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不知大家有沒發現,很多人習慣性地拿起手機就刷個不停,可一拿起書就犯困,這是為什麼呢?


我曾經也為這個問題而煩惱,一個月都讀不了一本書,而且最重要的還是沒學到有用的知識。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的故事對我影響很深,他們都是一個終身學習的踐行者,閱讀幾乎是他們每天的習慣。過去,我一度在思考,要怎樣才能改變自己的人生?直到我發現認知才是決定人生高度的時候,我逼自己去閱讀,現在也慢慢愛上了讀書,今年的計劃是每週讀一本書。

要逼自己去讀書,同時我也信方法論。我相信有效的方法能讓我快速愛上讀書,並且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我在網上搜,也在知識星球看輝哥是怎麼讀書的,但都沒有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有個做教育的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方法,讓我瞬間覺悟,讀書效率大大提升,上個月在家一共讀了6本書,真是太感謝她了。


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據說這個方法是世界上最高效的學習方法之一,連比爾•蓋茨、喬布斯、埃隆•馬斯克都在經常使用,這個方法就是費曼學習法。

費曼學習法是由費曼發明的高效學習方法,他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1965年獲得過諾貝爾物理獎。

通過費曼學習法讓我愛上了讀書,也讓我更高效地閱讀一本書,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它的核心內容。

如何高效閱讀一本書?

第一步:選擇目標

拿到一本書時,一般我會先查看目錄,選擇自己要學習的內容或概念,然後再開始閱讀。

帶著目標和預期去閱讀,相信你會更投入。在閱讀的過程中,建議養成邊讀邊思考、甚至做筆記的習慣。

第二步: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是讓我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老師,模擬自己要傳授的內容。

例如,我在讀《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時候,當時對資產和負債的概念有點疑惑,於是我就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老師,我要把這個概念弄明白,這樣我的學生才能聽得懂。在模擬教學的過程,我一下就明白了,原來資產是把錢放進我們的口袋,而負債則是有東西要把我們的錢從口袋裡拿出來。

第三步:糾錯並深入學習

在模擬教學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卡殼,或者對書中一些概念不是很熟悉,這個時候就可以重新回顧並深入學習,直到把感覺不清楚的那部分弄明白為止。

在讀《秘密》的過程中,一開始我以為吸引力法則很簡單,就是心裡想什麼就會吸引什麼的意思。可當我講出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理解的這個法則,還缺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行動。

糾錯並深入學習可以讓我們重新找到正確的答案,也是一個查漏補缺的過程。

第四步:簡化

簡化是通過自己的理解,把書中要學的內容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才能轉變為我們自己的東西,簡化即自我昇華。

從上面四個步驟可以看出,費曼學習法最核心的一個要素是:主動輸出,帶著目標去閱讀。

以前我的閱讀習慣是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讀,這樣既耗時又費勁,而且感覺特別無聊,所以才會出現一看書就犯困的情況。

通過費曼學習法後,我才明白一個被動學習的人是不會有很大進步的,只有化被動為主動,那麼學習的動力和效率才會高。

知識改變命運,認知決定人生高度。一個一年讀一本書的人,跟一個一年讀100本書以上的人,他們的命運是截然不同的,高效閱讀就是改變命運的開始。

各位朋友,讓我們一起,做個高效讀書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