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臥龍崗和襄陽臥龍崗到底哪一個才是諸葛亮的故居?

祖國的小葉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出師表》裡這句話都已經能說明諸葛亮到底是哪裡的人了!



襄陽與南陽兩個城市,都是說諸葛亮所居住的臥龍崗在自己的境內。可是,世上只有一個諸葛亮,諸葛亮也不是什麼妖怪有分身術,弄兩個臥龍崗居住。臥龍崗只有一個才對,那那個是真的。

《三國演義》裡的提到了諸葛亮的居住地“此間有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三國志》也有說,隆中在今天襄樊西邊十三公里峴山東麓。

其實,諸葛亮所說的“躬耕於南陽”也不錯,就好像現在有人問你是哪的人?你會說北京的,西安的等等,不會把你是那個縣的人,那個村的說出來一樣。

諸葛亮那時候,荊州的治所在襄陽,下管七個郡,南陽郡是其一。南陽當時有三十七個縣,其中鄧縣(現在叫鄧州吧)是歸南陽管轄的,而隆中就在鄧縣。東晉有習鑿齒在《漢晉春秋》裡明確說“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之二十里,號曰隆中”。

再說,南陽的臥龍崗,當時南陽張繡已經投降了曹操,這裡是曹操管轄的地方。劉表讓劉備住在襄陽與南陽之間的新野,是阻擋曹軍的。如果諸葛亮住在南陽臥龍崗那個地方,劉備離那裡還有起碼一百多里的路程,況且,劉備勢若,怎會冒險到南陽腹地去請諸葛亮呢?



很顯然,南陽臥龍崗不是諸葛亮的故居。但是諸葛亮說“躬耕於南陽”,是決然不錯的。諸葛亮是中國人智慧的化身,他是屬於世界的,更是我們民族的。


路遙lgy


此幾頁照片,來源於國家文物局召集各省文物局,以國家文物局為主編,撰寫的《中國名勝詞典》。該頁書寫認定:襄陽隆中是諸葛亮故居,是《隆中對》發生的地方

武侯祠被認定為:傳說是諸葛亮躬耕地。



《中國名勝詞典》主編是國家文化部文物局。


峴山石頭


我覺得回答問題要客觀公正,多多相信歷史地理學家的論斷,比如司馬遷、習鑿齒、裴松之、譚其驤等等名家的史記記錄和論斷,普通民眾多要虛心學習研究,聽從名人的主流注釋,畢竟他們高屋建瓴,博學多研。

這個問題,也是我正想道出了諸葛亮躬耕地的前世今生,即躬耕地隆中在漢代歸南陽郡鄧縣隆中,現在劃歸襄陽。漢代的荊州治所在襄陽,現在的南陽市區範圍即是漢代的宛城(漢代南陽郡治所在),古南陽不等於宛城,即古南陽不等於現在南陽市,古南陽的範圍的確很大,延伸到河南和湖北很多地方,現在很多地方劃歸湖北了(比如湖北的隨州、棗陽、襄陽縣、老河口、谷城、十堰)等等,地理區域犬牙交錯,不斷變化,故出現了諸葛亮躬耕地隆中遂北周後屬襄陽的論斷。古今地名對比一下簡單明瞭,通俗易懂。

1990年曆史地理學家譚其驤為了不想讓南陽民間對這樣的爭論再繼續下去,欣然題詞,大意是“諸葛亮躬耕地於南陽郡鄧縣隆中,現在的襄陽城西二十里,北周以後遂屬襄陽”,得到與會專家一致認可,發表在《文匯報》。南陽民間人士提出不同意見,譚其驤致信《南陽日報》主編、文化權威,南陽市著名作家周熠,說旅遊和歷史研究不同,要尊重歷史真相,南陽現在有元明清古蹟,可以發展武侯祠紀念地。目前為止周熠和南陽方面沒有回應,官方和文化名人對正確主流躬耕地註釋的隆中的認可。

