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一回事吗?它们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俗人不装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并非是同一回事,它们之间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安于现状相对来说是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和心态,而知足常乐则可以是一种完全积极的态度。

首先,我们说一下所谓的“安于现状”,其实就是说不思进取、不求改变,无论是好是坏,都自愿或是被逼接受现实的一切状况,这就是说向现实低头、妥协;说到底,这样的所谓“安于”,真正并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受消极的心态影响,决定了做人处事的态度,失去了求变的斗志,放弃了进取之心,这样想或不安也难,也就说只能接受现实,这就是人们说的安于现状了。

而我们所说的“知足常乐”,则与“安于现状”完全不同,知足常乐则是表现出人们的一种乐观心态, 含有比较积极的性质 ,它并不是就等于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不图改变的了,而是并非是带着贪婪之心去争夺,更多的积极行动都是为了他人谋,也就是说自我满足、乐于助人的了,这种有着崇高道德品格的人,从古到今都是不少的。

所以说,“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一个是带有妥协、消极的心态,一个是充满快乐、阳光、积极的态度。


老树时光倒流


两个词的意思看上去有点相近,但本质上却大不相同。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不愿改变。少了上进心和奋斗的目标。就好比一个人或是一个企业,如果对目前的现状已经满足,不去改变,不去进步就容易被社会淘汰掉。含贬义,近义词:不思进取。

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解人颐》中说到:终日奔波只为饥,刚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贪无官职被人欺;当了县丞嫌官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优化取舍,择善而行![灵光一闪]

你品,你细品~[机智]



鳗鱼Mandy


安于现状是行动的偷懒,知足常乐是精神上的安逸。

安于現状,是不思进取,知足常乐,无过多奢望。兩者有本质区别。

字面上解释,安于现状指在于不愿改变现在的状态去改变;而知足常乐指在于稍微改变后就已满足,不会再去深究。

世界有三种人,安于现状的人、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有动力能成大事的人。

安于现状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能耐,觉得现在的生活已足够,甚至有的养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只看当下不看未来。

而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知足常乐,有着想改变的动力,并付出了努力,等看到了一点效果后就已经满足,不必再去最求更高的层级。

两个本质在于是否有行动过。

历史为何前进,社会如何进步,正如伟人曾说过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大众,而人民群众所以能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背后的动力又是什么?,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说白了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试想人人都安于現状,小康社会如何实現,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也只好遥遥无期了。安于現状,不仅是不思尽取,而且也是鼠目寸光,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看不到美好的未来,可能放弃远大理想。因此安于現状,仅是消极的满足,并不可取,也不提倡。

知足常乐,说明一个人通过积极努力后,并没有过多奢望所求,是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正如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一个胸怀宽广,奢望不多的人,面对并不过高的期求,就有可能出現满足感。这就恰好与一些私心重,欲望不易满足者,行成鲜明对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是多么鲜明形象。因此知足常乐,只有思想境界较高的,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具备的正常,积极的心态。

这就是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的根本区别。



当代曹植


安于現状,是不思进取,知足常乐,无过多奢望。兩者有本质区别。

历史为何前进,社会如何进步,正如伟人曾说过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是人民大众,而人民群众所以能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背后的动力又是什么?,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说白了是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试想人人都安于現状,小康社会如何实現,远大的理想共产主义,也只好遥遥无期了。安于現状,不仅是不思尽取,而且也是鼠目寸光,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既得利益,而看不到美好的未来,可能放弃远大理想。因此安于現状,仅是消极的满足,并不可取,也不提倡。

知足常乐,说明一个人通过积极努力后,并没有过多奢望所求,是说的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正如古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试想一个胸怀宽广,奢望不多的人,面对并不过高的期求,就有可能出現满足感。这就恰好与一些私心重,欲望不易满足者,行成鲜明对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又是多么鲜明形象。因此知足常乐,只有思想境界较高的,大多数的劳苦大众具备的正常,积极的心态。

这就是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的根本区别。


老兵4200


回答:不是一回事。

安于现状,汉语成语,意思是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表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

出处:

刘少奇《论党》:“另有些同志在工作中疲蹋,老一套,安于现状。”

知足常乐:

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

形容对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并取得快乐。

出处: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它们本质区别在于:

1、首先这两个词一个是褒义词,一个中性偏贬义。

这两个词形容的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态度,可比性不是特别强。

知足常乐赞扬的是能够发现当下生活中的幸福点滴的心态。

而安于现状则有一种抨击不知进取的状态。

其实汉语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词,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狭路相逢勇者胜。

