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歷到面試,財務人你需要懂得重要問題

不管是職業能力提升跳槽換工作,還是離開舒適區,換工作——是我們職業生涯的大事,其中繞不開的兩個環節——簡歷和麵試。

從簡歷到面試,財務人你需要懂得重要問題



在簡歷環節,很多財務人員,簡歷只會寫硬件條件,比如在知名公司工作過,比如有幾個證書等等。其實優秀的簡歷都會根據所投崗位的實際要求靈活修改,使得自己的簡歷更加匹配。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如何通過簡歷去表達自己,以及面試的正確打開方式。


01如何選擇企業?

有人說過:“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有點絕對,但我不否認其正確性,因為無論你幹什麼,先選準方向再發力,更能打到點上。

首先先判斷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 程序化的工作—應收、應付款會計,費用會計、出納

• 帳務管理工作—總帳會計、主管會計、會計主管

• 報告分析性工作—財務主管、財務分析

• 管理控制性工作—內部控制主管、內部審計

• 全局性和管人工作—財務經理、會計經理


然後根據自己的背景和愛好選定方向:

• 企業性質

• 企業規模

• 薪水範圍

• 老闆風格和公司文化


無論進入大公司還是小公司,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找到認同的企業文化,同時做好職業規劃提升自身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02如何準備簡歷?


簡歷——給陌生人看的一幅職業全景圖!


你的簡歷能讓人在最快的時間看懂,你就能在簡歷這關脫穎而出。


1. 簡歷準備

• 對以往的工作進行梳理

• 總結過去的成績

• 總結過去的失敗

• 全方位展示自己

• 儘可能瞭解面試企業和要求

• 準備離職原因


2. 寫簡歷的要點


• 展示一個完整的自己

- 自己的性格特點

- 自己的能力和特長

- 信仰和愛好

- 自己的職業方向

也包括優缺點,成功與失敗判斷一下,與應聘崗位的契合度。


作為招聘方,HR想知道的是:你是誰,能為團隊提供什麼價值。所以,在寫簡歷的時候,你要針對應聘崗位的需求,以及自己的定位,突出自己的成果和優勢。


一個好的方法是多使用動詞、量詞和行業專有名詞(凸顯你的專業性),把你的工作經歷、項目經歷結構化。這裡可以用到HR行業中比較推崇的一個方法叫做STAR法則:


Situation(情景):我在什麼樣的情境下

Task(任務):接受了什麼任務

Action(行動):做了什麼事情

Result(結果):得到了什麼成果


• 如何描述工作?

- 組織制定公司財務預算和成本計劃。

- 財務狀況分析,參與公司經營分析和決策。

- 負責根據公司相關業務情況,對內做好各部門協調工作,對外做好預防和風險控制,並制定具體執行方案。

- 資金管理運作和調配、融資籌借和管理,讓資金利潤最大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 根據業務特點及稅收政策制訂符合公司的稅務籌劃方案,並指導執行。

- 憑證審核,規範和指導部門員工財務核算,合理分工並制定崗位職責。

- 建立健全財務管理體系,完善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辦法及各項內控管理制度。

- 配合總裁做好上市前期賬務梳理和整合工作。


簡歷評析

案例一

原來:

在XX公司擔任會計檔案和統計員的工作

修改後:

在擔任會計檔案工作的時候,重建了公司的會計檔案系統,對檔案進行性重新編碼,同時建立了電子檔案的系統;在擔任統計員工作的過程中,參與了國家重點統計項目的工作,並獲得了“全國優秀統計員”的稱號,收到了科技園區管委會的重點表彰。


強調產出而非活動。


案例二

原來:

在擔任財務經理期間,建立了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修改後:

擔任財務經理期間,建立了公司的全面預算體系,通過預算體系的建立,在公司內部管理層普及了以預算為核心的財務管理觀念,同時,因為預算體系建立的帶動,公司後續的財務報告也進行了更新,日常費用控制和後續的績效考核,也逐步確立了財務數據是核心依據,為公司數據化管理提供了切入口。


強調你的成就。


3. 從以下幾個方面檢查你的簡歷好壞


• 你的簡歷中,是否達到了僱主要求的所有條款和價值?

• 你的簡歷中的任何經歷和成就,是否有相關的證明或者舉例?

• 你是否列示了你過去所做的成就?

• 你是否在你的能力方面加重了筆墨?

• 你是否強調了你的責任心以及和成就之間的關係

• 設想一下,讀簡歷的人在看到你第一頁的簡歷後,是否還有興趣翻到第二頁。

• 簡歷是否有一個良好的組織和邏輯結構?

• 簡歷的格式。


簡歷準備好後,接下來今天就來聊聊面試的正確打開方式。


03面試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一場面試,其實就是面試官根據求職者過去的表現,來判斷將來的行為。瞭解面試官們的出牌套路,才能更好的展示自我。


1. 儘可能瞭解面試企業

瞭解企業哪些方面?

