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疫情考驗商業良知

疫情發生後,各地紛紛上演暖心行動: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病人,民警深入一線築起防控大堤,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排查風險點,愛心人士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然而,疫情面前,一些商家竟然丟失了良知,藉機囤貨居奇、哄抬物價,其醜態令人不齒。

面對疫情,青海省緊急行動,及時安排部署,築起一道道行之有效的防線,各族群眾也齊心協力,萬眾一心抗擊病魔,譜寫出一曲英雄讚歌。然而,就在舉國上下、全省各地拉響戰“疫”之際,卻有一些商家良心全無,居然藉機漲價,讓人心寒,令人氣憤。

面對疫情的洶洶而來,人們的暫時恐慌可以理解,加之剛好適逢春節,一些市民開始搶購日用品,特別是蔬菜、米麵等商品,成為人們搶購的首選。面對如此“商機”,西寧市某超市卻擅自哄抬物價,一個包心菜賣到33元、兩根黃瓜要18元!經調查執法組核查,該超市銷售的納入政府幹預價格範圍的21種蔬菜中有9種蔬菜價格超過批零差價,其餘蔬菜品種價格也普遍存在虛高。執法人員迅速對其查處,並依據法律法規規定,開出了50萬元的罰單。

這並非個例,在西寧市另一家超市,接到群眾舉報後,執法人員經現場調取進銷臺賬核實,發現該超市對奶製品、嬰兒用品、人參果等銷售商品未明碼標價、貨籤不符。

隨著疫情的發生,市民對醫用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醫療用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個別藥店也趁機打起“歪主意”,隨意高價銷售口罩。經查,西寧市虎臺二巷某大藥房從非法渠道以每隻12元價格購進“保為康”牌勞保口罩1300只,並以每隻20元價格向外銷售880餘隻,合計銷售額1.76萬元;東川工業園區某藥店從西寧市城北區一勞保用品店購進“保為康”牌勞保口罩150只,進購價為每隻13元,銷售價為每隻20元、18元,共向外銷售150只。

逐利是商家的天性,也是資本的終極目的。投資就要有回報,就要產生利潤,這也是經濟規律,也是商業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條件。可是,所有的“利”都是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個“道”就是誠信之道,是光明正大的道,是公平公正的經營之道。

與此同時,企業或者說商人,任何時代都肩負著社會責任,從名噪一時的晉商發跡史中也不難看到,秉承誠信,多做有益於社會的公益之舉,才是他們做強做大的根本所在。“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者永遠都是被唾棄的對象,早晚都會被消費者所拋棄,雖然會得到一時的利,但因為失去了誠信的根基,最終都會破產倒閉。

疫情當前,面對不法之徒,我們也絕不會心慈手軟,絕不會對這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放任自流,青海省各級公安、市場監管部門近日已經發出強音,那些已經伸出“黑手”、打算伸出“黑手”的商家或個人,請趕快停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散佈漲價信息等違法行為,重新找回自己的商業良知,不然將會受到嚴厲的打擊,最終落個“雞飛蛋打”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