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Halo, 好久不久,今天邀請的師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學霸,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還是一個超級!大帥哥!

應屆畢業就進入頂級投行,他是很多金融人行走的夢想

但對自己不設上限的追求與獨到的眼光

讓他從頂級投行來到小私募,最後走上的互聯網創業的道路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努力,其實只是白費力氣,努力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努力這個詞語本身就帶有門檻和方向的,在選擇正確的基礎上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在師兄身上,最讓我驚豔的是每一個命運拋過來的橄欖枝,他都緊緊抓在手心,牢牢握住,並且,把手裡的牌打得非常漂亮

背景介紹

歸國留學生,放棄美國上市地產工作

畢業即進入德意志銀行,一路升至associate

放棄頂級投行,選擇尚未騰飛的九鼎

離開投資行業,互聯網創業銷售過億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如何進入頂級投行

拿到百萬年薪

學金融的學生找工作,一直是個大問題

大家都想進入頂級投行,從最高點開始自己光鮮亮麗的職業生涯,拿到高薪從此走上人生巔峰

我進入DB的時候,德銀還沒有危機,仍是世界頂級投行


關於金融應屆畢業進入頂級投行?我分享下個人經歷

很多問我家庭背景,其實我既不是富二代也不是鳳凰男,普通家庭出身,出國留學比較早,家裡支持了一年半,後來主要靠自己打工賺錢(我不想虛擬國外掃地刷盤子的血淚史,我前期是批作業當助教,後期主要是幫一家地產公司做財務模型模型做下來能拿到大幾千美金)

其實,家庭背景真的對我進入金融行業沒有任何幫助,很無奈的說,我不是依仗家庭背景進入投行的例子

01

學術成績

首先,學術成績準備。我當時金融工程碩士,GPA基本保持4.0,只有最後一門課是B,其他都是A,因為最後成績出來太晚,成績單已經提交公司了,所以隨便考考就交卷了(不要學我)

為了證明你的個人能力,GPA不能太差。但是如果你全滿點4.0,對公司來說也會覺得你可能是個怪咖學霸有顧慮(這是我進入投行後老闆跟我說的),畢竟投行還是需要很多跟人打交道的技巧,老闆擔心你只會學習

02

相關能力

如果要進入投行,建議準備CFA、FRM,如果有能力也可以考CPA

我當時自己是CFA2級,FRM,沒有參加CPA考試,因為會計對我來說真的非常痛苦的

其實考試中的很多內容在投行面試的時候真的會問你,比如CAPM是什麼,Rf在不同市場如何選擇。越初級的面試官越容易問這些專業問題,當你見到最終大BOSS的時候一般都和藹可親聊聊家常。不過,前提是你能見到他

等你進投行後,不定會做模型去,所以不一定真的能用到這些知識,我後來就再也沒用過

另外,最好能夠熟練操作彭博終端,投行會有很多時候用到數據,需要這個,如果你啥都不會用,也是很尷尬的

投行民工的日常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剛入職的投行新人一般都會有一個月的培訓,在紐約總部。期間五星級酒店往返機票,公司全包

投行的工作時間超長

我一般早晨7點起床,去健身房1小時,然後回家吃早餐,在8.30左右出門9點之前到達辦公室。交易沒有開始之前,整個辦公區非常安靜。但只要交易一開始,辦公區就變得“雞飛狗跳”了

每週一早晨電視會議,亞洲區連線,為了照顧各地時差,一般早晨8:30到9:00就要求各個辦公室有人在視頻會議系統前。會由 Asia Head主持,然後分析過去一週資本市場的變化,每個辦公室分析各自所在區域,全英文會議

然後,我們會開始組內會議,我們是偏銷售團隊,所以主要本週我們要見哪些客戶

因為我們組主要負責中國企業的海外融資,包括上市和發債。所以要對所有客戶的情況非常熟悉,準備關於德銀的PPT資料,而且需要把PT內容針對每個客戶做不同修改

週一下午或者週二大家就從香港飛走開始出差了,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各地,我負責北京的客戶較多,所以基本回北京。在京期間可以在德銀北京辦公室工作,公司也允許的,就在大望路的華貿中心

