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手工食品”真的安全嗎?

梅宜明


朋友圈的手工食品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朋友圈賣的東西,我只買自己熟悉朋友的。我一個朋友就是做手工烘焙的,她說自己做出來的成本比外面買的價格都高,因為用到的都是好材料,而且每天一個人做,數量也是有限的,我覺得這是真正的用心去做,有時候這樣的朋友並不是為了去賺多少錢,自己吃的同時也能服務於朋友,這樣的食品我很放心。當然,朋友圈也不乏那種以次充好的食品,不瞭解不信任的陌生人我不敢吃。

換個角度來講,廠裡還是店裡面大量生產的就一定乾淨麼?我覺得未必,眼不見為淨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菲菲小廚


我本人就是純手工食品裡面的一員,別人怎樣我不做評價,我就說說我自己。

原先我只是做來給自己家人吃,沒想著賣,因為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著實很難擠出時間,所以我都只是不定時的做一些送給親戚朋友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成本真的很高,高到賣多少我都覺得虧本,再加上這些蛋黃酥,榴蓮酥工序特別多,做起來真的很累人,今年榴蓮又那麼貴,做一次我整個肩膀都是痛的,嘿嘿😄哈啊

慢慢的手藝越做越熟練,很多人想吃,她們就開始來勸說我,她們要吃就會提前預定,我再抽時間做,做好她們來取就好,實在拗不過她們,我也只好答應了,誰知道從一開始的每天七八盒到現在每天固定的二三十盒,一發不可收拾。

但我從沒想過假手他人,反正做著唄,能等的就等,每天忙著熬紅豆做餡,熬肉做肉鬆,也有人勸我去買那種成品的,成本低,利潤高,或者用差一點的材料,再添加一些東西進去降低成本,但我不想,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要麼就不做,我只想堅持我心裡的信念,我自己不吃的東西,絕對不往裡頭加

反正現在每天做去菜市場早市擺地攤賣,也有的朋友要求我郵寄,反正只要能接受順豐郵費的我都可以郵寄😁😁😁










李美琳LML


關於純手工食品,最近幾年打著純手工製作,零添加的防腐劑添加劑的,食品,這些食品還特別火,價格相對高,我自己本身也是個手工食品愛好者,喜歡製作美食,因為美食可以愉悅心情,享受一種樂趣,我做的食品基本是是給自己孩子吃,或者給親戚朋友送一些,我沒有賣過。我自己是食品科學專業畢業的,而且是手工食品愛好者,個人談談自己的看法

1.首先原料選擇上大多數手工製造者都會說都是選擇好的材料,比如做蛋糕,冰淇淋奶油,我選擇進口的動物奶油,原料選擇上價格貴一些,但是也是因為我們是少量的買,所以價格相對大廠家大批量進貨,同樣的東西價格沒有優勢。

2.個人手工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在自己家裡製作,每個人對衛生標準的定義不一樣,別人也許覺得自己很衛生,很乾淨,但是沒有任何標準去衡量,沒有大的生產廠家的細菌、微生物標準檢測,這些看不見的東西,只能說自我感覺吧,或者製作者有沒有健康證,家庭人員是不是有傳染病,公用廚具之類

3.沒有生產日期,食品包裝有沒有消毒等等

4.既然是家庭作坊,原料流通慢,就存在原材料不新鮮的問題

5.說是純手工,其實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人親手操作的,似乎加了純手工製作就蒙上了神秘面紗。

6.家庭式作坊的缺點是每次製作的量少,產量低,耗時耗力,成本高,所以價格也高

7.如果形成規模大一些的店鋪有比較完善的管理,我覺得還是可取的,可以克服很多缺點

以上觀點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可能購買家庭式純手工製作食品的多數人應該是熟悉的,而且應該是信得過的人。

我自己做的小吃,隨便曬幾個,味道好極了,自己吃,還有送些親戚朋友,每年春節我都多做些牛軋糖送給親戚朋友。肉乾當做零食






lucky雪99


不知道安全不安全。因為生產者,從來不會說自己產品不安全。但是,這些微信圈裡的各種“私家手工食品”,真的沒有各項檢查報告,大部分都是在打著“親情牌”,“放心牌”,“手工製作”,“沒有添加劑”等招牌,在不停叫賣。

而且還會放出各種“吃”的照片,有的自己吃,有的孩子吃,總之,各種誘惑。

有一次,有個熟人,做的辣椒醬,非送我一瓶,我一看,底下都長毛了。還是她家“老媽媽”的手藝。我感覺敬佩,但真沒有勇氣吃,只好偷偷扔掉了。

還有朋友送的自制葡萄酒,確實是看著怪好。只能表示感謝。只能如此。

至於微信圈,各家親朋好友自制的各種“美食”,我其實是不相信這些叫賣的。我也很少買。

但,並不妨礙有人買,有人賣。

這真的是個人所願吧!


