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你知道大家的問題是什麼嗎?

他們只想聽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情,沒有人想知道真相

——《馬男波傑克》

當人們拿起紙筆去闡述這世界之時,總愛寫下那些空洞的套話,裝模做樣的說著時光飛逝,世界的變化愈發快速,科技變得發達了,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了。雖然我們必須承認這些都是極為正確的語言。但是這些言語間看不見絲毫人性的關懷,若用犀利一點的詞彙描述那便是正確的廢話。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記得有一期《奇葩說》所討論的話題便是我們該不該說正確的廢話,後來人們一度把話題剖析在剖析,得出的其中一個論點是有時候說正確的廢話就相當於關閉思考的閥門。為何如此定論,因為有價值的語言總在深思熟慮之後,而正確的廢話每個人都可以不經思考脫口而出。

但人們似乎早已經習慣了正確的廢話的思維方式,就很少去保持一顆批判的心去看待這世界。這樣的結局是不僅言語間缺少了人性的關懷,連意識思維行動也忽略了對人們情緒的注意。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脫離了吃不飽穿不暖的境遇之後,人們的幸福指數並沒有過大的攀升,那些精緻的都市人一個個患上了看起來非常戲謔的病。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從未想過在信息如此氾濫的時代,我們時常性收到了這樣的內容:抑鬱,自殺等等。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令人觸動的數據:全球患有抑鬱症的人超過3億,約佔全球人口的4.3%,這也就意味著大概每25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正在遭受抑鬱症的折磨。而人們那種慣常的思想從不把這種心理疾病納入疾病的行列,他們總認為一切心理疾病不過是矯情的說辭。

患有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人們,痛苦的程度遠不小於那些癌症患者。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段廣為流傳的視頻是這樣介紹抑鬱症的,它說患有抑鬱症的人們就像是身旁跟著一隻黑色的狗,它一點點一天天逐漸將人們的精神吞噬掉,直到他們完全喪失活下去的信念。他們在被吞噬的時候不斷髮出求救信號,但生活中的人們從未真正理解過這個信號。

太宰治有一本書《人間失格》裡面收錄的一篇短篇小說人間失格,人間失格的意思是喪失為人的資格,向我們表達了那患有心理疾病的掙扎狀況。小說裡的主人公是大庭葉藏,他從小開始便患有心理問題,畏懼那世界和人,但他的家人朋友甚至愛人都從未發現他的問題,致使他隨著年齡的增長,內心腐爛的愈發嚴峻,於是他不停的自我沉淪,走向毀滅。其間他也曾向身邊的人求救,向世間展露出好好活下去的信念,卻被擱置在塵世間的角落。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人們只是注意到了他的墮落沉淪,對他嗤之以鼻,卻從未有人去問原因,也從未有人嘗試著拯救他。於是那個曾富有才華的繪畫少年,變成了少年白頭的廢人,他說:"膽小鬼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真實電視就是靠把我們這個時代的複雜性變為易為人所接受的標語而興旺繁榮的"。因此關於心理的影視不斷上線,他們真實的表達著這世間的人們出現的問題。

人們看到的時候總會這樣形容:那裡面似乎看見了自己的痕跡。那便是今天所要講的動漫《馬男波傑克》,國外有很多動漫都出現了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將人擬化成動物等其他形態的生物,通過這種手法隱喻的表達作者的思想。《馬男波傑克》也不例外,採用了這種擬人化的手法。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動漫裡面不僅有人的存在更有像人一樣的動物,他們之間彼此在各個方面都沒有任何區別。動漫的主人公便是一頭馬,劇情也一直是圍繞著這匹叫波傑克的馬男展開。一直到現在已經播出到第六季,但依舊保持著9分以上的高口碑。

也因為《馬男波傑克》,網絡上刮起來一波喪文化的風潮,人們開始摒棄雞湯文嘗試著用毒雞湯來撫慰疲倦的心靈。不得不說這部動漫的確達到了通過致鬱來治癒的效果,但是我想它不僅僅是想要治癒,更想要的是人們去關注去思考去表達那些人們的內心。

一、波傑克——精緻外表下,內心匱乏的中年人

馬男波傑克是動漫的主角,他在年少的時候拍了《胡鬧的小馬》出名,後來到中年卻逐漸成了過氣明星,原本就尖酸刻薄的他,在此之後更是走上了極致。人們不斷地批評他的行為,談吐,在人們看來他的行為處事似乎與別人相異,但卻沒有人關注他不同尋常背後的匱乏的內心世界。從爆火到過氣,他的內心變得敏感,周圍人對他不停的催促使得他越發焦慮,患上了焦慮症。無法改變現狀的他,只得放縱自己沉淪,人們批判著他自私渣男,卻從未注意到他得了病。但是從波傑克的言行中不難看出他內心隱藏的另一種人格:討好型人格。因為他幾乎從來不拒絕別人的請求。他說:我沒法拒絕別人,因為我想讓大家都喜歡我。自小因為家庭原因缺乏愛的他,似乎格外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於是他總是因為大家對他的看法而感到焦慮。

