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園·人文燕趙|清苑陽城鎮,堯母養老城

清苑陽城鎮相傳是堯帝為母親修建的養老城。東漢時期,曾設置陽城縣。

陽城村是千年古村的說法,名副其實。它位於地道戰遺址冉莊村西10餘里處。從冉莊村北,沿張望(張登至望都)公路西行,穿京珠高速公路下橋洞而出,便見到了。

青園·人文燕趙|清苑陽城鎮,堯母養老城

△陽城新貌

千年古槐抽新芽

未及進村,遠遠望見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槐樹迎面而立。近前仰望,但見古槐高20餘米,樹身需3人才能合抱過來。村民劉國林告訴我們:20世紀40年代,古槐有4條10多米長的樹杈,如同巨龍爬向東南西北四街,樹冠覆蓋面積大約1000多平方米,形成一座天然的環形“天橋”,人可以在樹幹上來回走動,素有“陽城槐樹罩四街”的美譽。

古槐位於原三義廟前,廟裡碑刻記載,古槐栽於唐時,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經歲月滄桑,飽受雷電風雨,古槐枝葉時有掉落,但即便集日人流密集,也未砸傷一人,村民視為“神樹”。現在,古槐彷彿也難以抑制欣逢盛世的喜悅,年年抽出新枝嫩芽,又煥發了青春與活力。

據說大槐樹還沾過“皇氣”。康熙二十二年,皇帝南巡,駐蹕望都,曾乘船順九龍河繞道陽城,在十字街前細細觀看古槐,沉思多時,說:“此槐位於全城中心,又是最高點,主幹挺拔,直衝雲霄,四條大杈橫臥生長,覆蓋四街,像四條巨龍保護此城。樹下定有四條主根,直插龍泉,為四龍戲水。此樹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必定長壽。”說完,他又指著玉皇廟內古槐說,“此樹雖也生長旺盛,但枝杈不全,猶如人缺少四肢,壽必短。”後來,果如康熙所言,玉皇廟內古槐在1958年刨掉,而十字街古槐至今仍枝繁葉茂、巍然屹立。


青園·人文燕趙|清苑陽城鎮,堯母養老城

△《中國歷史地圖集》之東漢陽城

養老城裡話滄桑

千年古槐讓人肅然起敬,但陽城村比它更古老。明清《清苑縣誌》記載:陽城古稱“養老城”,原是堯帝為母親安度晚年修建的一座養老的城池,有4000多年的歷史。傳說堯帝讓位後,也來此養老,一直活到118歲。後世有“河北清苑陽城鎮,堯帝母子養老城”一說。到春秋時期,因“養老城”地處九龍河北岸,河之北為“陽”,故改名為“陽城”。

東漢時期,置陽城縣,隸屬中山國,後歸入蒲陰(今順平)。當時縣衙就設在陽城村南街路東。“陽城作為縣的建制,比清苑早400多年,比保定府早1200多年。”劉國林不無自豪地說。陽城古城池遺址南北長1400米,東西約800米,南城門在十字大街南面、九龍河北岸,新中國成立初期城牆尚存。遺址出土了石臼、陶井瓦,還散落著大量陶片,紋飾有繩紋、方格紋等。人們在開渠平地或挖地基時還曾發現多處小型漢墓,出土過陶瓷和金屬製品。

“魏村橋多,陽城廟多。”陽城的廟宇曾多達72處,風格各異,規模不一,遍佈在大街小巷,形成一個金碧輝煌的龐大古代建築群:華嚴寺最大,寺內佛像系元代石雕藝術珍品;立佛殿三皇姑塑像金妝彩繪,據說可與正定大佛媲美;西城門外三元行宮,殿宇巍峨,乃清苑之奇觀;三義廟前的獨根杉木大旗杆筆直參天;高臺廟內的泥塑水池中流水荷花、童男童女、菩薩等均為泥塑,送子觀音背後娃娃山上200多個娃娃塑像形態各異;七星廟內“鎖魂鏈”機關巧妙,令人稱奇;三元廟前兩根擎天柱上的巨龍,各抓一顆人頭,傳說是一對不孝夫婦……可惜,這些廟宇已被拆除毀壞,碑碣也慘遭不幸。保存最完整的當數三元廟石碑,碑為漢白玉石料,高2米,寬0.8米,厚0.2米,碑文雖有殘缺,但清晰可讀,記述了康熙年間修繕的經過。

20世紀90年代,村民申貴儉、劉國林走訪80歲以上的老人,多處查找資料,尤其是通過對年逾九旬、多次參與廟內塑胎和壁畫修復的老藝人馮振生、馮振明兄弟二人的採訪,終於整理出37座古廟的翔實材料,繪製了《陽城古廟宇坐落示意圖》。古時陽城的繁盛可見一斑。

