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清末學者鄭觀應在《儲才論》中將將領分成四類“儒將、大將、才將、戰將”,認為像

孫臏、吳起、白起、耿弇、慕容紹文、楊素、李光弼、馬燧等人可稱才將,才將顧名思義是指具有很高才智的將領,這種才不僅僅在軍事方面,在諸如政治、謀略等也有不俗的表現。

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建威大將軍——耿弇


這些人之中幾乎只有耿弇是善終的,耿弇的才氣在諸多歷史學家與文人墨客眼中,是兩漢時期唯一可以與韓信比肩的將領

那麼耿弇的才能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是識人之才

耿弇出身名門,祖上擔任過二千石官員,父親耿況少有才學,曾經與王莽之弟王伋同窗,後調任上谷太守(朔調連率,新朝官名)。更始帝登基後,耿況派遣耿弇前去朝見,半道上正逢邯鄲人王郎詐稱成帝之子,起兵叛亂。耿弇的部下孫倉、衛包聽聞此事,都投靠了王郎,只有耿弇認為王郎必是亂賊,不久當滅。同時看出更始帝不是真命天子,旋即前往盧奴歸附劉秀。

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其次是識勢之才

耿弇素有大志,投奔劉秀之後,也不甘於沉寂,此時的他正在護軍將軍朱佑麾下,趁機進言說要返回上谷郡調集幽州突騎,前來襄助劉秀,劉秀笑言:“小兒曹乃有大意哉。(耿弇此時只有二十歲)”沒想到就是耿弇為劉秀這個二次創業者,拉來了第一批也是最有價值的一批“天使投資”。

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在平定王郎不久,劉玄對劉秀產生了猜忌,名義上加封其為蕭王,命令他上繳兵權回京述職。耿弇生怕劉秀腦子一熱真回去了,跑進劉秀的臥室,跪在床頭進言,詳細地分析了當前局勢。提出更始帝政不出長安,將相離心,百姓不從;而劉秀身居河北,如蛟龍入海,當攻伐賊軍,壯大自己,怎麼可以放棄大好的局面,重新受困於劉玄呢?

再次是知兵之才

耿弇一生破城無數,還在合兵之前,就充分發揮了少年人敢打敢拼的特質。六員將,六千人,從幽州大搖大擺地殺回河北,斬王郎麾下三萬餘人,攻破州縣二十二座。

河北繳賊時,耿弇經常只率領五千精騎,就敢肆意衝殺敵陣,跟隨光武帝大破銅馬、高湖、赤眉、青犢、尤來、大槍、五幡各路賊軍。後彭寵背叛劉秀,耿弇耿舒奉命征討,耿弇率軍大破彭寵與匈奴的數萬騎兵,並借來烏桓軍隊徹底剿滅了彭寵的亂黨。

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耿弇最輝煌的戰役當屬滅齊之戰,齊王張步擁兵二十萬盤踞青州,確實是劉秀的心頭大患。耿弇為前鋒先行擊潰了張步弟弟張藍駐守的西安城(不是現在的西安)。而後輕裝僅用兩萬人就與張步在淄水對峙,用劉歆為誘餌與張步決戰,自己率小部分精兵偷襲張步,戰場上被敵人的弓箭射穿了大腿。

劉秀聽聞愛將被圍,立刻起兵救援,耿弇部將陳俊勸耿弇堅守待援,但耿弇卻堅決不同意,認為為人臣子,理當為君分憂,怎麼可以麻煩君主來救援臣子。第二天就立刻出戰,自旦及昏,血戰到底,張步軍隊漸漸支撐不住,準備敗退,誰曾想在兵力如此不足的情況下,耿弇竟還敢分兵截擊。張步軍大亂,死傷踩踏無數,屍體枕藉近乎百里。

當年漢初時,韓信在歷下大破田橫,現在耿弇在祝阿再次攻滅齊兵主力,都打開了漢奪取天下的局面,而且兩地都在青州西部,近乎完全相同。田橫曾經烹殺了漢朝使臣酈食其,張步也在不久前殺害了劉秀的使臣伏隆,這就更像了。

所以劉秀稱耿弇可以與韓信相提並論,並且稱讚耿弇“有志者事竟成”,這個典故就是出於此戰。

最後是知政之才

耿家是少有的可以與鄧家媲美的東漢大族,家中人才輩出,父親耿況每次都能做出正確的抉擇。當初在劉秀與王郎之間,由於耿弇與寇恂支持投靠劉秀,耿況受封興義侯,加大將軍銜。

雲臺功臣榜:被一個“屠”字誤會的才將耿弇


之後在平定代郡抵擋彭寵時,耿弇之弟耿舒率軍討伐,受封牟平侯。一門三侯,可謂驚世駭俗,但耿弇並沒有被這等榮寵矇蔽,反而擔心家中權力過大,遭人嫉恨,於是向劉秀請辭,遭到劉秀拒絕。

劉秀雖然並不在乎這一點,但耿弇還是將家中幼弟耿國送入京城為質,劉秀對這個頗懂點帝王心術的部下很滿意,又加封耿況為隃糜侯。


然而,《東觀漢記》和《後漢書》上的記載卻令現代人很是誤解“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

本是無敵的戰神,可一個屠字令當今的段子手們聞到了血腥味,一波造謠將這個功高蓋世的才將,包裝成了殺人如麻的魔鬼。

“屠”字的確有殘殺,屠滅的意思,但古人用字往往與今人不同,遣詞之間很容易使人誤會。而且即便是東漢末年,全國也僅有一千二百餘座城,耿弇若是屠光了四分之一,他怎麼可能還被封為侯爵,官拜建威大將軍。並且歷代史學家評價耿弇時,從未拿此字做文章,反而都認為耿弇是“世間奇才”,得以進入名將行列。

所以“屠”在此處應當為攻破,由此可知耿弇“戰神才將”的稱號名不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