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01 噩夢驚醒

我的一位來訪者,跟我講她春節期間做的一個夢。

在夢裡,溫柔的媽媽做好飯,不斷給她夾菜,讓她多吃點,還時不時問她好不好吃。

可這時,她看向媽媽張開的嘴,突然發現:媽媽像鯊魚一樣,嘴裡有好幾排尖牙。

她嚇壞了,驚出一身冷汗後,醒了。

從精神分析上來說,“牙齒”代表的是攻擊性。

我們說“爪牙”,一個是指甲,一個是牙齒,其實都是我們身上的武器,也就是我們本身攻擊性的代表。

“像鯊魚一樣好幾排牙齒”,這種景象,堪稱恐怖級別了,隱喻著媽媽強烈的攻擊性。

而現實中的媽媽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現實中,媽媽看起來非常細心、耐心、一直給她各種無微不至的照顧。用她媽媽自己的話說: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可是,她和媽媽在一起,從來不會超過7天。

3天以內,春風化雨;

5天以內,和風細雨;

7天以內,無風無雨;

7天以上,暴風驟雨。

她發現,和媽媽相處,有一個感受:媽媽對她很好,但是,越是對她好,她越痛苦。

一直以來,這給她一種說不出的難受。

因為,沒有理由啊,媽媽明顯是這麼愛她,她的難受緣何而來?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02 任何愛,都是有價碼的

今年春節,因為疫情,被“禁足”了15天,她終於知道答案了。

媽媽對她好,但是,代價是,她必須要聽媽媽的。

聽媽媽的,你就是個好寶寶;不聽媽媽的,媽媽就傷心、難過、生氣給你看。

這是一種變相的控制。

在這15天裡,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支持她的這個結論。

比如,媽媽要求她,要和媽媽好,不能和爸爸好。

在一些小事中,只要她和爸爸統一戰線,媽媽就會非常生氣:“你們爺兒倆好,別跟我說話。”

再比如,媽媽總是問她吃什麼,但是,當她說出來想吃的東西時,媽媽又會說,吃這些幹嘛,不健康。

還比如,媽媽一定要圍著她團團轉,即便她一再表示不需要,但依舊拒絕無效。

她不僅必須接受媽媽的全部好意,而且還必須要領情,否則,媽媽會說她“不知好歹”、“我這麼照顧你,難道我還有錯了?”等,並且非常委屈。

那種委屈,很是錐心。

她終於感到,任何事情都有價碼。

母愛也是,價碼是她的聽話。

想到這裡,她再次驚出一身冷汗,甚至攻擊自己“不孝”。

但事實上,的確有些愛並非那麼“無私”。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03 這麼“愛”我,你有什麼目的?

不得不說,很多愛在無意識上都有索取的成分。

付出越多,在對方身上寄託的期望越大。

常常出現一種現象:父母把大部分的關注、資源、生活照顧都給孩子,一片苦心,而同時也暗暗地向孩子索取自己想要的。

比如,滿足自己的自戀,延伸自己的功能。

南希曾經在她的《理解人格結構》一書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任何地方都要做到最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一定要第一”的那種好。

高中畢業後,孩子被耶魯大學錄取,非常好的專業,但是,媽媽卻不甘心,一直給哈佛大學寫申請信,希望學校能接受自己孩子轉學的申請。

她明明知道,在第一學期結束後轉學,孩子會面臨適應障礙、人際融入等各種問題,卻堅持這麼做。

原因是,媽媽曾經落選和哈佛比肩的美國排名第一的女校,她希望孩子能彌補她這個無能的遺憾。

再比如,將孩子做為自己的情緒容器。

理論上,父母應該是孩子的容器:當孩子焦灼、恐慌、悲傷的時候,給孩子一個溫柔的懷抱,讓他們可以安靜地讓情緒流動出來。

例如孩子考不好,父母可以幫忙分析原因,並給他鼓勵,讓孩子更穩定地發展自己。

但現實中,孩子是容器的現象卻更加明顯。

例如父母對社會競爭充滿了焦慮,這時孩子讀書成績好,會讓他們的焦慮降低很多。

於是有不少懂事聽話的孩子,努力讀書不是對知識的渴望,而是為了讓父母安心。

而一旦成績不好,父母常常會忍不住把外部的焦慮也一併發洩在孩子身上:

你看看我們那麼辛苦,你怎麼不好好讀書呢?

你不知道外面競爭多緊張嗎,怎麼還不上進呢?