午飯大家都比較簡單的,基本樓下的三明治,除非見客戶不然不會吃那麼久,要節約時間為下午的工作做準備

一旦客戶確定德銀可以參與deal,我們就需要準備更多的資料和法律文件,資料是律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在寫

投行像一個協調溝通的工作,不管是律所還是會計師事務所都需要跟你過一遍文件

電話會議是常有的,一個電話會往往開2~3個小時,最後你還要把條款跟企業的法務部甚至大老闆再過遍,要很負責和細心做deal,還要做模型,計算一下這筆融資,德銀可以從中賺多少錢

能拿到deal的 salesオ是各大投行爭奪的大咖,畢竟資料誰都能做,deal不是誰都能拿的

當然也有上市,可以參與客戶從香港新加坡到倫敦紐約的路演,這個過程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老闆和投行的大老闆在回答問題,我們沒什麼事兒

從每週四開始酒局和 social也是頻繁發生,香港週末的蘭桂坊偶爾去,投行的酒局一般都在比較商務的bar,不會一群人西裝革履的蹦迪去

這就是典型的投行民工的日常!

離開香港大投行,加入北京小私募

離開香港大投行,加入北京小私募,我走對了

我寫的職場經歷全部在自己的收藏《求職高手》裡。記錄下來的原因,一是對自己的過去有個總結;二是希望能對與我有相似經歷的人有幫助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德意志銀行是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這份工作給了我職場的光環、過百萬的年薪和全球化的視野(飛遍世界)。在工作2年後,順利從 analyst升職associate

但未來晉升空間的限制,讓我最終選擇離開香港投行,加入北京一家冉冉升起的私募新星

第一,我是北方人,留美多年也從未想過留下

雖說回到香港已經回國,但仍離家遙遠,對北方人來說,山海關以外就是南方。在投行出差基本到過世界上大多數的大城市,北京一直是最理想的。當時,一傢俬募公司來挖我時,他們就在北京金融街的英藍國際金融中心

第二,投行工作的限制

我在投行的 sales團隊裡。裡面最重要的最不能換的人,其實是能夠拿到項目的人,晉升最快的也是這一批人

雖然我可以把資料和模型做得很好,但以我當時二十幾歲的資歷和淺薄的家庭背景,不足以讓我直接接觸到上市公司的大老闆,拿下交易

有一次恆大地產發海外人民幣債,這筆交易穩賺不賠,就是看誰能擠進去。時間緊迫,需要面見許老闆,我是沒這個本事的,但是投行裡確實有人可以拿下

第三,國內資本市場巨大的套利機會

當時一二級市場的價差,是國內資本市場巨大的機遇,而且創業板新三板相繼開市(2012年),預示一個巨大牛市的開啟。所以,當時特別想有個機會能夠參與

正好趕上九鼎美元基金在新加坡路演,接觸到了至今我仍然認為是最頂尖投資家的九鼎董事長。他一句話“跟我回北京,5年時間實現你的財富自由”,就讓我在所有人詫異的目光裡毅然辭去了香港工作,回到北京

這三點原因的比例,城市佔比10%,投行晉升空間20%,國內巨大的誘惑佔比70%

後來我定居在北京。當時離開香港的我,根本沒有預計到九鼎後來的輝煌,千億市值,收購香港保險,主板借殼上市,子公司三板上市

其實人一生每8年都會碰到一次讓你財富自由的機會。只是它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能不能看到,能不能看懂,敢不敢選擇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作為投資人,每天的工作是怎樣的


先區分個概念:

VC投資人偏早期,每天主要是見各行各業的創業者,分析初創公司,主要看人。我沒有做過VC,不做評論

我分享的主要是PE投資人的工作狀態

每天,會有大量的商業計劃書湧向你,你會通過公司的標準過濾掉絕大部分的項目:100比20比5比1

下游和同行,深入瞭解企業在行業中的竟爭地位

我來解釋下,會看100家公司的資料,篩選出20家來分析,最後選擇5家準備,去立項會和大家一起分析,再從5家中選擇1家去現場做盡職調查

能夠讓PE團隊到現場去做盡職調查的項目已經是百裡挑一了。因為每個項目的調查基本要花費15~20萬的費用,所以都比較謹慎,只有過了立項會的項目才能進場

如果進場,往往是一個3~4個人的團隊,從項目負責人,到投資助理、財務負責人,全部都會在企業辦公至少2周的時間,然後再花1~2周的時間去走訪這個企業的上

個亮點:可能是行業領袖,也可能盈利穩健,還可能是企業家巨牛(這一點其實很難判斷)

最後說,投資的判斷其實是最難的,感覺都是在你看過成百上千的項目,手中流走過億的資金以後,賺過金山,也虧掉飯碗,才能培養出來的感覺

所以,有句話說:投資應該是人生的最後一份工作


我的互聯網創業路

從投資人到品牌創始人,我的三年創業路從2015年底,離開了從讀書時就夢寐以求的投資行業,毅然走上了互聯網創業的這條路

一晃三年,物是人非

當年,正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位於北京海淀的創業大街也特別熱鬧。我們的創始辦公室就在那裡,曾經一起創業的小夥伴,不知今天都過得如何了

很慶幸在這幾年經濟下行的行情裡,穩紮穩打地活了下來,不僅沒有死掉,而且還能越做越大,從一家門店做到了幾十家門店。從1萬塊錢的銷售額做到了過億的銷售額,明年也會開始加盟店的拓展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我一直覺得創業是反人性的,甚至比投資還要反人性,不要輕易嘗試。我在領獎臺上說:“資本寒冬之下,沒有人能毫髮無損、全身而退。過去的成績只是運氣+努力+保守,明年會是更艱難的一年,希望我們大家一切都好!2020年底的時候,還能繼續站在這裡!”

生命都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只要你敢想並且敢於邁出這一步,你就能夠把人生活成你自己期待的樣子!

創業後的日子,很慶幸一直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也沒有停下腳步,在不斷為公司探索未來,為增長找到第二條曲線!

最後,是不是還要感謝一路以來不離不棄的合夥人和團隊!感謝陪伴!

成功的事業背後,有心嚮往之的堅定目標

也有日復一日的學習積累

自我提升,是另一種投資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10年留學路,歸國終不悔

從初中開始我的第一段留學經歷,先後經歷了日本、英國和美國

前兩段都不長,日本一年,英國只有幾個月,美國則度過了部分本科和研究生的整個階段

這些經歷讓我看到了這個世界有多大,是什麼樣子,見識到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思想,理解並尊重世界的多樣性,我想才是我這些年留學和旅行帶給我的意義


講個小故事:

我在美國讀書時候,因為太專注於GPA(因為要拿獎學金)和工作(因為要賺錢生活),以至於我很少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錯過了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有一次,我下課後拿起書包準備匆匆忙忙的趕去公司上班,我的教授叫住了我,跟我說:“要多參加活動,多和同學交流,你一切都很好,就是太匆忙了,沒有體驗。”

當時的我,其實並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話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1

勇敢面對這個世界

我初中在一句日文都不會的情況下,被送去了札幌上學,住在寄宿家庭裡。還好,日本的家庭,特別照顧我,教我日文交流和日本文化

從那時候開始,我不論自己去哪裡,都覺得能搞定,哪怕是之前不做任何攻略,也會享受那個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

