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創建新模式交好新答卷

“脫貧攻堅打硬仗,湫河兩岸擺戰場,幹群一心都上陣,甩掉窮帽奔小康。”這是如今在臨縣被人們廣泛傳唱的一首秧歌。

作為全省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臨縣幹部群眾同心合力決戰脫貧攻堅,取得喜人的成果。特別是去年6月份以來,全縣各級幹部以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大力弘揚老區革命精神,攻堅拔寨,奮力譜寫新時代決戰脫貧攻堅新篇章,亮點頻閃,捷報頻傳。

牢記重託不負總書記殷切希望

“總書記對我們深度貧困地區的深深牽掛,讓我們基層幹部群眾深受感動、備受鼓舞!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人,我們臨縣各級幹部要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決戰脫貧攻堅要下足臨縣功夫,創建臨縣模式,交好臨縣答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信心滿滿地說。

臨縣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圍繞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山西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攻堅深度貧困的各項超常規舉措,去年出臺了《關於“四聚焦四確保”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的實施方案》,從聚焦深度貧困縣、深度貧困鄉鎮、深度貧困村、深度貧困群體四個層面,狠抓各項超常規舉措的落地見效,提出了17項貫徹落實舉措。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年底全縣有88個貧困村退出、3.5萬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末的21.11%下降為2017年末的15.38%。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該縣脫貧攻堅工作三次作了報道。全省踐行總書記講話、深化脫貧攻堅推進會臨縣是主要的觀摩現場之一。“四好農村路”建設接受了中宣部、交通部組織的中央級媒體的集中採訪報道。生態扶貧工作先後迎接了全國林業扶貧現場會、全省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現場推進會的觀摩。金融扶貧工作迎接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會。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工作國家財政部以簡報的形式對臨縣經驗進行了專門介紹推廣。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在全省“踐行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暨深度貧困村整體搬遷”現場推進會進行了交流發言。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考核中,36個國定貧困縣,臨縣排名第6,位居第一方陣。

今年是習總書記視察山西一週年,也是臨縣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攻堅拔寨、啃硬骨頭之年。年初,縣委、縣政府按照省委、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的安排部署,自加壓力、提前謀劃、主動出擊,明確了今年110個貧困村退出、4.48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任務,提出了聚力聚焦“三大扶貧工程”、落細落實“三項保障政策”、做優做強“三大保障支撐”的工作路徑。具體工作中,堅持脫貧攻堅與生態改善深度融合、與縣域發展深度融合、與深化改革深度融合、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與基層黨建深度融合。針對健康扶貧,提出了4方面14條31項具體落實舉措;針對教育扶貧,提出了4方面15條34項具體落實舉措。特別是在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一縣一策”集中攻堅深度貧困縣的意見》中,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對接,分解任務、細化工作,解決突出問題,破除機制障礙,爭取把這些政策利用好、利用足、利用活。

聚焦聚力“三大扶貧工程”

易地扶貧搬遷、生態扶貧、光伏扶貧“三大工程”,事關臨縣攻堅深度貧困進程,時間緊、任務重。具體工作中,臨縣堅持提前著手,春節前就作了安排部署,同步啟動2018年、2019年的任務,確保先飛一步;堅持規劃引領,聘請專業公司編制工程規劃,確保少走彎路。生態扶貧方面,去年,全縣完成造林34.92萬畝,是2016年(7.21萬畝)的4.84倍,接近“十二五”期間全縣造林面積(37.6585萬畝)總和。今年,計劃造林50萬畝以上;退耕還林45萬畝;完成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55萬畝;截至目前,造林綠化完成22萬畝,經濟林提質增效完成27.5萬畝。同時,堅持增綠增收兩不誤,所有工程全部由造林專業合作社實施,共參與合作社268個,日上馬勞力12250人,其中貧困勞力7350人。注重發展經濟林,退耕還林地全部種植核桃、仁用杏、沙棘、玉露香、花椒等;注重發展林下經濟,投入2000萬元,種植以連翹、柴胡為主的中藥材和以大豆為主的小雜糧等10.4萬畝;光伏扶貧方面,“十三五”期間,全縣規劃光伏扶貧電站總規模146.89MW。其中,聯村電站9個47.5MW,目前6個42MW已開工,由晉能集團承建。村級電站349個99.39MW,113個50MW完成選址,正在做可研、設計,並與晉能集團等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易地扶貧搬遷方面,“十三五”期間,全縣規劃搬遷267個村,涉及39459人,其中貧困人口20750人、同步搬遷18709人。擬整自然村搬遷160個28440人,涉及貧困人口9731人、確需同步搬遷18709人。2016—2017年已實施搬遷12775人,其中貧困人口9578人、同步搬遷3197人。2016年度搬遷戶已全部入住,2017年度搬遷戶爭取今年9月底全部搬遷入住。截至目前,根據群眾意願,已確定5個集中安置點,其中城北安置點已舉行項目啟動儀式,4個鄉鎮安置點風貌設計已通過省住建廳審核。同時,搬遷戶入住6個月內完成舊房拆除、1年內完成土地復墾。“雙籤”協議已簽訂17個鄉鎮137村14188人,全年計劃完成78個整自然村的拆除復墾任務。

落細落實“三項保障政策”

