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人時已盡,人世還長。

我在中間,應該休息。

顧城寫詩就像一個驕縱的孩子。

他可以放肆的浪漫也可以極端的宣洩。

其中《一代人》的經典詩句。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成為顧城的代表句之一。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陰鬱封閉的童年

但是顧城的人生中真的一直在尋找光明嗎?

為何顧城的人生結局會是灰暗的?

顧城在文化上的造詣不置可否。

之所以說他的人生結局灰暗。

還得從他的私生活來講述。

顧城出生於1956年。

家庭文化氛圍濃厚,父親也是一位出色的詩人。

在父親的教導之下。

顧城也從小表現出聰明機警的一面。

但是因為一些時代的變故。

顧城的童年過得並不如意。

而且有一些慢慢封閉自己的現象。

從1968年開始,顧城就開始把自己的心事傾述在詩歌中。

他的才華逐漸被挖掘,也開始在詩刊上陸續發表作品。

在1977年,一篇《蒲公英》引起社會的轟動。

隨之而來的就是顧城的大火。

成為了一個有名氣的新派詩人。

回到顧城的感情上面。

他和妻子的相識便是在顧城成名以後。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火車上註定的緣分

1978年,在顧城踏上那輛火車的時候。

兩個人的命運就糾纏在一起了。

謝燁是火車上的乘客。

因為沒有座位的原因,一直站在顧城的後邊。

而顧城注意到謝燁的存在。

是因為謝燁美麗的外表。

顧城主動攀談,兩個人聊得熱火朝天。

但是火車總有到站的時候。

就算兩個人意猶未盡也是要分別的。

在分離之際,顧城還依依不捨。

把自己的名片和地址給了謝燁。

希望兩人還有再次見面的機會。

這時謝燁才知道。

跟自己聊了一路的男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顧城。

謝燁離開了,顧城卻茶不思飯不想起來。

他日日夜夜回憶著火車上討論的話題。

謝燁的臉龐也揮之不去。

所以幾番的煎熬下來,顧城決定主動去找謝燁。

他風塵僕僕的趕到謝燁的家門口。

但是因為時間太晚,不敢叨擾。

於是乾脆睡在了箱子裡面。

就是因為顧城這樣怪異的舉動。

讓謝燁的母親心中存了間隙。

試問哪一個正常人會睡在箱子裡?

所以一開始,謝燁的母親就是不贊同他們的感情的。

可是因為女兒謝燁的執拗。

兩位長輩也沒有過分強硬的阻攔。

可是長時間的觀察下來。

謝燁的父母越發的不喜歡顧城。

顧城性格軟弱,內向陰鬱。

根本不是值得託付終生的良人!

顧城來謝燁家,直奔一個目的。

那就是向謝燁求婚。

但是隻有一面之緣,如何定下終身呢?

顧城看出了謝燁父母的反對。

居然以死相逼。

如若他不能和謝燁相守。

那他寧願去死!

這樣的陣仗哪裡是兩個老人所見過的。

他們開始動搖起來。

加上謝燁也對顧城有意,時常說著好話。

所以最終還是妥協。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

是自己不堅定,葬送了女兒的生命。

兩人在長輩同意以後就風風火火的舉辦了婚禮。

郎才女貌的搭配在外人看來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但是這樣美麗表現下的婚姻還藏著酸楚。

只有謝燁一個人能夠體會。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婚內出軌還極具佔有慾

結婚以後,顧城的壞毛病逐漸彰顯。

顧城就像一個沒有主見的孩子。

生活各方面都要謝燁照料。

雖然顧城有才華,但是並不樂意工作。

整日遊手好閒,謝燁顯然成為了他免費的保姆!

顧城不僅有如此多的缺點。

他還有極端的佔有慾。

他不讓謝燁生孩子,因為不想孩子的降生瓜分謝燁的愛。

甚至在謝燁懷孕以後逼迫她去打胎。

總之一切行為看上去都荒謬至極。

然而為什麼謝燁不離開他呢?

因為顧城雖然不可理喻。

但是卻給了謝燁想要的生活環境。

顧城詩人的身份經常會受到上流聚會的邀請。

出國也是普通的小事。

通過這樣的機會,謝燁能夠開闊眼界豐富見識。

而且她也是實打實的欣賞顧城的才華。

所以兩個人一直糾纏在一起。

顧城對謝燁有佔有慾。

但是不代表他只愛謝燁一人。

浪漫的才子都風流,顧城也不例外。

顧城曾經在一場講學上結識一位女學生名叫英兒。

英兒天真爛漫,活潑可愛。

就像當初的謝燁一樣,一下子就吸引了顧城。

顧城的出軌似乎在謝燁的意料之內。

所以顧城堂而皇之的把英兒帶回家時。

謝燁也欣然的接受了現實。

不僅不反對兩個人的交往。

還堅持的照顧兩個人的生活。

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生活看上去和和諧及了。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感情上的糾纏

但是任何感情都是有保質期的。

英兒在顧城和謝燁的家中居住了四年之久。

雖然沒有和謝燁起過沖突。

但是她和顧城的感情卻逐漸的消淡。

所以在一次和顧城產生矛盾的時候。

英兒便悄悄地離開這間關係扭曲的房子。

英兒的離開打擊了顧城。

他神經質的一面又開始展現出來。

維持了這麼久的和平表現被打破。

謝燁越發的對這段感情失望。

所以她也決定要離開顧城。

畢竟兩個人是結髮夫妻,始終有感情在。

顧城不捨得謝燁離開。

當然他也離不開謝燁的照顧。

在幾次苦苦哀求之下,謝燁都沒有回心轉意。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悲慘的收尾

直到1993年,兩人的婚姻明顯走到盡頭。

他們商量著離婚的細節。

可是顧城還是糾纏不休。

謝燁煩不勝煩,立刻準備收拾行李。

像英兒一樣毫不留戀的離開。

但是這樣的舉措讓顧城惱羞成怒了。

他的情緒在那一刻轟然爆發。

居然拿起斧頭劈向了謝燁的後背!

謝燁的生命立馬被終結。

而顧城沒有選擇逃跑,也沒有自首。

在清醒之後,寫下一封遺書。

然後自盡在一棵樹上面。

那一年的顧城才37歲。

婚前為愛痴狂,婚後情婦和妻子共侍一夫,37歲時殺妻自盡

顧城和謝燁之間的故事。

開始得浪漫卻終結得悲慘。

這段感情中,不是兩個人的對錯。

只是他們相處的模式處處存在紕漏。

他們相互依賴,但是又都渴望別的追去。

於謝燁來說,她渴望的是才華是上流社會。

於顧城來說,他渴望的是極致熱烈的愛。

所以互不相同的觀念讓他們走向極端。

在愛情中不止要有飛蛾撲火的勇氣。

更多的時候還需要理智的相持。

珍惜眼前人,謹慎腳下的每一步。

才是愛情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