1996年5月28日中國的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家們在北京開相關專題會定論(網可查,這是國家權威部門舉辦的;現還想推翻此者去找這些專業人士)在今襄陽市郊的隆中(古南陽郡鄧縣隆中,襄陽城西二十里處)並由中央廣播臺廣泛宣傳了,這基本成了官方的觀點。

這裡不想過多找歷史文獻記錄,躬耕隆中在歷史記錄上傳承有序,文化名人在客觀的肯定諸葛亮躬耕地隆中。這裡專門挑選有代表性的人物題詞註釋,再重複交代一下隆中的歷史和名家註釋題詞圖片(比如國家領導人和歷史地理學家,文化巨匠),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教授方北辰(具體可以搜搜視頻看看)也明確指出具體位置,圖片供大家欣賞欣賞,簡單明瞭,更加有說服力,不必要咬文嚼字。如果宛城(現在的南陽市區)也想宣揚是諸葛亮躬耕地,可以找出諸葛亮去過宛城的歷史記錄,和歷史地理大家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註釋和大家分享一下未嘗不可。具體在什麼地方請大家明辨。











風度飄飄hr


諸葛亮生前沒有隆中這個地名,隆中是方位詞,指隆山之中。《爾雅.釋山》:“上正,章。宛中,隆。山脊,岡。未及上,翠微。”(我國第一部詞典《爾雅》,在釋山篇章寫道:“宛中—隆″。這就是臥龍崗在三國之前所擁有的名字—隆山。)

結合《蜀記》中劉弘登隆山,觀隆中,似可得出結論:隆中指是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所在地的隆山之中。南陽北京大道就是一道嶺中間下來,應命名為隆中(隆山)路。

襄陽隆中地名由來:習鑿齒《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號曰出一個地名叫隆中,如果諸葛亮還活著,一定是一頭霧水。習鑿齒,東晉時著名的襄陽史學家、文學家,號稱“諸葛亮的異代相知”(拿今天的話講,諸葛亮腦殘粉一枚)。可以講,有了習鑿齒,才有了今天有血有肉的諸葛亮光輝形象(時間、地點、人物、事蹟塑造一應俱全),樹典型全憑一枝生花妙筆嘛。

然而,正是這一位襄陽史學家,造福桑梓心切,把亮故居隆中號曰在了靠近襄陽的南郡地盤上。好在他只說了隆中是亮故居(非躬耕地),倒也算措置得當,人畜無害。至於後世襄陽人為佔位諸葛亮躬耕地(亮自述“躬耕於南陽”),以習鑿齒學說為藍本,把襄陽隆中硬塞給南陽郡造成千年爭議,恐怕是習鑿齒本人始料未及的。

說回正題。襄陽隆中是亮舊宅,當然可以稱做故居;亮“躬耕於南陽”十年,臥龍崗也算故居吧。兩地在出土經諸葛亮本人認證的飯盆、農具之類實物之前,都只能算是紀念性場地。襄陽隆中叫諸葛亮故居,南陽臥龍崗叫諸葛亮躬耕地,兩地各有側重、各安其所、各司其職。哪一方想整碗捧去都是痴人說夢。


歷史不飄逸



吃貨快看


習鑿齒說: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這是指諸葛亮叔父死後他住的地方;習又說:襄陽有孔明故宅。這是說諸葛亮小的時候其叔父還在,當然住在襄陽城裡了。所以習鑿齒說的這兩個住處並不矛盾,相反習的這說法更加映證了諸葛亮與襄陽城及其周圍密切的關係。就是說諸葛亮出山之前就在襄陽城及其周邊地區活動及生活。

“臥龍”是時人對諸葛亮的稱呼,確切地說是襄陽名士龐德公給他起的“外號”,顯示了當時當地襄陽人對其的認可!那麼諸葛亮會蠢到大言不慚地對外人說“我是臥龍,我住的地方叫臥龍崗”嗎?不可能!如果諸葛先生真那樣做的話,只能說他“厚顏無恥”。哈哈哈哈哈。我看不是諸葛孔明厚顏無恥,倒是現在少數南陽人“厚顏無恥”,哈哈哈哈哈😂


