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初春的三月,春风宜人,

苏醒的大地,草长莺飞,

转眼又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到了!

突如其来的疫情,

让这个春天,

少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

但这场疫情,

也让我们更加明白,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3.12

中国植树节

中国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节日由来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据唐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五十二记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到了近代,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倡议设立植树节,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外国的植树节

印度

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

朝鲜

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

泰国

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

意大利

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

美国

各州都有植树节,全国无统一日期

巴西

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

几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每对新婚夫妇,必须先种植油橄榄树70株。日本鹿儿岛等一些地区也有新婚夫妇要植树的规定,树旁立碑写明姓名和婚期,植后50年方能砍伐,届时植树夫妇可举行结婚50周年庆祝活动。

家庭树,波兰的一些地方规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树3株,称之为"家庭树"。

树木银行,为了防止建筑工程毁坏树木,日本开办了"树木银行"。凡施工单位,必须把清理场地挖出来的带根树木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在工程结束后,该单位必须及时把树木取出来栽上,以保持原有的绿化面积。

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植树造林秀山川,栽花种草香屋檐

芳草吐新依旧绿,梅花迎春熏自然

万顷绿海庇桑田,青山碧水今朝看

春风十里,不如一抹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