但他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內心已經發病。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而波傑克的狀況就像生活中的我們從未注意到的那些人一樣,他們看似平靜的外表下,內心早已千瘡百孔。像中年失業感到沮喪或因為種種原因感到焦慮的那些人,人們戲稱他們為中年危機,但從未關注是否他們的內心有所變化。像現實中那些總有些人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以至於成為當別人提出任何要求不拒絕的討好型人格。大街上琳琅滿目的人們,人們對他們的著裝,行為評頭論足,卻無人在意他們內心是否平靜。

二、薩拉琳——處在青春叛逆的孩子,從未得到體諒

薩拉琳跟波傑克共同出演《胡鬧的小馬》,是漫畫中的童星,自此後一直在娛樂圈成長的女生。在她到了青春的年紀後開始轉型做歌手,後來波傑克再次遇見她,她變成了一個極度敏感,叛逆的女生。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從小的時候開始她便過的不快樂,於是她說她想做一個建築師,而薩拉琳的媽媽卻說在她的身上投入的大量的經歷為她的演藝事業鋪路,不僅沒有看見她內心的變化反而嘲笑了她的想法。於是她想波傑克求助,想讓他帶她一起去玩。那時的波傑克卻沒有意識到她的求救信號,直到後來薩拉琳變得蠻橫叛逆,波傑克卻想縱容薩拉琳給她補償。

可是從幼小到成年的她,內心的傷口已經無法彌補。

現實中,很多處在青春期的小孩總會非常的叛逆。他們橫衝直撞,變得極端,越發在乎周圍人的看法,內心變得極度敏感和脆弱。也漸漸成為了大人們眼中不聽話的孩子。這時候的大人只會意識到他們的叛逆他們的過錯,從沒有思考他們為什麼會變成滿身是刺的模樣。那時候的他們的心理狀況甚至出現了問題患上了抑鬱症,但從未有人想去幫他們治癒。我們從來只關注一個人的結果,從來沒有人關注他們演變的過程。正如波傑克所說"人們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只想聽他們已經相信的事,沒人想知道真相"。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三、戴安——世間固有的觀念不停將人們逼向孤獨的角落

戴安雖不是動漫中的主角,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她是最懂馬男波傑克的人,她似乎是最有思想最激進的認為。總是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並試圖去改變人們的想法。跟朋友在餐廳吃飯的時候,會大聲職責對方的不尊重。在有權威的人犯錯的時候,戴安會直言不諱的揭露。她堅持自己的立場,批判社會上對女性的不尊重和女性的自我貶低。於是她總是顯得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朋友愛人都覺得她過於激進,但從未看見她內心氾濫的孤獨。

戴安的父母重男輕女,因此她在家中從未受到過重視,家中的其他兄弟也從未給予過她關懷,還利用筆友的事情嘲弄她。在外面的她也沒有朋友,因為他們屬於移民群體,周圍的人對他們都不友好。那時的戴安感受不到一絲溫暖。那些固有的觀念把她驅趕至孤獨的角落。後來的她似乎非常的固執甚至帶有自毀的傾向,在她停下來的時候,內心的孤獨和痛苦壓抑的她不能喘息。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戴安不過是現實中一群人的映射,他們因為這世界上的一些固有觀念,被趕向角落,於是內心的孤獨氾濫溢出,劃傷了他們每一寸的肌膚。例如那些被歧視的同性戀,那些被傳統觀念壓迫的女性,那些被種群觀念鞭打的人們。他們看起來堅強獨立,實則內心已經潰爛不已,但人們從不想為他們填補傷口,只覺得那傷口讓人不適。就像那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當經歷婚姻時,總會被對方的父母所質疑他們的想法或偏激。

人們對於心理疾病的說辭總是持有戲謔的態度,對於影視劇人物也只能看到片面的模樣。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的完整性都離不開內心的因素,當他們出現異樣的時候,要去看看他們的內心是否依舊鮮活。

《馬男波傑克》:我們精緻的外表下,而內心呢?

我們每天行走在縱橫交錯的馬路上,與無數人擦肩而過。人們的臉上平靜如水,從不知曉深夜來臨時他們氾濫的悲傷。

我們眼中只看得見精緻的外表,從不動用思想去觀察人們那暗藏的悲傷。在所有人的內心腐爛之前,為何不提前備好治癒的藥丸,阻止悲傷的事情再度發生。那治癒的藥丸首先是人們的思維轉變,不要忽視人們心理的疾病。再次是不要輸出沒營養的廢話,不如做一些有溫度的人文關懷,就從一句你怎麼了你還好嗎,開始問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