用戶62425590867


所謂襄陽的臥龍崗其實就是指隆中。隆中最晚在宋代的史料中也被稱為伏龍山和伏龍崗。

  • 宋《輿地紀勝》:“伏龍山在襄陽縣西南三十里……曾鞏知襄州日祈雨此山。諸葛威烈武靈仁濟王廟,在襄陽縣伏龍山。”

  • 宋《輿地碑記》記載:“晉新剏臥龍山武靈王學業堂記,李光圖撰,天福三年記碑,在於襄陽之伏龍岡。”

那麼南陽臥龍崗和襄陽隆中倒底哪一個才是諸葛亮故居呢?其實這一點早有公論,那就是襄陽隆中!下面我就簡單的梳理一下歷史材料。


諸葛亮早就否定了南陽臥龍崗。

  •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躬耕於南陽”,這裡的“南陽”是指東漢南陽郡。

  • 《後漢書》記載:“南陽郡秦置。雒陽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本申伯國……鄧……”我們討論的南陽臥龍崗就屬於南陽郡宛縣,襄陽隆中當時屬於南陽郡鄧縣。
  •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荊州北據漢沔…….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顯然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荊州在曹操手裡,所以要計劃未來向宛城進軍。諸葛亮不可能在曹操地盤躬耕,劉備也不可能在曹操地盤三顧。

也就是說南陽臥龍崗早就被諸葛亮親口否定,不可能是諸葛亮故居。


此後,歷代史料都明確記載隆中是諸葛亮故居!

  • 東晉《蜀記》記載:“(西)晉永興中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南宋王象之《輿地碑目》記載:“襄陽府碑記,諸葛亮武侯故宅銘,晉李興撰。”可見直到南宋李興去隆中刻的碑還在襄陽。這是最早關於襄陽隆中諸葛亮故居地的記載。

  • 東晉升平五年(公元361年),荊州刺史別駕、史學家習鑿齒來到隆中,也撰寫了一篇《諸葛武侯故宅銘》。
  • 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呤。注《漢晉春秋》雲: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 南北朝《水經注》記載:“沔水又東徑隆中,經歷孔明舊宅北。亮語劉禪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即此宅也。車騎沛國劉季和之鎮襄陽也,與犍為人李安共觀此宅,命安作宅銘……”
  • 南北朝《南雍州記》記載:“隆中諸葛亮故宅有舊井一,今涸無水。盛弘之記雲宅西有三間屋,基址極高,雲是孔明避水臺。先有人姓董居之,滅門後,無復敢有住者。齊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髙一尺二寸,長九寸,獻晉安王。習鑿齒又為宅銘。今宅院見在。”
  •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萬山,一名漢皋山,在(襄陽)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 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
  • 唐吳從政《襄沔記》記載:“晉永興中,鎮南將軍、襄陽郡守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使太傅掾犍為李興為文”。
  • 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又曰襄陽西北十餘里,名為隆中,有諸葛孔明宅……諸葛亮宅,按蜀志雲,先帝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即此宅也。今有井,深四丈,廣尺五寸,迄今壘砌如初”。
  • 北宋《冊府元龜》記載:“蜀諸葛亮,字孔明,琅琊陽都人……玄卒,亮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先主詣亮,凡三往,乃見”。

