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一本正经的和小孩子讲道理?

笑谈四方


注意一下讲道理的方式

所谓和孩子好好讲道理,就是把生搬硬套的道理,用小孩子的思维,讲的有趣好玩易懂。

而成人想要从孩子的思维给孩子讲清楚其实很难,因为成人太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常常忽略小孩子的想法。

善用因果关系 蒙特梭利学校和家庭使用【因果关系】,不希望孩子因害怕受到惩罚而表现得很好,我们希望他们做正确的事,因为他们了解他们行为的影响。

也就是体验派的,自然因果关系是向孩子们表明他们的选择对他们自己和他人都有影响的最佳方式之一。

但是,儿童必须能够看到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其有效。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看世界。教育从来不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而是一个让孩子体会的过程。

缺少共情

有育儿专家曾提到过,在育儿手段中,共情是一种非常科学的方法。

当孩子闹情绪时,更多时候孩子想要的不是父母不断的给自己讲道理,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闹,而是希望父母给予理解,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他需要的是你接纳他的情绪,我们可以等孩子的情绪过去后再来沟通。

你给孩子讲道理时,是不是很容易流露出:“我的经验比你足,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都多,所以你得听我的,我给你做的选择才是对的”这样的态度,而恰恰这时候正是孩子情绪发作的时候。

当孩子有不满,愤怒,悲痛的情绪发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拥抱,不要说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励他,那些大道理等他们情绪好的时候再去说吧……


树袋宝宝孕婴坊


小孩子就是不讲道理的,你在那儿跟他讲什么道理呢?对于小孩子就是需要家长的正确教育引导,加上令行禁止的规定。

题主的提问本质上就是一个教育问题,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况。我家女儿今年4岁,之前一直是我妈带的,所以跟题主家的宝宝一样的,粘人,不好好吃饭,自己想干嘛就干嘛,不顺着就又哭又闹。

1.我的教育就很直接,当她要做什么的时候我就明令禁止,不准!再加上现身说法,现在我家女儿不能说很听话,但也至于不顺就闹!就拿吃饭来说,不好好吃饭,那就别吃,而且到下次吃饭前不准吃零食,等到孩子下午饿的时候,她就会自己跟你说饿了,这时候你就可以跟她现身说法了,小孩子就知道不吃饭就会饿。

2.在比如说吃零食,我家女儿就是喝酸奶,喝完一瓶还要再喝,不给就哭。这种时候家长的态度尤为重要,要坚决不能惯着,很多家长由于心疼小孩子或者不当回事儿,小孩子要喝就喝呗,小孩子的态度就是在此刻被养出来的。我就是在小孩子喝酸奶之前就告诉她,只能喝一瓶,喝完就没有了,无论她怎么闹我都不会给的。

我家小孩子这些坏习惯是因为之前在老家被我爸妈带着惯出来的。现在我也在一点点的纠正,养孩子是一个非常漫长且艰辛的事情,需要家长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还有就是建议题主最好孩子自己来带,老人基本都存在隔代亲的现象,凡事都是顺着小孩子来,这种行为我们做小辈的都能理解,但是这对小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性格养成都有很大害处的。无论你说你在外地奋斗给老家的孩子带来多好多好的生活条件,其实对小孩子最大的好就是家长能够时常陪在自己身边。


阿杰没有礼貌


一般来说四岁左右的孩子就能简单的和他们讲道理了。

我侄子五岁多了,之前老是跟我玩,但是下手没轻没重的,经常误伤我,他还闹着在玩,后来我就跟他讲道理,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打我我也会打你,后面他被我打哭过两次(力道不是特别大,但是他感觉自己被欺负了),后来每次都巩固这个道理,他现在已经会跟我分享好吃的,然后也不会动手了。


小畅说育言


桂兰雨滋回答:

