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積極探索“三治 五和”鄉村治理模式

今年以來,臨縣司法局積極適應新形勢對鄉村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學習創新“楓橋經驗”,結合縣域實際,初步形成“三治五和”的鄉村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城鄉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三治”即自治、法治、德治。該局充分發揮居民委員會的職能作用,讓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增強居民自治的動力與活力。在社區組建矛盾調解委員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健全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引導基層群眾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解決基層各類社會問題。同時,強化道德教化作用,通過制定村規民約、村民道德公約等自律規範,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引導居民愛黨愛國、向上向善、孝老愛親、重義守信、勤儉持家,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通過“三治”層層推進,互相融合,達到基層社會人人和善,事事和順,家家和睦,村村和美,社會和諧的“五和”效果。

“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建設人人和善,事事和順,家家和睦,村村和治,社會和諧的鄉村環境,是應對基層治理挑戰、促進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的現實需要,也是不斷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現實需要,更是建設法治臨縣、平安臨縣的現實需要。我們將進一步完善‘三治五和’模式,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臨縣落地生根。”臨縣司法局負責人表示。(記者 劉少偉 通訊員 嚴小聲)

呂梁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