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單位不要50歲以上的工人,如果延遲退休了,他們(大齡工人)能做什麼?

賈彪41869680


年齡是職場上的硬傷,全球職場都一樣。大多數單位不會要50歲以上的在職工人,甚至不會要35歲以上的工人,這是企業自己打算盤的結果,性價比明顯不合適。這是時代的悲哀,同時這個時代也打開另外一扇門,50歲以上的工人仍然有機會。

第一,這是時代的悲哀,不要責怪老工人沒本事,世界上沒本事的人畢竟佔大多數。這批50歲以上的人,都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中大多數人沒有機會念高中的。普遍文化程度低,你埋怨他們為什麼沒文憑?這不能完全怪他們,那個時代就那樣。可以預見,二十年以後,80後退休之後,整體的老年人群體的文化素質要高很多,老年人發揮作用的空間要遠遠大於現在的老年人。比如說,現在的80後二十年退休後,個個能開車會用電腦有本科學歷,再幹點雜活是可以的。現在的50歲以上的人,相對這個時代的雜活要求,確實不適應了。這是時代的問題,不能責怪老年人。

第二,這個時代也給老年人打開另外一扇門。一是有的老技師,還是搶手貨。我一個親戚,維修電氣有硬技術,他申請從國企提前退休,因為有傢俬企高薪挖他。但大多數普通崗位工人,就沒有市場了。二是退休之後,有許多職業還是需要老人的,比如保潔保安環衛門衛等等。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老人由原單位交著社保或者已經退休不用社保了,這些崗位僱傭年輕人起薪5000元沒人做,因為扣掉社保就剩4000元。但是3000元,這些老人搶著做,反正在家閒著沒事,多掙一點算一點。三是市場經濟的活躍,讓老人有了用武之地,有的老人去郊外種菜養殖賺大錢,有的老人做美食做手藝品賺錢,有的老人擺地攤,甚至打零工也可以賺錢。

第三,其實奉勸老人一句話,50歲以上還算中年,身體情況都不錯。家裡缺錢的呢,可以找一點既愛好又賺錢的活計,家裡不缺錢的都陪老伴享受下半生也挺好的。記住一點,賺錢是可以的,但是損害健康是不可以的。你擺個地攤,風裡來雨裡去的,病倒了,醫藥費比賺的那點錢可貴多了。注意身體健康,適當條件做點事,才是王道。


職場火鍋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企業並不是不要大齡工人,而是不要沒有技術的大齡工人。只要有點技術,到哪兒都是香餑餑,特別是私企,求之不得。如果沒有技術,過了五十以後也沒有力氣,那就比較慘了。

我在國企的時候,認識一個工友,曾經在機加工車間做過車工,技術不錯。後來,公司進行輔業剝離改/革,他們車間整體從公司分離出去,成立了一個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員工掙錢很少。後來他就選擇了停薪留職去私企打工。因為車工技術好,老闆把他當寶貝一樣哄著,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現在五十多歲了,絲毫沒有失業之憂。

但是,這樣有技術的員工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都是生產線上操作工而已。到了五十歲以後,要技術沒技術,要力氣沒力氣,一旦失去工作,很難重新就業。另一個我所認識的老工友,68年出生,剛剛五十週歲,去年被公司內退。在企業上班的時候,他只是一個生產線操作工。熟練工而已,沒有絲毫的技術可言。剛退下來時,曾經找過工作,但是到處碰壁。沒辦法,只好進了點兒童玩具,開始擺地攤。有一次我遇到他,逗他何必這麼辛苦,他說:“但凡有辦法,誰願意拉下老臉擺攤呢。可是,退休金太少,孩子還沒結婚,也就顧不了那麼多了。”我無語。