我孙女小的时候在省实验幼儿园,经常受一个小明友的欺负,有天放学回来我又听他说小朋友欺负她了,我说奶奶把你关屋里,你把你的心里话和准备说小朋友的话,都说出来,门关后,一会屋里传出大声的呵斥声,XⅩX,我早都受不了你啦!你总是抢我的玩具,不让我玩,……,一会开开门,她满头大汗的坐着一言不发,我慢慢的跟她说,你发泄完了就别生气了,己后每次拿两个玩具,你玩一个,给她一个,那她不是就不抢你的玩具了吗?她听后点点头!从那己后她总是每次拿两个玩具,一人一个,一会还換着玩!而且他们最后还成为了好朋友!所以因势力导很重要!孩子是无知的,有知的家长就要有杀手锏!用的得当,就有好成效!


桂兰雨滋


你好,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超级奶爸。

和孩子讲道理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不能在孩子有情绪时讲道理,你讲一百遍都是徒劳。当孩子有情绪时,孩子的理智脑是不工作的。也不要在你有情绪时和孩子讲道理。因为你的理智脑不工作时,讲出来的话,孩子也是无法接收到你的信号的,孩子只是看到父母在大声地讲一些话,说了些什么也是完全听不懂的。

在双方都没有情绪,平静那怎么和孩子讲道理呢?具体怎么说一共分为七步:

1:“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 )。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情绪安全的时候才能诚实的说。)

2: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他:“好,我明白,等你想听的时候咱们再谈。”(不强迫情绪安全)

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听孩子说完后用,用共情的方式重复孩子的话:“你觉得( ),是因为(),你希望()。”

3:然后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情绪安全)然后,用我句式,诚实的告诉孩子你的感觉。

4:感谢孩子:“谢谢你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尊重孩子)

5: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或困难?”或者使用启发式提问,仔细听孩子说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议,可点头微笑,“嗯”表示听到了。(既是孩子的建议不可行也可以写下来,你是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可参与头脑风暴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孩子没有建议,家长也可以自己提出建议。)

6:共同选择最可行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

7:约定一个回顾方式的时间并表达感激。(约定时间对孩子的执行表达感激)

我是于爸,一个和善与坚定并行的奶爸,本期回答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您,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于爸的育儿经


很高兴能回答提问者的问题,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父亲,我们家有和您一样的教育难题,我以我们家的处理方法总结如下几点:

1,把孩子当大人 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你说的他听不懂,你把孩子当个大人,仔细跟他讲道理,他会认真的去思考。

2,蹲下来讲 不要认为自己是监护人,是孩子父母就能训斥,这个是很忌讳的,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眼睛平视着孩子,讲的道理会事半功倍。

3,不要在孩子哭泣的时候训斥 当在教育孩子时,有时孩子会哭泣,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在一旁冷静一下,先不要理他,等他停止之后再去跟孩子讲道理。

4,跟孩子讲不好好吃饭的后果,并给以鼓励 孩子其实都是非常听话的,如果您能跟孩子讲清楚吃饭的重要性,并在孩子能好好的吃一次饭时鼓励孩子,我想他会更加有荣誉感。

5,培养孩子的良好就餐习惯 定时吃饭,试试和奖励挂钩,比如连续一个月能好好吃饭,奖励一个喜欢的玩具,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南京小露


对三岁孩子讲道理,我觉得首先走进孩子的世界,再结合身边的事情,可以以动画片或者是小朋友为例,有耐心,冷静平和的对他讲。

一般老人带孩子常常会比较娇惯,所以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避免犯以下几种错误:

1.总喜欢指导、教导、干预、打断、制止、批评、训斥孩子;

2.孩子犯错时不是处理事情,不以事论事,而是在发泄情绪;

3.完全以孩子为中心;

