助下巴赫拉姆五世推翻了篡位者,不过他也不得不相宫廷贵族妥协。随着时间的发展他逐渐巩固了他的地位,成为一位非常重要的统治者。后来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


「古伊朗君王谱」萨珊王朝(六):阿尔达希尔二世


他使用他父亲的亲信来从事管理事务,同时他大力支持艺术。他最喜欢的爱好是打猎,他的外号就是由此来的。巴赫拉姆五世很有骑士风度,在国民中很受欢迎,同时他在战争中也很成功:427年他战胜了嚈哒人(白匈奴),阻止了嚈哒人向西亚的推进。在这场战争中他获得了许多战利品,其中许多被他奉献给清真寺了。

早在420年/421年在伊嗣埃一世统治时期在西方就已经由于关于亚美尼亚的争执以及由于波斯的基督徒与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之间的不和爆发了波斯与东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东罗马帝国的摄政普尔克里娅可能还试图对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信徒发动宗教战争,不过最重要的西方文献来源,教会史学家苏格拉底,没有报道说东罗马发动了战争。巴赫拉姆五世登基后亲征,波斯军队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发,与此同时罗马军队围攻尼西比斯。在一开始的两场战役中罗马军队获胜,但此后由于其它战场的需要罗马不得不撤出部分部队。巴赫拉姆五世的阿拉伯同盟(拉克米德王朝)对安条克的进攻也失败。422年这场战争告终。居住在罗马帝国的(少数)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与居住在波斯的(许多)基督徒可以保持他们的信仰。东罗马还向波斯付钱,作为代价波斯承担加固高加索山脉的山口低档匈奴。此外双方可能还达成协议在双方共同的边界上不加设新的堡垒。

438年秋(或439年初)巴赫拉姆五世逝世(据一些报道在打猎时),他的儿子伊嗣埃二世继位。泰伯里是关于他的统治的重要文献。

20.巴拉什

巴拉什(Balash),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之一,统治期间约为484年—488年,他于任内平息境内亲族叛乱,在政治方面颇清明宽容,尤其是对基督徒的容忍。不过也因此于488年遭其王族罢黜。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