  • 北宋《雞肋編》記載:“去三顧門四里山下乃王粲井,石欄有古篆刻,今移在州宅後圃。過山十餘里,即隆中孔明故居之地,亦有祠,其前小山名作樂,相傳躬耕歌梁甫吟於此。萬山又名小峴或曰西峴。故子美詩云‘應同王粲宅,留井峴山前’。”
  • 南宋《通志》記載:“元卒,亮逐家於南陽之鄧縣,相距襄陽城西二十餘里,號曰隆中,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
  • 元代《續後漢書.諸葛亮列傳》記載:“卒,亮居隆中,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原注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
  • 元代《大元一統志》記載:“隆中,漢晉春秋雲:諸葛亮家南陽,在襄陽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葛井,在襄陽路,荊州記:諸葛亮宅有井……三顧門,在襄陽路,諸葛亮雲: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自此門出故也。”
  • 《大明一統志》:“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書院,漢諸葛亮嘗隱於此……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二里隆中山下,蜀漢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臺。因昭烈三顧亮於草廬,有三顧門。”

  • 《大清一統志》:“諸葛亮宅,在襄陽縣西隆中山東。劉備三顧亮於草廬之中,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陽縣西二十里。諸葛亮家於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縣誌:山畔為草廬山,半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數人,下為躬耕田。”
  • 《讀史方輿紀要》《襄陽府·襄陽縣》下雲:“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

綜合以上可知,歷代公認襄陽隆中是諸葛亮故居。而南陽臥龍崗只是元代才出現於史料的“傳為諸葛孔明故宅”的傳說罷了。


其實南陽曆代地方誌也承認隆中才是諸葛亮故居、躬耕地和劉備三顧地。

  • 《明嘉靖鄧州志》記載:“十二年,備三顧諸葛孔明於隆中。本傳徐庶見備於新野,備器之。庶薦諸葛孔明家於南陽之鄧縣號曰隆中。”

  • 《清乾隆新野縣誌》 記載:“建安十二年……是年(劉備)三顧諸葛亮於隆中。”又說“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陽隆中….”
  • 《清光緒南陽縣誌》記載:“按南陽有諸葛忠武侯廬始見唐宋人集,至元明皆有敕賜廟學、祭品、碑而名益著,或謂侯實家襄陽,南陽之祠非是。考三國志亮隨其叔父依荊州牧劉表,是時表軍襄陽,亮宅在襄陽為信。水經注謂沔水經亮舊宅是也。”
  • 《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記載:“三國志侯傳注引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此漢隆中確屬鄧縣,不屬宛。漢時襄陽為南郡屬縣,縣境西止十一里,故水經注謂襄無西。”

可見襄陽隆中為諸葛亮家、躬耕地和劉備三顧地是南陽官方也認可的事實。


當代中國政府也認可襄陽隆中為諸葛亮故居

  • 1986年《國務院批轉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文化部關於請公佈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報告的通知》時,國家就明確確認“隆中諸葛亮故居”。

  • 1999年5月27日,國家最高領導人江澤民總書記視察隆中,欣然題詞:“古隆中諸葛亮故居”。


綜上可知,襄陽臥龍崗即襄陽隆中才是諸葛亮真正的故居所在。


飄逸的歷史


都可能是故居,臥龍崗即是故居也是躬耕地,而隆中只是故居。故居和躬耕地是不一樣的,諸葛亮的故居很多,他住過很多的地方。故居的意思就是曾經住過的地方,搞清了,就很清楚的知道諸葛亮一生有很多故居,但是躬耕地諸葛亮只說了躬耕於南陽。問問題先搞清相關概念在問。


中國夢159367091


答:襄陽隆中

因為按照湖北襄陽的觀點,諸葛亮的老婆、叔父、老師、朋友一輩子都在襄陽,所以諸葛亮也在襄陽,死了也葬在襄陽。

但是諸葛亮言"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這該如何解釋呢?

湖北襄陽這樣解釋——"南陽,湖北襄陽一帶"!

後來襄陽市長五上北京,終於"南陽,襄陽一帶"被寫入2003年人教版教材語文《出師表》"註釋"!


斷鷹攀崖


感覺是襄陽臥龍崗,因為南陽臥龍崗都是古老建築太陳舊了,而襄陽臥龍崗都是近現代建築氣派新穎。連諸葛亮都改口說“臣本布衣,躬耕與襄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