以上這些索取很常見。

並且,越是把所有經濟資源、注意力資源都給孩子的父母,就越容易不自覺依附在孩子身上,索取越多。

表面的無私,卻藏著功利的目的。

但大部分父母很難意識到自己的功利,所以導致了一對矛盾的出現:

父母意識上覺得自己愛孩子,並且的確全力付出;但孩子從感受上卻覺得是交換和壓迫。

這樣的關係,不僅讓孩子難受,也讓父母自己過得很擰巴。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04 承認我的愛不是“無私”的,可以嗎?

那怎麼樣,能讓彼此更舒服呢?

在這點上,需要父母進一步的覺察。

影響父母覺察的一個困難是:似乎無論從社會文化還是個人的超我評判方面,“父母的愛是無私的”,這句話是一個金科玉律般的存在。

這不僅限制了孩子,也限制了父母。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突破限制:

你敢不敢看到、接納並承認一個事實——不是所有的愛都是無私的

我的一位非常勇敢的來訪者,用自己的經歷給我們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

像所有媽媽一樣,從孩子一出生,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最好的愛給孩子。

但是,事實上,連她自己都不願意宣之於口的是,她內心經常湧現出一些想要“疏遠”、“討厭”或者“嫌棄”孩子的想法。

這讓她懊惱不已。

媽媽必須給孩子“無私的愛”,像一把尚方寶劍一樣,懸在她的頭上,迫使她對自己“自私”而真實的想法,視而不見。

但是,這會引發一個問題:表面上一切都為了孩子好,事實上,隨時在找藉口“合理化”打壓或者疏遠孩子。

這些都是隱形的攻擊

孩子通常是非常敏感的。

他們總是能精準地“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父母看起來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但是,自己感到父母並不親近。

在我們進行了半年的諮詢後,有一次,她非常真誠而平靜地告訴我:我或許沒有那麼“愛”孩子。

當她說出這句話後,在我和她之間,我們當中沒有人會質疑:

她當然一定是愛孩子的。

只是現在她的愛,從“一邊失去自我、一邊疏離孩子”的那種“無私”的愛,變成了一個相互自在的愛。

她開始看到並承認了自己真實的想法以及需求。

這也意味著,她不再需要用愛綁架自己和孩子,不用一邊超額付出,一邊又埋怨孩子不如所願。

她完全可以把更多的資源滋養自己,然後讓自己滿足自我期待,而不是讓孩子滿足自己。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她整個人開始變得輕鬆。

這種輕鬆的背後,是不再有自我的強迫,不再有濃烈的“付出感”,因此,也不再那麼有怨氣和疏離。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隨後她驚喜地發現,她五歲的孩子也變得更加“靈動”:敢於表達自己,更活潑,更有自己的想法。

有一次,孩子纏著媽媽要出去玩。

但是兩個人本來溝通的計劃是,這個時間,在家裡,孩子玩玩具,媽媽看書。

所以,來訪者拒絕了孩子“出去玩”的要求。

於是,兩人有如下的對話:

媽媽:媽媽現在不想出去,因為,第一,這是我們溝通的決定;第二,媽媽想讀會兒書。

孩子:你是我媽媽,你應該陪我玩。

媽媽:可是,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你的媽媽。

孩子低頭想了想:那好吧。然後抬起眼,看著來訪者,忽然一笑:那是不是我也可以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

媽媽:當然可以,只要不會傷害到自己。

接下來,孩子像“小大人”一樣,非常認真地對媽媽提出了一些“不滿”,希望媽媽改進。

媽媽也很認真地答應了。

說完之後,來訪者看到孩子很輕鬆地笑了,然後,抬起屁股,自己開心地玩玩具去了。

因為我們自己能照顧到自己的需求,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這似乎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榜樣,進而孩子也能表達自己的需求。

這樣的關係彼此都更加舒服,沒有過度犧牲,更沒有過度索取。

所以,自私一點,並不是什麼壞事。

最後,我想說:做父母,確實不容易;做兒女,也難。

我們各自有侷限,但這不是我們不夠努力,也不是我們不配為父母,它只是一個現實。

一個可以慢慢成長和調整的現實。

在親子關係中,坦誠很可能是最可貴的。

承認這些,接受這些,不丟人。


承認吧,你其實沒那麼愛孩子

作者:三木水 心理諮詢師,北京大學碩士,主攻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取向,帶你從心理學看透世間萬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