Longsuixinyuan


朋友圈的手工食品安全嗎?作為一個食品專業畢業,並且從事食品行業質量管控多年的人,對於手工食品,我是抱有懷疑的態度。

朋友圈的手工食品,通過朋友圈售賣,作為商品流通卻不收相關質量部門,因為都不是

這幾年手工食品確實是比較火的,手工阿膠糕,牛軋糖,雪花酥等等,我想火起來可能就是因為打了純手工,無添加之類的概念,吸引了更多人。那麼是不是沒有添加防腐劑之類,顯得純手工食品更安全呢?我覺得並不一定。

1、食品製作所要用到的器具,是否有保證衛生,有沒有清潔到位,有沒有進行消毒,是不是都是獨立使用,畢竟手工食品很多都是以家庭作坊形式進行。

2、人員的健康問題,無從知曉,也沒人監管。

3、產品的原料,如果說都是購買的好的食材,正規途徑,那麼家庭是怎麼保存的呢,大包裝一次沒用完,要多次使用,怎麼保證保存得當,如果臨近保質期作為原料使用,做出來的成品怎麼保證保質期呢。

4、就算食材都是最新的,做出的成品的保質期怎麼定?憑經驗嗎,靠聞、嘗等來判斷嗎?通常購買的手工食品可不是一次就能吃完的。在到手只看,不知道已經存放多久?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如果手工食品價格便宜,量大的話,那就要特別注意了,通常來說手工食品以個人手工製作,用料都是比較好的,而且很難大批量,所以相對來說成本就比較高。

因為我比較重視質量,儘管有時看到朋友圈有人賣手工食品,我從來沒有買過,主要就是沒有特別熟,我不敢買,我寧願自己做,自己做不了,也要找正規廠家出品的。




小食趣


我就是做私房烘焙的,原來是一直做給家裡人和孩子吃的,大家都喜歡,就做了多一些帶朋友們分享,首先原材料比蛋糕店肯定是好很多的,我個人也是比較有潔癖,所以自己用的工具也都是很乾淨衛生的,做出來的也比蛋糕店面包店的好吃多了,其實都是熟悉你的人才會買,不熟悉的人家也不會買,相比外面蛋糕店的,我覺得我還是非常乾淨衛生的










媛媛forever


還記得今年3.15曝光過外婆家、西貝莜麵村各種不堪入目的畫面,外婆家洗菜池洗拖把,工作人員把腳翹在灶臺上,花菜,金針菇和四季豆不洗就入鍋已成為飯店的潛規則了 。西北莜麵村明亮灶臺後的洗碗間衛生同樣驚喜多多,衛生堪憂。還一個叫辣條的企業叫“李師傅蝦扯蛋辣條”主體公司為蘭考縣寧遠食品有限公司”添加劑超標衛生不達標的辣條,看來還正扯蛋。

不是有證書的食品就安全了

以上三家企業各個員工都有健康證,食品經營許可證,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就是每個企業員工要對得起國家給你頒發的證書。證書沒有問題但往往是做事情的人出問題了。

人在做天在看,朋友圈“手工食品”安全與否,看的是一個人的人品道德,是你對他們的信任,不是有證書的食品就安全了。

食品有證無證

有證:對於消費者維權有地方可尋,監管部門可以立馬介入調查等等,對消費者也是一種保護。


無證:朋友圈購買的食品出現了問題,微信屏蔽後很難找到商家對於消費者來講肯能是無法維權維權起來會很麻煩。

我們還能在朋友圈買“手工食品”嗎?

如果做微商做手工食品的商家,雖然沒有證書,但是他們心裡都一本安全證書。

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對得起他們的衣食父母。

對得起自己從事的手工行業。

對於消費者也應該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支持,畢竟好人比壞人多。

社會是和諧,生活是美好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不全面的地方,請大家留言探討這個問題?