他們好在都是國企員工,起碼有一個可以乘涼的大樹。可是,那些私企的員工怎麼辦?五十歲以後,企業不要了,工作又找不到,還要延遲退休,日子可就難過了。不要說五險一金,就是僅僅繳納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每年都要一萬多塊錢。沒有了工作單位,這些錢都要自己繳納。日子本就緊緊巴巴,打個零工也掙不了仨瓜倆棗,每年再額外支出一萬多元,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希望國家多考慮一下這些企業老員工,延遲退休能不能採取自願制呢?比如,願意延遲的可以延遲,不願意延遲的按老政策正常退休,這樣,老員工才能老有所養啊。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不是有些單位不要50歲以上的工人,明確來講,除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以及民營、外資企業中的總監及以上職位外,其他職位,基本上不要50歲以上的人。

但這不代表,50歲及以上人的,就沒有活路了,不是這樣的。

對於絕大多數50歲及以上的人來講,尤其是大齡工人,還是有比較充裕的工作選擇的,但基本上,是半體力或全體力勞動了。

如果你平時生活注意的話,會發現:城市裡大大小小的超市、商場的保潔保安、菜市場的保潔保安、餐飲店的工作和服務人員、家政服務人員、部門快遞員和送餐員、凡是維持城市秩序的安保人員(這個真的挺多的)、以及很多行業的外勤、維持和保養人員……基本上全是50歲以上,但尚未到退體年齡的人員。

當然,還有農村的種值、養殖等行業,也基本上是50歲及以上的人員。

所以說,50-65歲的人員,基本上不用發愁找工作的事情,但是,這工作,不能像是18歲到49歲一樣了,需要你多動手,少思考了。

但客觀的講66歲及以上人員,由於年齡和身體綜合狀況,找工作,就非常艱難了,幾乎沒人敢用。


董江波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企業是為了賺錢,不是慈善機構。一般工人由於常年的辛苦勞動,到了四十五歲以後,體力精力都不如以前,不少人都有各種慢性病,導致工作效率下降。不少企業就開始以各種理由辭去這些老員工,華為就是個典型案例。工人超過五十歲還想找一個工作非常困難,只能找一些工資低,環境差,勞動時間長的工作。國家由於社保壓力較大,要求65歲退休,這中間相差的十五年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人生的災難,要命的是這個年齡段的人醫療費用又特別高,特別是五十二到五十七歲的人生第二危險期,身體不好,工作勞累,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接踵而至,能熬過去的人可能只有一半,晚景淒涼。


俗不可耐151798807


眾所周知,人口老齡化、新生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這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加以遏制,從長遠來看,如果國家養老負擔越來越重,而社會財富增長卻不能與之成正比,最終將入不敷出,後果將不堪設想。有鑑於此,延遲退休的做法被提上了日程,畢竟今人不能只考慮今天的事,還要為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著想,這樣人類才能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與此同時,職場上也出現了一種所謂的“35歲現象”,就是大齡員工不受企業待見,失業後找工作越來越困難,就算沒有失業的,被裁退的風險也是與日俱增,一點不比失業的人壓力小,職場上的焦慮情緒愈演愈烈。

我身邊不少年紀大、從事基層崗位工作的人,被企業裁員以後,基本上找不到什麼工作,只能去小廠做門衛,或者找地方做一些零工和雜工,或者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賣早點,稍微認識一點人的,可以去超市做搬運工,實在不行,如果家是農村的,就直接回農村種地了。



對於以上這些人而言,是最不希望延遲退休的,因為還沒退休就已經沒有事情做了,不僅不希望延遲退休,最好是能夠提前退休,提前拿養老金,基本生活還能有個保障。

一邊是要延遲退休,一邊是年紀大的人沒有工作,出現這種倒掛,說明政策在頂層設計上出了問題。

很多時候,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很多政策或制度的出臺,政策或制度的頂層設計者都喜歡採取“一刀切”,這其實是一種“惰政”做法。雖然效率很高,卻不接地氣,自然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讚許和擁護,是一慣的遇事拍腦袋的思維習慣。