  教育扶貧、健康扶貧、兜底扶貧“三項保障政策”條目繁多,涉及每一名貧困人口,考驗著幹部的作風,影響著群眾的滿意度。對此,臨縣以較真碰硬的工作態度和細之又細的工作方法,努力下一番繡花功夫。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特別是針對健康扶貧政策涉及面廣、專業性強,群眾不容易接受的實際,在落實好“雙簽約”基礎上,為全縣631個行政村製作了政策宣傳U盤,每天定期在村廣播上指定專人播放講解。並以秧歌、三絃書、順口溜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健康扶貧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二是加大督促指導力度。在去年推行精準脫貧對標到戶小分隊的基礎上,今年,又建立了4個對標到村、對標到戶、對標到人“三對標”監督小組,分別由2名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名縣政協副主席牽頭,抽調扶貧、教育、衛計、民政、殘聯、住建等相關部門50餘人,分4大片對全縣110個擬脫貧村的脫貧攻堅工作開展常態化監督。通過入戶調查、現場辦公等多種形式,送政策上門、送服務上門,做到問題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三是加大代報代辦力度。在各行政村設置1—2名代報代辦員,為“雙簽約”服務對象中年老體弱、行動不便、智障等人員代報代辦醫保報銷、民政救助等業務。目前,正在摸底推選,爭取6月底鋪開業務。

教育扶貧方面,全面落實“7+5+3”資助政策,在落實國家暨省7項政策、市5項政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項政策,分別為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每生每年300元交通補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非寄宿生小學每生每學期500元、初中每生每學期625元生活補貼,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寄宿生全部享受每生每學期500元生活補貼,前半年投入2900多萬元惠及6.8萬人次貧困家庭學生,確保不讓一個家庭“因學致貧”不讓一個孩子“因貧輟學”。同時,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實施以護理護工、駕駛員為主的“萬人培訓就業工程”,不斷提升勞務水平。重點圍繞提升“呂梁山護工”品牌,今年擴大了培訓對象的範圍,將年齡擴大到54週歲,同時將有外出就業意向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復退軍人也納入培訓範圍,擬培訓3000人,目前,已完成兩期852人、輸出就業706人;全力打造“臨縣的哥”品牌,今年擬完成貧困勞動力駕駛員免費技能培訓5000人,目前已完成461人;另外,完成電子商務培訓兩期100人、創業培訓10期300人;健康扶貧方面,今年以來,進一步落實“三保險、三救助”、136”兜底保障機制,最大限度解決群眾支出型貧困難題。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保報銷7110人次,涉及醫療總費用3978萬元,其中個人自付566萬元,報銷比例達85.77%;兜底扶貧方面,去年實現“兩線合一”的基礎上,精準比對低保戶與貧困戶數據,進一步在對象識別上進行銜接,將符合低保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逐步納入低保範圍。截至第二季度末,全縣低保戶數比上年末增加4023戶,人數比上年末增加6282人。全縣農村低保17091戶28627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271戶20282人,佔比70.8%。同時,加大臨時救助力度,發揮“救急難”作用,防止因故返貧。已救助7134人1444.21萬元。新建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3所,完成1.4萬多戶農村土窯洞和危房改造的掃尾工作,確保困有所住、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做優做強“三大基礎支撐”

“對於臨縣這樣深度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生存條件差的大、多、差的‘窮’地方來說,打‘攻堅戰’,必須夯實基礎補短板,下功夫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努力培育接地氣、可複製、有特色、帶動性強的產業,才能摘掉戴了數十年的這頂貧困大縣的帽子,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縣長李雙會深有體會地說。

脫貧攻堅,產業支撐,一是在優化主導產業上下功夫。依託80萬畝紅棗林資源,開展了院士工作站及紅棗實驗站組建、標準化示範基地創建、抗裂品種選育改良、病蟲害綜合防治、產銷龍頭企業培育、公共品牌建設等6項重點工作,全面打好紅棗保衛戰。二是在發展特色產業上下功夫。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繼續實行補貼政策,今年計劃發展食用菌1500萬棒、綠色馬鈴薯3萬畝、腎型大豆10萬畝、綠色小雜糧8萬畝、中藥材7.5萬畝、油用牡丹2萬畝和肉驢養殖1萬頭,進一步壯大生豬生態養殖、舍飼肉羊養殖,努力形成“一主多輔”的脫貧產業格局。三是在培育深加工企業上下功夫。注重外引內培,引進了北京大偉嘉50萬頭生豬生態養殖項目、上海雲月特色農業暨休閒食品產業園項目,分別舉行了啟動儀式。目前,生豬養殖項目已建成1個1000頭的育肥場,1萬頭能繁母豬場已完成“三通一平”,10個1000頭育肥場同時鋪開建設。大偉嘉三交李家塔1000頭放養場已投產,1個能繁母豬場、3個萬頭育肥場正加緊建設。盤活縣內紅棗深加工資源,積極培育農產品加工業,今年新增小雜糧加工戶3戶、中藥材加工戶3戶、食用菌加工戶10戶。注重激勵扶持,出臺了10條扶持政策,從財政投入、信貸保險、土地流轉、品牌創建、品種改良、營銷包裝等多個方面,對農產品加工營銷企業給予支持獎補。今年,已投入100萬元,獎補10戶紅棗經營主體收購加工紅棗1000萬斤;投入390萬元,對32家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和龍頭企業進行了貼息貸款扶持。

“牢記習總書記的殷切囑託,決戰脫貧攻堅,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既是全縣各級幹部的責任,也是我們政府對社會的莊嚴承諾。面對倒計時,精準發力,一天也不耽誤,一刻也不懈怠。”臨縣各級幹部這樣堅定地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