• 行業和行業特點

• 產品

• 銷售額和人員數

• 招聘的崗位要求

• 思考一下招聘背景

• 思考一下最想問的問題

• 思考一下這類企業最常見的問題準備好


2. 面試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問題

• 你為什麼從上一家公司離職?

• 你的缺點是什麼?

• 你對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

……

那我們來對每個問題進行分析:


你的缺點是什麼?


這個問題太常見了,這麼問是想考察你在面對困境時候的應變能力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技巧。


遇到這樣的問題,回答的最好是能夠通過學習或者短時間能夠彌補的問題:

比如說自己的格局還不夠大,眼界需要更寬闊一點;

比如說以前離職,當時認為是公司的問題,現在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比如說沒有認識到為結果負責,現在認識到了;

比如說沒有認識到每個公司都有各自的問題,要接受並全力改善,現在認識到了。


面對這個問題,首先不要過分擔憂,是不是說了缺點就不要我了?那我乾脆說自己沒缺點吧?可問題是,就算是這家公司的CEO也不可能沒缺點吧?


所以,我推薦的是講一個真實存在但不那麼“致命”的缺點,但別忘了強調你已經在改善它了。例如“我演講能力/領導魄力還不夠好或強,但我已經在參加這方面的培訓了,也逐漸有所改善,相信會在新的工作中得以運用。”多真誠少套路的回答,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個自我認知清楚又踏實的候選人。


你為什麼從上一家公司離職?


在這個問題的背後,面試官是想考察你對一份工作的態度、在工作中你看重的是什麼,以及你能否較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等等。


相對合理的說法:

工作N年以上,沒有晉升空間

公司搬遷

被派遣外地

組織架構調整,新崗位不能發揮自己特長

出差太多……

以此表示自己想獲得更大的進步、學習更多知識,或者是前公司的工作內容於我的規劃方向不一致。


應該避免的說法:

公司的各種不好

老闆的各種不好

工作的各種不好

公司倒閉,尤其是接連倒閉

短期內連續離職

重病離職

同事關係不融洽……

以此表示自己業績差、溝通能力不行,或者吐槽老闆、同事等,這些消極的回答會給面試官留下非常差的印象。


所以安全的回答就該從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看中貴公司的發展和理念等大角度去說,強化新機會給自己帶來的前景,從而弱化自己要離開前東家的原因。


你對未來的職業規劃?


面試官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為了考察你是否願意長期進步,還是說只想找一份工作。一個願意長期保持學習狀態、保持進步的人,是大多數企業都樂於招的人,因為隨著入職時間增長,員工會有比較大的可能去接觸更加核心的工作內容,這需要員工有對應的學習能力和保持進步的想法。


相對合理的回答,是表達出自己在未來想過的生活,並說出與此相應的職業目標,再往1-2年內倒推出自己希望達到的狀態。(比如我想在一線城市紮根生活,所以希望成為XX崗位/職位,在未來的1-2年內,我想深耕XX崗位,以獲取更多技能和經驗為主……)


不好的回答就是,對未來沒有清晰規劃,講的很模糊,也不涉及自己的工作晉升路線,或者非常不切實際……這裡就沒必要展開敘述了。


04如何向面試官提問?


面試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不僅是要回答好面試官的問題,也要適當地提出自己的疑惑。一個好的問題既有利於加深對公司的瞭解,還能讓面試官對你刮目相看。


在這裡推薦幾個比較合適的問題:


這個職位最大的要求是什麼?應該達到什麼目標?


通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你能夠知道你的工作將包含什麼,同時也將給你一個機會去陳述你將如何處理你僱主的最大挑戰。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他們的最大困難與你的技能和期待並不相符,這就是你決定接受該新工作之前的一個提醒標誌。”


關於組織結構和層級,晉升機制?


能夠問這個問題,可以表示出你對自己能力的自信,並且說明了你想和企業一起長期發展;你也很看重自己的職業發展,因為只有想不斷進步的人才會詢問公司的晉升機制。


另外,一個公司的晉升機制也和自己有非常大的關係,越早知道,對自己的發展越有幫助;相反,如果一家公司連晉升機制都說不清楚,這樣的公司是不會太重視人才,也不太適合長久呆下去。


這個職位長遠的職業發展方向是什麼?


問這樣的問題,說明自己是一個比較有職場意識的人,也能間接說明自己會比較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


其次,這也能說明自己更看重實際的能力,並且在以未來的工作內容匹配自己目前的技能和能力——說明你關注實際的工作結果。


最後,問清楚了實際工作崗位的具體任務,會更快讓自己明確前進和努力的方向。


從簡歷到面試,你有哪些不得不說的心得和技巧呢?歡迎來留言分享你的經驗。祝願所有努力的人都能獲得心儀的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