那麼,是不是說60歲退休的年齡必須要延遲呢?我覺得不是,我覺得至少可以分成以下三類情況,區別對待。

  • 精英人士:延遲退休

這裡所說的精英人士,主要指企業的管理層,以及部分公務員。精英人士實行延遲退休政策,不僅符合實際情況,也能滿足個人意願。

精英人士工作順風順水,乾的正是起勁的時候,就是年紀再大,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恐怕都不會願意退休。另一方面,他們還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繼續創造價值,發揮餘熱,可謂一舉兩得。

  • 普羅大眾:正常退休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工作了幾十年,為社會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到了60歲,讓它們正常退休,由國家供養他們,使他們能夠安享晚年,合情合理。

  • 底層人員:提前退休

對於那些常年幹苦活累活的人,身體早已嚴重透支,年紀大了,也很難再找到工作,如果讓他們延遲退休,顯得既不人道,也不合情理。對於這部分人,就應該讓他們提前享受社會福利,提前退出工作崗位,才是眾望所歸的做法。

當然,以上也只是個人粗淺的想法,具體要落實到操作層面,可能還有很多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比如說,對於以上三類人員,如何進行明確的區分和界定?提前和延遲退休的兩類人,其待遇如何確定?這些都是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但這也正是政策頂層設計者,需要提前思考的問題。只要方向明確,不搞一刀切,相信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職享營


據筆者所知,現在很多單位不要45歲以上的應聘者了,甚至前些年某科技企業(這裡不方便說是哪個企業)把35歲以上的員工裁掉了。

現在的企業,很多都是希望通過招聘年輕的員工來逐漸地代替年齡大的員工。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這樣也無可厚非,因為企業要的是利潤和創新,年輕人的活力與思維都較年紀大的人有優勢,也更有可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從這些方面我們可以預見,企業不要年齡大的候選人,這將是一個趨勢,後續年紀大的工人將會越來越難找工作,那麼,如果遲延退休,年齡大的打工者,處境也會越來越難。

但年紀大的人也要生活,那麼年紀大的工人能做什麼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應對延遲退休:

1、找年輕人不想做的崗位,如清潔工、綠化工之類的,現階段保潔綠化公司確實有很多年紀大的人,很少有看到有年輕的;

2、在一個企業做到退休。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做到退休領取退休金;

3、自己做點小生意。不需要高體力活的那種,如收廢品;

4、在家為子女帶孫子、孫女或外孫。為兒女減輕家庭壓力,讓兒女沒有後顧之憂。

對於延遲退休,筆者是持反對態度的,希望國家在出臺此類政策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年齡大的工人的處境,在我國老齡化嚴重的情況下,這類人群也會越來越多,沒有一個相應政策保障這類人群,奮鬥了幾十年的老齡人在晚年無法保障生活,這會是很可悲的事情。

以上僅代表筆者的個人。

關注職場老劉,隨時諮詢職場知識。


職場老劉


應當支持延遲退休並且把年令儘可能擴大到離開單位後基本上無力再做其他事兒,盡心老養。這樣可以杜絕好多令人煩惱的事兒,例如,一丶無人去跳廣場舞,廣場清淨悠閒。對社會及家庭都非常好。二,無人在街面上打麻將聚眾圍堆免除街道治安隱患。三,各交通道路,車站,旅遊景點,購物廣場不在擁擠扎堆商業秩序變得良好。四,由於退的晚些醫院也不會太緊張了。五,只是苦了一些用人單位再想用老齡人口是不行了,賣保健品的恐怕要減員失業。所以說延退是利大於弊的好事情值得稱讚。


手機用戶5779440666導


現在中國社會老年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社保壓力也是越來越重,為了緩解社保金缺口,國家正在鼓勵延遲退休政策。但是作為企業來說,從自身發展需求出發,又是比較牴觸高齡員工,因為高齡員工在綜合競爭上明顯不如年輕人,所以作為高齡人員,特別是50歲以上的人,在就業選擇時,應該如何選擇才能更凸顯自身優勢呢?