2

打開眼睛看世界

高中的時候,我成績不太好,媽媽想送我去英國留學

那是一所不太有名的高中,其實是個野雞學校

在充分了解以後,我並沒有在那所英國學校讀下去,而是毅然回國,用功讀書準備考試,因為那時候我已經暗下決心,一定要讀一所頂的大學

3

在最黑暗的地方仰望星空

我第一所大學真的一般般,後來不斷努力,保住GPA。同時也是全校前幾個拿到實習offr的留學生,工資從州最低工資標準做到進入地產上市公司。

憑藉4.0的GPA和公司高管的推薦信,成功換了學校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read only one page

當我畢業後選擇離開美國的時候,大家都很不理解

我已經在一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找到了工作,老闆人很好,支持我的H1B簽證,連我自己都以為我會留下來

但是我分析了一下,回國和留美的利弊

1

美國的社會階層已經穩固

除非你是硅谷改變世界的大神,不然你很難跨越美國的階級

當然,過個美國的中產階級生活還是很容易的,好的社區買個大房子,有自己的花園,車子也很便宜

但我追求的遠不是這些(你若真有能力在北京也可以實現美國生活,只不過貴一些)

2

看不見的天花板

請不要提陸奇這種硅谷大神,我自認為沒有他的能力和水平,我在實習的地產公司裡已經感受到了天花板

我一直都是做模型的,模型每次都是我做好,然後我的老闆演示。對於美國的文化理解沒有那麼到位,所以我真的很難給所有投資人對著模型,瞎編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3

國內有大量階層流動的機會

如果不是回國,我沒有機會趕上中國的大牛市,沒有機會參與第一傢俬募的上市,沒有機會見證老東家的千億市值,更沒有機會在互聯網領域創業,也不會拿到數千萬元的風險投資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泥腿子改變命運的動力遠大於富二代守住家業的動力!”

感謝祖國,感謝偉大的時代,感謝難得的機遇,感謝自己的努力

60萬學費長江商學院對我到底多大影響

從美國畢業回來以後,經歷了香港工作(德意志銀行投行部)非人般的洗禮,最後回到了北京

但由於身邊缺少同學資源,也沒有人脈關係,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做點事情感覺很艱難,所以就想再讀一個學位,一來補充一下自己的管理知識,二來可以豐富一下日常的朋友圈。所以就想到了長江商學院

首先說下最為關注的學費,學校有各種名目的獎學金可以申請,最後雜七雜八我總共繳納30多萬的學費。現在最新的情況是:申請費1500,註冊費48000,學費58.8萬,基本是全世界最貴的金融MBA項目了

我入學時需要經歷長江的筆試、面試,還需要經歷全國的統考

如果在美國有GMAT和TOEL成績,可以免去入學筆試,只參加最後的面試

面試問的問題都是關於個人經歷和讀書目的的,有一個環節是組成一個小組互相討論,教授從旁觀察最終決定錄取名單

我也參加過 Wharton沃頓商學院的面試,長江和美國不同,沃頓是在讀學生對你進行一對一面試,基本都是申請文書中的問題,沒有什麼其他的發揮空間

選擇大於努力:從德意志投行年薪百萬到創業融資千萬


很多人誤以為長江都是富二代土豪去鍍金的,其實同學中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年輕創業者,比如KEEP的創始人,也有很多優秀的企業第二代,但更多的是在各自領域已經非常牛的行業精英

同學們都很優秀,比如保險資管的負責人,比如地產基金的合夥人,也有做成獨角獸的創業者,或者某個大集團的接班人

所以長江對我第一個影響就是機遇,結識了各行業精英大佬們,同學們之間會有很多的合作,他們能給你帶來豐富的行業見識資源,大多數關係融洽、有求必應

當然,也有很多人通過長江結識了另一半,這也是眾多長江緋聞的來源,但我覺得這不是長江的問題,哪個學校的同學之間沒有結婚離婚的呢?


最後的最後,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心懷雄心壯志卻又一敗塗地的人,只有7%的人能掙脫命運的枷鎖

只希望看到這裡你和我,不是自己的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