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醫療汙水“面對面”,他們“監控”汨羅水安全

與醫療汙水“面對面”,他們“監控”汨羅水安全

汨羅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人員在汨羅市人民醫院廢水排放口採樣

与医疗污水“面对面”,他们“监控”汨罗水安全

汨羅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人員在實驗室檢測數據

定點醫療單位、醫學隔離觀察點、汙水處理廠、飲用水水源地……疫情防控期間,汨羅有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員——他們定期出現在這些危險係數頗高的點位,與醫療汙水“面對面”,確保汙水全收集、全處理,飲用水清潔安全。在他們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汨羅未發生一起醫療汙水感染事件。

“醫院用含氯消毒劑對環境進行消毒,針對醫療汙水,我們如果未檢出餘氯,就說明消毒不到位,如果檢測超標,就有可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

李朝輝是汨羅生態環境監測站站長,自正月初五收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後,他便帶上監測人員趕往汨羅市人民醫院、紅花衛生院等醫院進行採樣,對全市水環境進行長期監測,守護汨羅環境安全底線。

“從醫療單位到隔離觀察點,從重金屬汙水處理廠、城鎮汙水處理廠到飲用水水源地,我們每隔3天就要重新進行一次全面採樣。”李朝輝介紹,醫療廢水的事故排放,會給周邊生態環境點帶來汙染風險,如造成飲用水源的汙染或農田汙灌,繼而引發新的汙染源。環境監測採樣工作,正是要守護好環境安全的這條底線。

絕大多數病原體通常都可在下水道傳播,並存在通過氣溶膠在一定空間內傳播的可能。李朝輝和同事們的採樣工作深入防疫一線,也存在著不小的感染風險。但他們穿好防護服,提上採樣設備,頭也不回,“哪裡需要我們,我們就去哪裡。”

一天之內,監測站需要採集12個點位,因點位之間距離遠、數量多,採樣人手根本不夠。於是,站內兩名女同志鄧婷婷和馬灣也主動請纓,白天去現場參與採樣工作,晚上在實驗室對樣品進行分析檢測。

一邊是樣品數量多、檢測時間長、人員少、時間緊迫,一邊是檢測數據必須執行多種質控措施並反覆核對確保準確性。面對雙重考驗,她們連夜加班,不急不躁,有效保證了監測數據快速、準確、可靠,成為全市抗擊疫情大軍中的一抹亮色。

據悉,為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生態環境監測站13名工作人員對汨羅市兩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進行了手工監測,監測指標為32項,同時增加了餘氯和生物毒性兩項特徵指標。截至3月12日,兩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各項指標均無異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