1、不斷加強自身工作技能。高齡員工較之年輕人,最吃虧的是體力,所以高齡員工要想在就業市場贏得競爭,就必須看清自己的優缺點,應該在技能上多下功夫。這就要求員工在平時工作上,要具有憂患意識,要多重視自身技能學習,多總結和積累經驗,這些都是高齡員工不可多得的工作財富,也為再就業增加競爭力。

2、要保持學習新知識的慾望。人到了一定年紀,思想很容易固化,難以接受新的知識,這對老員工發展很不利。因為世界是不斷進步的,技能也是 需要不斷髮展和改進的,如果一個人固步自封,不肯接受新的事物,當企業不斷進步需要新的技術時,老員工很容易就被淘汰,更別說失業後重新就業。所以越是高齡員工,越是 要保持繼續學習的動力,要勇於接受新事物,勇於嘗試新的發展技術並儘快掌握,只有在技術上保持領先,才能在就業上保持競爭力。

3、要能放下面子,嘗試多種工作。要知道,像香港、韓國、日本這類發達地區和國家,他們早早已經步入老齡社會,而他們的高齡人很多也是在退休後繼續工作。但他們老年後的工作很多是服務類行業,因為這些工作對腦力要求不高,且工作強度不是很大,很適合老年人工作。但這類服務性工作一般環境不是很好,屬於社會底層工作。所以作為高齡人員,也要明白自身情況,如果沒有過硬的工作技能,就要嘗試一下這類服務性工作崗位。

總之,隨著社會發展,高齡員工會越來越普遍,作為高齡員工也要及時調整自己,通過自己努力去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未雨綢繆。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除非你本身有一些很好的工作經驗,而且還是少有的,那麼還好一點。

要不然的話,就只能做一些工資不怎麼樣,而且又不怎麼好做的工作了。

我本身平時偶爾都會去上一些課程,提升自己,都是一些跟自己的工作或工作範圍有關的。沒辦法,如果不提升的話,隨時都會有危險。

又不像那些年輕時,有買了不少的保險以及有做了一些投資的,到了過了二三十年後的今天,那些保險和投資都差不多“成熟”了,接下來就坐在那裡等收錢就是了。

更別說那些買了房子,現在靠收房租過日子的,日子過得悠閒悠閒的,羨慕啊!

我本身今年已經是五張了,除非是要繼續做多15年,做到65歲退休,要不然就要在上一次課程,學一些可以邊做邊過日子的技術了。


feng68143433459


這得看這些50歲以上的老師傅是幹什麼的了。


1、技術型

一般來說,技術型的人才企業應該是不會放棄的,但是如果這項技術在這個單位不再被需要,那麼這種情況倒是可能會發生。


像一些對身體有很多要求的崗位,歲數大了確實就不能勝任這個崗位了,那麼這些人如果有心,可以做培訓帶徒弟之類的,又或者憑藉豐富的經驗,可以做這方面的顧問,甚至現場指導的一些活兒,反正餓不死。


比如說電工、汽車修理工之類的,這些老師傅的價值簡直是要溢出來了,到哪兒都會有人搶著要的,比如說我們單位,為了找一個老電工,簡直是要把我們這一塊翻遍了……雖然還是沒找到(主要是錢沒給到位)。


2、勞動型

這類做著最基礎的體力勞動,最多就是力氣大,經驗老到,只會幹自己崗位內的活兒,對一些新鮮事物都很難接受,當然這只是一部分。


在我看來,這樣的師傅如果還要繼續幹活的話,可以去給園藝打下手,或者看門兒什麼的。這類活兒同樣是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責任心足夠強,就可以幹好,我對很多老師傅的責任心確實很佩服。


在我看來,有技術的人都餓不死,把自己的技術磨練得足夠到位,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