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鹽與高血壓有沒有關係?


吃鹽與高血壓有沒有關係?

為什麼一個家庭你很多人都是容易高血壓的,就是因為吃一個鍋的飯都是比較鹹。

10月8日是我國“全國高血壓日”,主題是“鹽與高血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2億高血壓患者,每年新增加高血壓1000萬人,而高鹽飲食正是引發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吃鹽與高血壓有沒有關係?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很多人在飲食方面並不注意,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似乎成為了很多人值得炫耀的資本。但其實這種飲食方法很容易產生高血壓,而且許多人口味特別重,不管在做什麼菜時都會放許多鹽,如果鹽分過多,也會使我們攝入的鈉含量過多,體血液濃度增加就會產生高血壓。

現在很多健康知識講座都在提倡老百姓要減少鹽分攝入,但對於那些重口味的人來說是根本做不到的。其實我個人建議那些平日口味比較重的朋友,要多喝水,多飲水才可以為自己的腎臟減輕負擔。另外高血壓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是許多老年人是的專利,現在有許多年輕人也開始患上高血壓。

高血壓(hypertension)是指以體循環動脈血壓(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增高為主要特徵(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質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徵。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正常人的血壓隨內外環境變化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在整體人群,血壓水平隨年齡逐漸升高,以收縮壓更為明顯,但50歲後舒張壓呈現下降趨勢,脈壓也隨之加大。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的作用以及心、腦、腎靶器官保護的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不斷調整,目前認為同一血壓水平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因此有了血壓分層的概念,即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平應有不同。血壓值和危險因素評估是診斷和制定高血壓治療方案的主要依據,不同患者高血壓管理的目標不同,醫生面對患者時在參考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其具體情況判斷該患者最合適的血壓範圍,採用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推薦使用24小時長效降壓藥物控制血壓。除評估診室血壓外,患者還應注意家庭清晨血壓的監測和管理,以控制血壓,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吃鹽與高血壓有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