2、个人觉得比较的意义不大。

安于现状只是一种欺骗自己的行为,不做长远之计。

而知足常乐就是一种很容易满足的心理,这种人在知足常乐的同时,还会居安思危。

3、一个是竭尽所能后的要有的心态。

一个是无所作为时的形象描述。

知足长乐,说明你心态是良好的,没有被过多的欲望操控;

安于现状,说明你大脑是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满足于现在的状况。

此外,两者在释义方面也有一些区别,后者更为广泛 ,而前者侧重于处境。

4、如果反应的生活态度问题,后者是积极的乐观的;前者是悲观的,被动的。

汉语中很多这样的词,看你在什么场合用了。

对于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来就他就要知足常乐,而对于一个缺乏上进心的人来说(比如年轻),他就不能安于现状。

中国的哲学是中庸之道,就做事要适过而止,过犹不及 ,所以,要知足常乐。

而中国人又是勤劳奋进的,不可安于现状,这是一个也是一个度的问题。

综上所述:

安于现状是愿意目前所处状况,不想改变,这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表现。

而“知足常乐”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物质的,地位的和精神上的成果感到满足满意从而快乐的心境。

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告诫人们在目前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不能安于现状,要勇于进取,奋发图强。百丈杆头,更进一尺。

后者要求人们要有获得感,要自己比自己,对自己已经拥有的感到高兴满足,这样就能无忧无虑,快乐生活。

结束语:

安于现状有一种固步自封,过于满足现在状况 、不思进取的含义;含:贬义 。

它的反义词为推陈出新, 意思为: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知足常乐则表现了人的一种乐观心态 ,含有比较积极的性质 。

它的反义词是:贪得无厌。 意思为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朋友们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啦!

不喜勿喷哦[祈祷][祈祷][祈祷]




跋涉者兰州


我试谈一下。

安于现状是愿意目前所处状况,不想改变。这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表现。而“知足常乐”是对自己已经取得的物质的,地位的和精神上的成果感到满足满意从而快乐的心境。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告诫人们在目前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不能安于现状,要勇于进取,奋发图强。百丈杆头,更进一尺。后者要求人们要有获得感,要自己比自己,对自己已经拥有的感到高兴满足。这样就能无忧无虑,快乐生活。


赖何能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是一回事,只是观察的立足点不同。

安于现状是在第三者立场看这状况的。只见主体有肉吃肉,无菜醮盐,一付“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无酒明日说”腔调,既不去设法弄肉,又不设法做酒,随风而来,随雨而去。第三者把这状况称为“主体安于现状”。

知足常乐是在主体立场上看这种状况的。有酒有肉自然开心,无酒无菜也不影响心情,风来嘻嘻,雨至哈哈。主体把这种好也满意,差也满意称为“知足”,把这种没心没肺活着不累称为“常乐”。

别说,要做到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需要生性豁达,乐观开朗。那是人生途中大坎坷之后的醒悟,如当年唐寅,年少时踌躇满志,会试试题事件后,仕途渺茫,便一头扎进安于现状、知足常乐的状态。那是人生跌宕之间的调整,如世间伟人,哪个不是挫折后用这种状态调整自己,时刻准备着,择机东山再起?

安于现状、知足常乐不是件坏事,只要不和自暴自弃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人生的驿站,供你憩息,为你加油。


少叟滥言


安于现状有一种固步自封过于满足现在状况 不思进取的含义 ,含贬义, 它的反义词为推陈出新, 意思为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知足常乐则表现了人的一种乐观心态, 含有比较积极的性质, 它的反义词是贪得无厌 ,意思为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 你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来了。

在我看来,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理念,后者会认为前者消极,前者会认为后者冒失`中国自古有无为而治的思想`也有悬梁刺骨的传说`而理念终究只是理念`只有结合自身的现状才能得出你真正需要的东西`你需要的不是知足常乐,也不是拼搏进取`而是看清你自己现在需要做什么。


踏歌長行


不是一回事。

从字面上解释,安于现状指在于不愿改变现在的状态去改变;而知足常乐指在于稍微改变后就已满足,不会再去深究。

世界有三种人,安于现状的人、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有动力能成大事的人。

安于现状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能耐,觉得现在的生活已足够,甚至有的养成了“月光族”、“啃老族”,只看当下不看未来。

而有动力却起不了大事的人,知足常乐,有着想改变的动力,并付出了努力,等看到了一点效果后就已经满足,不必再去最求更高的层级。

两个本质在于是否有行动过。


闷骚社会人


安于现状和知足常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人必须要有自知之明的生活理念,也就是必须遵守群规,不可能随心所欲,你付出的只能拥有什么,就不可强求。否则将犯法严重还会犯罪,人人都不安于现状或者不能知足常乐,都想不切实际的贪婪,那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可想而知。所以人要有自知之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