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孔雀东南飞》是乐府双璧之一,也是必修课,上过学的人都熟悉,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描述的就是女主人公刘兰芝殉情时的表现,只见她挽起裙子,脱下鞋,从容地跳进了清池里面。

在电视剧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刘兰芝跳河”的这一幕,那些女人受了刺激,想不开的时候,跑到河边投河自尽。这个女子的家人四处寻找,最后有人在河边找到一双“绣花鞋”,经过辨认,确实是这个失踪的女人出走前穿的。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官府和这个女子的家人在合理打捞一番,在找不到尸身后,以这双绣花鞋,断定她跳河自尽。乡里乡亲对此也没有疑问,非常认可这个结果。如《武媚娘传奇》中,殷德妃就脱下鞋子,纵身跳入河中而亡,武媚娘捡起殷德妃的鞋子,交给唐太宗,并告诉他殷德妃是自杀的,一向睿智的唐太宗竟然信了。

如果这些事情放在现代,公安机关肯定不会相信的,老百姓也不会相信的。公安机关仅凭一双绣花鞋,不能草率地可以判断失踪的人是跳河自杀。难道没有其他的情况,如这个跳河的女子是被人暗害的,故意制造跳河自杀的假象,又或者这个女子并没有自杀,采用了“金蝉脱壳”的计策,实际上远走高飞了。而古代人却对此深信不疑,难道古代人就这么好“糊弄”吗?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第一个原因,古代人“以死明志”,用生命的代价,来传达自己的意志。

如刘兰芝为什么自杀?她在遭受婆婆虐待,被丈夫焦仲卿“休了”,回到家之后,本来就一肚子委屈。她心中唯一的心愿,就是等待丈夫说服婆婆焦母,将自己重新接回去。刘兰芝回到家之后,向自己的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如县令为他的三儿子求亲,被刘兰芝母亲拒绝。不久,太守让县丞给他的五儿子向刘兰芝求婚,此时,刘兰芝还是一口拒绝。可是刘兰芝的兄长想巴结太守,于是代替刘兰芝答应了这门婚事。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长兄如父,刘兰芝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就连她的母亲也做不了主。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刘兰芝抗争无效后,只得表面上服从兄长的安排,“腌腌日欲瞑,愁思出门啼”地嫁入太守家门。此时,焦仲卿听说自己的爱妻将要再嫁他人时,坐不住了。他向领导请假,快马加鞭赶到前妻刘兰芝家门前,看到一派喜气洋洋的样子,在见到前妻刘兰芝后,带着讽刺的味道说道:

“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刘兰芝听了前夫焦仲卿的这几句话,肝肠寸断,哭着说道:“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他们两人商量好,既然生前做不成夫妻,都是被逼迫的,那么共赴黄泉,在九泉之下,做一对夫妻吧。刘兰芝在大婚前夕,义无反顾地脱下鞋,跳进了河中。刘兰芝这是向古代封建社会发出了无声的怒吼,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不满。她以死明志,表达自己没有背弃和焦仲卿的誓言,为此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第二个原因,跳河自尽的女子希望有人找到她,将其入土为安。

古代人非常迷信,认为“横死”(意外死亡)的人不能进入家族祠堂,也就没有后代供奉。这一点是谁也无法接受的。因此,她们跳河自杀,只是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想死后没有归宿。她们将自己的绣花鞋留在河边,就是想让路人发现自己,再告诉自己的家人。这个跳河的女子家人会尽最大可能打捞女子的尸身,将其入土为安。如果找不到这个跳河的女子,他们也会将遗留的鞋子入土,建一个衣冠冢。

如刘兰芝在跳河自杀后,被家人打捞上来,和上吊自缢的焦仲卿合葬在华盖山麓。如果刘兰芝没有脱下鞋子,估计没有人发现她跳河,也就找不到她了。她和丈夫焦仲卿也就不可能合葬到一起了。

古代女子投河自尽时,为何总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看完脑洞大开

第三个原因,官府收到了贿赂,没有深入追究。

在河边留一个鞋子,很难证明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跳河自杀,万一是被谋害,再扔到河里,也说不定可是官府在接到报案后,简单搜索一番,找不到跳河这个人的尸身,于是凭借河边的一双绣花鞋,武断地认定此人为跳河自杀,草草结案。这太不负责任了,简直是“草菅人命”。实际上,这是有人买通了官府,故意这样做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逃脱法律制裁。

结语

以上是古代女子跳河自杀前,为何将“绣花鞋”脱下,放在河边的三个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个原因,即她们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遭到冤枉,像刘兰芝一样发出无声的呐喊。对于这三个原因,大家是不是感觉脑洞大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