青園·人文燕趙|清苑陽城鎮,堯母養老城

△堯帝奉母養老圖 高潔/作

北國水鄉陽城澱

在陽城村南,一座石橋雖然簡陋破舊,但仍有人、車經過,石橋名叫“廣聚橋”。沒人記得其始建年代,村裡老人回憶,1929年曾重新修葺過。

“別看現在陽城四周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幾百年前,這裡可是澱泊散佈、小橋流水,一派典型的水鄉風貌。”站在廣聚橋頭,劉國林指點著,“新中國成立初期,從這裡坐船還可以直達白洋淀甚至天津。”

陽城河曾是此地最大的河流。《畿輔通志》對它的發源地和流向有詳盡記載:陽城河即《水經注》中所說的博水,上游是龍泉河,為環望都縣城的北龍泉、堅功泉、西堤北泉等七泉匯聚而成。龍泉河東流,中途湧魚泉、霸龍泉加入,河名始為九龍泉河。九龍泉河曲折東流,流入陽城,始稱陽城河。陽城河再向東到張登流入唐河。現在,陽城還有“九龍下梢”之說,溯其淵源,皆在陽城河上游的九龍泉河。

陽城村東南是一片低窪的開闊地,這裡就是歷史上名聞遐邇的陽城澱。千百年前,方圓數十里的澱內水草豐茂、荷蓮竟放、菱藕成片,孩童整日駕舟挖藕採蓮,童歌笑聲不斷……難怪,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遊歷至此,被眼前情景深深吸引,久久駐足觀賞,不禁由衷讚歎,在《水經注·滱水》篇中留下了對陽城澱美景的精彩描述。

怎奈滄海桑田,昔日的北國水鄉風光已然不在。所幸酈道元的《水經注·陽城澱》尚存,列入《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大綱》,陽城澱才得以名傳千古。

青園·人文燕趙|清苑陽城鎮,堯母養老城

△三元廟石雕構件

自古兵家必爭地

古鎮陽城,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最早有秦燕陽城之戰。荊軻刺殺秦王未果,秦王對燕國恨之入骨,任命王賁為將,統帥三十萬大軍襲燕。燕太子丹率二十萬大軍在陽城南大敗秦軍前軍後,撤至九龍河(即陽城河)北岸設防,深溝高壘,堅守不出,以疲敵軍,伺機再戰。兩軍對峙月餘,秦軍供給困難,使出反間計——散佈謠言,說太子丹不戰,意欲回軍奪取王位。燕王中計,嚴令太子丹出戰,結果被秦軍分割,首尾難顧,激戰一天後潰不成軍。太子丹逃奔丹東而去。

第二次是晉遼大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晉軍攻取泰州(今保定清苑區)、遂城後,遼主親率八萬餘騎南下。晉軍退至陽城,遼國追兵“如牆而至”。晉軍選勁騎出戰擊退遼兵。晉軍北行至白團、魏村下營,人困馬乏、飢渴難當,軍士用溼泥絞水解渴。遼軍主力將晉軍團團圍住。正當此時,狂風大作,揚塵折樹,風勢迅猛,沙塵如夜。晉軍趁此反擊,遼軍大敗,遼主丟棄車輛,倉皇逃命。這在新舊《五代史》、《資治通鑑》中都有明確記載。

第三次是著名的澶淵之戰。《宋史》《中國通史簡編》記載,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帝和太后率大軍南侵,欲自定州突破宋軍防線,不得,轉而攻破清苑南唐河防線,二十萬大軍進駐陽城。後來遼軍輾轉數地,但腹背受宋軍夾擊,至澶淵也不能取勝。宋遼雙方締結“澶淵之盟”,以易水、白溝為界,互不侵犯。

抗日戰爭時期,英雄的陽城兒女更是不屈不撓、奮起反抗入侵之敵。陽城民兵抗日小分隊有60多人,他們自制地雷、手榴彈、獨眼撅、土火槍等武器,開挖地道,獨立或與其他抗日武裝聯合作戰20餘次,打死打傷日偽軍過百人,僅在大槐樹附近就斃敵13人,湧現出臨危不懼、生擒匪首的尤清振;為掩護大家身負重傷,扔出最後一顆手榴彈後壯烈犧牲的馮吉鼠;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不低頭不屈服,喝自己的尿,吞食衣服中的棉絮,堅持鬥爭八天而犧牲的李紀辰等抗日英雄。在抗戰中,陽城村犧牲的革命烈士就達24人之多。

(史新會/文 王少堂/供圖 刊於燕趙都市報2019年12月30日第1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