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疫情之下,不少行業都受到了影響,也有很多企業為了降低損失,積極地開展了“遠程雲辦公”。

某音上的很多段子就此催生,有人出招如何在視頻會議時假裝網卡,有人模仿了居家辦公的愜意狀態——早上起來籤個到,然後繼續睡覺,等到上司來電話時再裝出一本正經在辦公的狀態。

然而,在人民網一則題為 #居家邦更輕鬆還是更累# 的投票中,卻有8.8萬人選擇“加班了,居家辦公比以前更累”,幾乎是“更輕鬆”選項的兩倍。

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婉君把這個投票的截圖,發給了一個晚上9點多仍然在家加班的朋友,說“有8.8萬人在陪你加班啊!”

沒想到朋友卻神吐槽:“何止呢?有多少人都跟我一樣,完全沒時間逛網頁、刷微博,更沒空參與這個投票……”


居家辦公為什麼反而更辛苦呢?

我問了問身邊的朋友,其實原因不外乎以下幾種:

1. 正常情況:因為春節假期延長,導致很多應該完成的工作積壓,復工後不得不加班應對。

2. 家庭原因:家裡有孩子和寵物,或者爸媽不能理解在家辦公的狀態,工作總會被頻繁打斷。

3. 個人狀態:就算無人打擾,自己也很難保持專注辦公,且總會被疫情的相關新聞影響心情。

4. 協作問題:遠程辦公溝通不便,同事們都在磨合新的協作方式,節奏拖沓、效率降低。

5. 向上管理:上司總覺得大家在家的效率很低,因此佈置了超額的任務,導致自己不得不24小時待機。


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作為一種疫情之下的全新辦公嘗試,“雲復工”的的確確打破了很多人對於自由職業的憧憬。

然而在這方面,我卻有很多實用的經驗要風險。

去年2月份,我正式從公司辭職,開始做自由職業的生活。雖說是“自由職業”,但也免不了跟別人協調配合,少不了跟“金主們”溝通。除了孩子的問題,其他幾種影響效率的狀態我多多少少的經歷過。

從剛開始早上8點到凌晨1點時刻精神緊繃的狀態,到現在工作充實但自如、生活狀態輕鬆愜意,我有以下4點建議:


1. 提前和家人做好溝通,給自己的時間、空間分模塊。

剛開始居家辦公的時候,家人偶爾也會不理解:你天天在家幹嘛呢?好像很閒的樣子。

因此,就會經常在電話會議時召喚我,或者在我的工作時間安排一些家務事。最誇張的一次是親戚家的孩子過滿月,家人帶著我去吃滿月酒,浪費了整整3個下午(當地的習俗是滿月酒要擺3天)。

後來我發現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問題,沒有提前跟家人溝通好我的工作時間,自己也的的確確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有時工作日的下午會出去溜達,但有時週末卻又在辦公。

之後,按照以前的上班時間給自己的時間分了模塊,早上9點到12點辦公,下午是1:30到5點,如果晚上或者週末要忙,也會跟家人提前打招呼。而且在工作時間內,我會固定地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儘量不走出房門。

因為有了固定的時間和空間,加上我還沒有孩子的困擾,所以家人也慢慢適應了我居家辦公的狀態,很少打擾我辦公了。


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2. 理清個人工作節奏,多和協作者交流推進速度。

有了固定的工作時間和空間,這就是調整個人工作節奏的第一步。第二個步驟是,明確自己能在一天中的工作時間做完多少事,並按照“重要-緊急”的順序,提前規劃出當日工作計劃。

每週,我都會用電子表格規劃出下週的工作計劃;每天早上,我又會“滴答清單”等APP理清當日需要完成的事。

規劃清楚之後,自己的工作節奏就比較好把握了,很少出現有時特別忙,過兩天又特別清閒的情況。而且因為我的工作安排很清晰,跟甲方或其他人進行配合時往往能給出很明確的時間節點,讓對方清楚瞭解我的工作進度,所以也不會總是被人催。

有人抱怨:“老闆總是催啊催的,搞得我工作時特別慌亂,都不知道從哪下手了。” 這其實挺正常的。

平時大家都在辦公室裡一起工作,老闆或同事瞄一眼你的電腦就能大致知道你在做什麼,自然少了反覆催促的情況。而居家辦公室,彼此對他人的工作進度都不瞭解,總難免催促。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跟你協作辦公的人總能給出任務的明確時間節點,讓你儘可能瞭解到他的工作節奏,你心中是不是也會放心很多,少了監督和催促?

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3. 制定團隊開會的任務清單,線上高效溝通配合。

我老公最近也開始在家遠程辦公,而他最困擾的問題倒不是遠程配合效率低,也不是領導佈置的超額工作量,而是每天下午耗時超長的會議。

一週中有3個下午,從1點半到4點半他都在開會,而開會時討論的問題反反覆覆總是那幾個。每次他掛斷電話總要吐槽一句:“他們也太能說了……”

一個人的辦公狀態不佳,影響的只會是一個人的工作效率;但如果開會時效率低下,拖累的就是整個團隊的時間和精力。

想提高團隊整體的開會效率,可以這麼做:

① 建議大家在開會之前確定好會議時長,並且把會議中要溝通的事情以文字形式發在群裡,讓大家稍作準備。

② 開會時設置主持人,不要按照人員來逐一彙報,而是按照具體的事項及相關負責人的順序來討論,避免重複彙報。

③ 開會時設置記錄員,除了記錄議題和工作重點外,記錄員還要明確每項任務的負責人、配合人、時間節點和完成日期,並在開完會後統一發送給參會者。

④ 任務負責人按照時間節點在群裡彙報工作,除遇到問題外,就不需要特意召集大家開會了。

⑤ 到下一次開會前,首先在群裡確認工作的完成情況,已完成的不需再花太多時間贅述,只重點討論未完成或遇到問題的工作即可。


8.8萬人控訴“居家辦公更累”:輕鬆雲復工的3條實用建議

儘管有很多人都在抱怨居家辦公更累,對於很多還需要照顧孩子的職場人來說,24小時忙於工作和生活的疲憊也很難用簡單的“提高工作效率”來化解。

但是不得不說,疫情之下由工作可忙,真的好過於那些背叛裁員、失業和降薪的人。

如果不能改變忙碌的狀態,至少可以儘可能合理安排時間,儘可能調整自己緊張焦慮的心態,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雲辦公節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