4.喜欢大包大揽,不参考孩子的意见。

教育孩子,特别是他哭闹对抗的时候,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 冷淡他。给孩子冷静的时间,孩子发现没人管他的时候,他就会该干什么干什么了。
  • 严格管教。此时我们的态度必须要严厉的指出他的错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期间态度一定要保持,然后孩子知道你是十分认真的对待这件事情。孩子就会意识到他的错误。
  • 走进孩子的世界。知道他的需求,以共情的态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及鼓励。你和孩子都希望得到夸奖,并不是一味的训斥。
  • 讲道理
    。以他喜欢的动画片,或者好朋友为例,让孩子容易理解,并且接受。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崭新的画板,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有方法的去引教育孩子,让孩子可以在他的人生中描绘出更美好的画卷!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瑷宸宝妈2


关于勇敢与胆怯

  人人都害怕

  教育机会:孩子告诉你他害怕打针、害怕蜘蛛、害怕在黑屋子中睡觉、害怕在大家面前讲话……

  告诉孩子:你都害怕什么,让他知道,害怕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每个人都害怕。

  害怕可以救人

  教育机会:小朋友们来到一座矮墙前,跃跃欲试往上爬,妮妮因为害怕没有上去,结果矮墙坍塌的时候,只有妮妮安然无恙。

  告诉孩子:是害怕帮助她躲过了危险,所以害怕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

  当你战胜恐惧,你就变得强大

  

  教育机会:你们看到一只狗在追一只猫,猫突然不再逃跑而是弓起腰、竖起毛、发出嘶鸣,狗看到之后,夹着尾巴慢慢后退了。

  告诉孩子:那些喜欢欺负人的人总是找胆小的人去攻击,可是一旦人们鼓起勇气,不再害怕,准备反抗,挑衅者就开始考虑放弃了。

  我们容易害怕那些我们不了解的事情

  教育机会:窗外电闪雷鸣,孩子害怕了,缩在你的怀里。

  告诉孩子:闪电是因为两朵带有不同电极的云相撞了,所以发出亮光和声音,就像马路上撞车发出声音一样。当你知道原因之后,你就不再那么害怕了吧?

  关于成功与失败

  不成功≠失败

  教育机会:孩子在幼儿园测试平衡木的时候,总是不能成功,因此他很沮丧,认为自己非常失败。

  告诉孩子:虽然他从平衡木上掉下来,但是他会拍皮球、能够画很美的画、会帮助妈妈收拾玩具,这些做得都很棒。也就是说,一件事情没有做好,并不代表整个人的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

  教育机会:孩子用积木搭高楼,一次一次地坍塌,孩子发现,原来三角形的积木不稳定,地面不平所以积木容易坍塌,最终,高楼建成了。

  告诉孩子:如果不是一次一次的失败,他不可能明白搭高楼的奥秘,也就不可能最终成功,在赢得成功之前,我们总是要遇到很多困难。

  害怕失败,比失败本身更糟糕

  

  教育机会:孩子自己不能把线头从珠子中心穿过去,所以拒绝做这个游戏。但在你的鼓励之下,他最终成功了。

  告诉孩子:在做一件事情前,我们总习惯往坏了想。但其实真的去做,却发现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困难。所以,因为害怕失败而停滞不前,比真的经历了失败更加糟糕。

  

  战胜自己也是一种成功

  教育机会:孩子第一次独立完成50块的拼图或者第一次不用扶就从攀登架上滑下来。

  告诉孩子:虽然他没有打败任何人,但是他完成了一件对他来说非常重要的、而且以前没能完成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成功。

 关于工作与金钱

  我们工作,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教育机会:和孩子一起精心准备一顿晚餐,或者一起买一束花,把它插在花瓶里。

  告诉孩子: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有饭吃、有衣服穿,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更美好,为此我们努力工作。

  工作是辛苦的

  教育机会:冬天的早上,实在不愿告别温暖的被窝,但是当闹钟响起的时候,和孩子一起迅速起床穿衣,准备出门。

  告诉孩子:因为我们的生活还不完美,所以我们必须工作,而工作都是要付出辛苦的。

  工作也有快乐

  

  教育机会:带孩子参观工作单位,展示工作成绩和成果。

  告诉孩子:当其他人因为妈妈的工作而获得快乐和满足的时候,妈妈就会很开心。而且,妈妈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而高兴。