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關注我,謝謝


無名海鮮


我想說點真話。

1:很多人說手工的都是好材料,成本價高。

其實成本價高,一個是因為材料好,一個是因為私人購買不能批發所以比人家大批量購買的要貴。

2:手工製作費時費力,味道更好。

但其實大部分機器製作的都比手工做的更加便捷安全,比如千層酥皮,用機器壓的,比手作更好哦。廚師機揉麵,比手揉更棒哦。除了那一部分機器製作不太方便的,比如千層蛋糕,比如流心月餅,又比如不加泡打粉等添加劑靠蛋白支撐的蛋糕。

3:私房烘焙真的能做完嚴格消毒的並不多。

我認識一個做私房烘焙的就在自己家廚房,連個工作間都沒有。還有很多頭條上拍視頻賣手工食品的,那廚房亂七八糟又小,你怎麼保證你製作的食品衛生安全?別說什麼自己做飯都能吃,賣出去的東西要經過物流到買家那兒,過程中上面的細菌都四世同堂了。

4:個人建議,選擇有執照的私房烘焙,至少有一間專門的工作室,不要相信什麼寶媽給孩子做順便一起賣。

我以前也賣過甜品,因為有個繪畫工作室,專門弄出來一塊開烘焙課。我能做到的最大限度就是包裝容器紫外線消毒,包裝放脫氧劑並封口,製作過程中戴口罩手套頭套,而且只能戴那種很貼合的乳膠手套。但我在頭條上觀察到的做私房烘焙的……基本沒有防護,就是直接做了,你買的東西上有可能有對方的口水。

5:私房烘焙手工製作其實挺好的!我懷孕的時候就一直給自己做蛋糕吃哈哈哈。大家買的話要選靠譜的,擦亮眼睛哦。



胖胖多多四喜


朋友圈賣手工零食,給一些有時間又想掙點兒錢的人來說,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手工零食,家庭烘焙都在慢慢興起。

安全嗎?一般來說都是很安全的,就好比,我們不會經常聽到有人吃家裡做的飯或者蛋糕而導致食品安全事件。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銷售的食品都必須要有食品安全許可證才能生產,如果沒有,那屬於食品小作坊,生產出來的食品屬於三無產品。

食品行業是個良心行業,如果真的要買,一定要從熟悉的人那裡購買更為妥當。因為某些投機取巧的人,為了降低成本,他會偷工減料。

舉個例子,因為家裡有寶寶,我也會給寶寶做一些五彩蔬菜麵食。綠色的菠菜面,金色的南瓜面,橙色的胡蘿蔔面,紫紅色的紫薯面。前三種還好,但是紫薯,稍不注意就會變質,導致發苦,但是做出來的成品卻嘗不出來苦味,有些人也會選擇使用網購的蔬菜粉,而這些都是消費者看不見的。

所以選擇手工零食時,一定要多方面考慮,選擇靠譜的賣家。





小香鹿


自制的滷雞爪、私房拌飯牛肉醬辣椒醬、純手工曲奇、農家自養土雞、不大農藥水果……只要一刷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純手工食品,而這種號稱純手工、無添加的食品越來越受追捧,雖然小貴,但安全放心。因為有“私房、手作”這些光環附體,讓平凡食物有了不凡出身。

極端點的還會覺得商家都是無良的,為了謀取利潤,偷工減料,添加劑橫行。朋友推薦的才是安全靠譜。

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家生產”、“純手工”這些詞,換個說法就是無經營證、無衛生證、無標準無監督的“小作坊”?

也許你會說,農家或個人賣家都是口碑產品,是良心產品,他們致力於做出乾淨衛生、客戶好評的產品。但他們畢竟沒有規模化的流水生產線,細菌、黴菌、寄生蟲可是不認良心的。稍有不慎,它們就會趁虛而入,興風作浪。所以有良心不代表就沒有疏忽,有良心不代表就有成套的體系化原則。

如果光有良心就夠了,還要食品儲藏加工技術和安全管理幹什麼呢?

你信得過朋友,但你朋友認識賣家嗎?去當地看過他們的生產環境嗎?確認過他們的原料進貨渠道和原料質量嗎?知道他們身體健康嗎?製作過程講衛生嗎?營養成分表有嗎?包裝材料環保嗎?保質期多久才合理?

誠然,現在因為競爭激烈,商家一方面要博取消費者的注意力,一方面要降低成本空間,食品數量多了、批次多了,監管再嚴格也難免有漏洞,但是,我還是願意相信大部分廠家都是正規的,是真心想把實業做好的,與這些正規的廠家比起來,難道不受監管、無標準的個體戶產品更安全更令人放心?

食品工業化要考慮的內容遠遠要比在廚房做菜多得多,畢竟,烹飪一斤肉跟烹飪一噸肉,可不是簡簡單單的增加等量時間的數學問題。

所以,朋友圈裡的熟人生意圈,真相併不一定那麼好。天然≠營養,無添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