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毒院士”陈薇:曾抗击非典、埃博拉,如今到湖北武汉研制疫苗

这一年注定不是平凡的,“新冠疫情”无声的硝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他们用自己的双翼为我们抵挡病毒的侵袭,用自己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践行着毫不退缩、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人们所牢记,他们是伟大的。

而在同样危险的地方有另外一批人,我们仅仅能在新闻上看到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吸引大众的往往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就是在疫区夜以继日进行实验研制疫苗,用另一种方式来保护着我们的高技能科研人员。陈薇便是其中一位。

“克毒院士”陈薇:曾抗击非典、埃博拉,如今到湖北武汉研制疫苗

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的陈薇可不是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她常年与病毒打交道,可是真真切切现实当中的“玩毒”高手。

与大多数女生不同,陈薇从小就喜欢理科,喜欢创造,喜欢研究。1991年,学习化学工程专业的陈薇在清华大学顺利考取了硕士学位,并在同年应征入伍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研究所工作。从那一年开始,陈薇真正参与到了研制各种病毒疫苗,常年和病毒打交道的工作研究当中。

哪里爆发疫情,哪里就有陈薇的身影。29年的坎坎坷坷,无论是非典、埃博拉,甚至是新冠状病毒,陈薇依旧风雨无阻。

“克毒院士”陈薇:曾抗击非典、埃博拉,如今到湖北武汉研制疫苗

论及陈薇职业生涯当中遇到的人生中第一个大的关卡,当然非2003年非典疫情莫属。

非典当前,身为病毒疫苗研发者之一的陈薇自告奋勇前往一线采取病毒样本。疫情十分危急,为了加快研发进程,陈薇每天在疫情区待近十个小时,尿布是她每天必备的唯一私人用品,为的便是能够节省时间。甚至为了攻克非典病情,陈薇100多天从未回家一次,而即便是这样,陈薇也从不抱怨,从不委屈。经历了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奋斗之后,终于,她们一行人在国内外首先证实了她们研制的干扰素能有效抑制SARS病毒复制的成果。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病毒,陈薇二话不说,直接赶往了非洲一线。其实早在几年前,目光长远的陈薇便对“埃博拉病毒”展开了研究,并且其领导的“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还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支持。正是因为陈薇的高瞻远瞩,短短几个月内,陈薇团队手中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研制成功,并在境外进行临床试验。这一支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疫苗首次走向世界,在我国的疫苗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克毒院士”陈薇:曾抗击非典、埃博拉,如今到湖北武汉研制疫苗

如今,陈薇仍奋斗在一线,可她知道,中国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批批新鲜血液的浇灌,闲暇之余,陈薇也非常注重教育的发展。时不时在各大高校进行演讲,以此鼓励新一代学生朝着较为薄弱的传染病领域进军。仅2002年至2015年7月,陈薇便招收了七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到2019年,陈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非典到埃博拉病毒,再到新型冠状病毒,陈薇以身作则,奋斗在一线。一次次的成果和一次次的表彰无一不彰显着陈薇的29年“玩毒”的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