  所有人都需要别人的工作

  教育机会:一边带孩子去买东西,一边告诉他这个大厦是建筑工人盖起来的,这袋大米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这么干净的地面是保洁阿姨工作的结果。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工作,大家需要互相交换劳动成果。

  金钱可以让这种交换更加简单

  教育机会:带孩子经历买面包、买衣服的过程,让他看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过程。

  告诉孩子:妈妈上多少天班,就可以买两袋面包和一件衬衫呢?可以通过统一的标准——金钱来衡量。

  关于生与死

  判断一个事物有生命的标准

  教育机会:带着孩子去观察草地、天空、石头、树木、蚂蚁、小鸟、河水和小鱼。

  告诉孩子:当一个事物能够吸取养分的时候,当一个物体能够创造出其他生命的时候,就说明它是活的,它有生命。

  生命的轻与重

  教育机会: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小姑娘上山采蘑菇,不一会儿,她就采了100多个蘑菇。”然后,尝试把故事里面的“采”换成“杀”。

  告诉孩子:同样是生命,但是会有不同的价值。人们会觉得植物的生命没有动物的生命重要,所以对蘑菇用“采”而不用“杀”。同样是动物,人们可以轻易拍死一只蚊子,但是会为一条生病的狗流泪。也就是说,在人看来,生命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生命的痕迹

  教育机会:和孩子一起回忆某位故去的亲人,或者带孩子看已故大师的画展。

  告诉孩子:有些人虽然死去了,但是和他有关的事情却活在人们的记忆里,或者给这个世界增加了某种财富。所以虽然死亡不能抗拒,但是我们可以活得更加精彩!

  关于幸福与痛苦

  幸福是不易察觉的

  教育机会:当孩子被割破的手指痊愈时,问问他还记得疼痛的感觉吗?当他很自然地从冰箱里取出酸奶时,问问他如果酸奶没有了,他会是什么心情?

  告诉孩子:我们总是很容易就能觉察到痛苦,但却总是忽略幸福的存在。所以我们拿出一些时间,去发现那些令自己幸福的事情。

  有些痛苦是不能避免的

  教育机会:当照料了3年的小猫突然生病死去,当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搬家了,孩子感到从未有过的痛苦和失落。

  告诉孩子:痛苦和不幸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逃避掉所有的痛苦。

  不幸的故事更吸引人

  教育机会:把耳熟能详的童话换一下内容:小红帽没有遇上大灰狼,丑小鸭生下来就是鸭妈妈的掌上明珠,白雪公主和王后其乐融融……看看孩子听故事的兴奋度还有多高?

  告诉孩子:我们都喜欢幸福的结局,但是当幸福降临的时候,故事也就该结束了,因为不幸的故事听起来更有意思。

  不要等幸福自己跑来

  教育机会:孩子非常非常想念远方的祖母,总是希望能够见上一面。一天,门铃响了,打开门,啊,是亲爱的奶奶来了!

  告诉孩子:如果你真的特别思念奶奶,见到奶奶让你感到无比幸福,那么完全不必等待,而是自己去争取。你可以和爸爸妈妈说“我们去看看奶奶吧!”记住,当你有想法和希望的时候,就要付诸行动,不要等待幸福自己敲门。

  关于友情与爱

  感情来自于共同的经历

  教育机会:和孩子一起回忆他与最要好的朋友是如何相识的,曾经一起去过哪里,他们之间最开心和最伤心的事情是什么。

  告诉孩子:经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感情才会加深,而有了感情之后,就会更多地一起做事情。共同的经历会让感情更加深厚。

  

