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 I 港股IPO“小陽春”來了?未必!基金經理煩惱“有錢花不出去”

經歷了2月的短暫沉寂後,港股IPO市場近期出現逆勢升溫的苗頭。

“以往每年春節前後,都是IPO的淡季,市場要到三、四月才會開始活躍起來。但最近我們的保薦人項目並沒有明顯減少,有點出乎意料,”中泰國際股票資本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曾臻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更讓她感到意外的是,她負責的一個IPO項目,在公開發售環節市場反應異常熱烈。3月9日,興業物聯(00916.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當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但股票在首日收盤時,卻錄得了2%的漲幅。

“去年10月投行進場,今年1月通過了聆訊,3月上市,整個上市過程都非常順利,”她笑言。的確,在疫情席捲全球市場之際,興業物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招股價上限定價1.99港元,國際配售股份獲超額認購7倍,香港公開發售股份獲超額認購超過1400倍。

曾臻向記者透露,參與此次IPO的投資者一直以來長期關注物業管理行業,此前也參與了公司承銷的多個物業管理公司的IPO發行,”當下很多投資者青睞的公司是有穩定現金流,有盈利,而對一些燒錢講故事的故事沒太大興趣。目前可投的項目不多,一些以前不看小盤股的基金這次也下單了。”

物管板塊堪稱港股2019年度最火板塊,出現多家物業管理公司扎堆上市的盛況。耀才證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繹彬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興業物聯在公開發售部分受到市場追捧,主要由於物管行業在經濟下行週期可謂一枝獨秀,“但如果一個月前上市,(發行價)肯定不是這個價錢。”

整體IPO減少40%

有人歡喜有人愁,並非所有的公司都能成功上市。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原本計劃在2月中上市的香港日式放題連鎖店大喜屋,宣佈考慮包括現行市況的多項因素後而決定取消上市。大喜屋早前宣佈發售1億股,每股招股價範圍介乎1.6至2港元,計劃集資最高達2億港元。

根據大喜屋重新向港交所遞交的招股文件披露,截至去年7月底的4個月,收入同比下跌8.8%至2.6億港元,利潤則同比銳減66%至1268萬港元。大喜屋目前在香港經營14家餐廳,旗下品牌包括大喜屋、極尚大瀛喜、大滿喜及岩鹽等。

根據港交所的統計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共有24家新上市公司,IPO數量與去年同期持平,然而首次上市集資總額則同比減少16%至92.4億港元。期內,有9家公司已獲批上市,但未在申請有效期內上市,並有兩家公司申請撤回上市。

“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消費行業,如餐飲、旅遊、航空等板塊受到衝擊較大,”曾臻坦言。她表示,受疫情影響,很多保薦人現場盡調的工作無法進行,港股整體市場的IPO數量大約減少了40%,“港交所近期對於發行人增加了一輪問題,主要詢問公司如何預防疫情對業務的影響,以及業務的可持續性。”

“有錢花不出去”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截至3月18日,除興業物聯以外,港股仍有12只新股將掛牌上市,其中僅3月12日一日內就有4只新股登場。

港股IPO盛況是否有望重演?對此,許繹彬認為,此前內地疫情受控,美國股市堅挺,因此港股IPO市場短暫出現回暖,“但經過週一的全球股市暴跌,原油價格戰開打,IPO市場肯定會受影響。大部分投資者現在手上有資金的話,也會優先考慮在現貨市場抄底。”

“IPO近期這麼熱只能說明大家憋了很久,沒新股做,而且國內基金有持倉規定,基金經理們必須得把錢投出去。(物管)行業還可以,散戶們跟風,”某港股新股基金經理無奈地表示。

上述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今年迄今為止,還沒有下單任何港股的IPO,“有錢花不出去,最近上的都是一些小盤股,希望能來點大公司。”

許繹彬亦表示,需要等到一些超大型的IPO出現,港股IPO市場才能真正復甦。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