  友情需要实际行动

  教育机会:孩子把好朋友邀请到家中,却因为一辆遥控汽车而发生争执。

  告诉孩子:朋友不是挂在嘴上的,应该付出实际行动去尊重、分享、合作,那样感情才会越来越深。

  想让别人爱你,自己先要爱自己

  教育机会:和孩子一起对着镜子,让他自己说出镜子里那个宝宝的可爱之处。

  告诉孩子:当我们想让别人喜欢自己的时候,自己先要喜欢上自己。我们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好人,对自己充满信任,然后去做那些让自己满意的事情。

  爱是世界上最美的镜子

  教育机会:当孩子对自己失望的时候,给他鼓励,让他以积极的眼光看自己。

  告诉孩子:在妈妈眼里,他是非常棒的宝宝。因为妈妈爱他,而爱是世界上最美的镜子,可以把一切都照得美好。

  关爱宝宝健康成长,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在玩乐中懂人生,知真理,这是最美好的事情了。


钢哥161186126


讲的是不是“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你有一个“正经”的态度。

第一,家长不要嬉皮笑脸。

有的家长对孩子一点都不严肃,即使是孩子犯错误,家长也像闹着玩一样的批评孩子,脸上的表情丝毫也没有变化,还是笑呵呵的样子,这样就让孩子有一种家长在和他们闹的感觉,对他没有一个震慑的作用,那么孩子自然就会一直无理取闹下去。

如果孩子确实犯了错误,那么家长要严肃一些,要一本正经的告诉孩子,“你错了,爸爸(妈妈)很生气”。

第二,一定要讲原则。

错了就是错了,已经说好的事情就不可以改变,家长必须要坚持原则,说到做到,尤其是对于老人带的孩子,家长更要注意这一点,而且也要叮嘱老人,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放纵孩子。

第三,讲的“道理”要浅显易懂。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对于一些大道理他们根本就听不明白,所以家长必须要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例如:你现在不吃饭,一会就会感到饿;你惹妈妈生气,妈妈就会不高兴。

第四,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

如果老人带孩子的话,爸爸妈妈应该跟老人说明白,教育孩子必须要保持一致,哪怕真的有分歧,当着孩子的面也不要让他感受到这些,否则的话孩子会非常难带。孩子也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他知道什么样的情况对于他来讲是有利的,所以他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而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经常哭闹。

第五,要适当的满足孩子。

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如果孩子提出了要求,可以适当的满足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满足的喜悦,他们会更加愉快,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会更亲密,这样他们才会更愿意听从家长的管教。

第六,适当的鼓励和批评。

家长一定要掌握好鼓励和批评的尺度,如果孩子某些事做得非常不错,那么家长一定要适时的鼓励孩子,例如,当他们特别听话的时候,家长就要让孩子知道,你现在做的非常好。不要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也不要把一个很小的优点夸得非常大。

在批评孩子这个问题上,家长不要吹毛求疵,不要揪着一个很小的缺点不放,或者是经常“翻旧账”。但如果孩子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也不能一带而过,一定要严肃的批评他们,或者适当让他们接受一些惩罚。


小栗子聊吧


你好,我是小刘老师。

首先你要了解小孩子的性格,有的孩子的性格比较急,这个时候你不能强行去灌输给他一些思想和道理,需要你去找做一些事情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

小孩子天性活泼开朗,无拘无束,他们可能更多是模仿,他们自己没有主见,你想给他讲一件事儿道理的时候,我建议你能够先想想这件事儿他有没有经历过。如果没有,建议你先做一下让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如果凭空去给他讲,道理会略显空洞,所以理论➕实践能够让孩子快速明白你想要让他们理解什么,懂什么。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比较大,给孩子沟通比较少,只是要什么就给什么,我认为你首先要跟孩子成为朋友,而不是父母之间的关系,这样会拉进你跟孩子之间的距离,你可以多给他聊天,讲故事,故事明道理,这是最简单的方式,同时孩子应该让他多参加户外的活动,这样他才能锻炼更好的意志品质,孩子的教育是很关键的,所以不能马虎!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如果还有问题可以跟帖留言,或者私信我,我会第一时间进行回复!

我是小刘老师,关注我,关注教育,让我们一起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