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卓越成長

有的父母,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會指望別人幫助教育。比如孩子還小呢,等上了高中就好了。或者,等上了大學,老師就教了。孩子是自己的,教育的主體也在家庭。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才最瞭解,不能指望別人來幫忙。那該怎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卓越成長呢?

1、瞭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和思想動態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健康卓越成長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會有一種獨立的傾向,也更容易衝動了。家長需要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心理活動狀態和思想動態。孩子的思想動態是每日都會發生的,需要家長及時地瞭解、分析或化解孩子思想上的“疙瘩”。

此外,在青春期到來時,孩子們會對異性產生一些“朦朧”的感覺,這是正常的反應。調查顯示:有39.7%的北大學生有過所謂的“早戀”經歷。很多家長對孩子所謂的“早戀”常常“談虎色變”。其實細細分析起來,發生在小學生男女孩子之間的親暱舉動不過是對大人行為的模仿,在青春期到來時男女孩子的接近不過是對異性進行了解的需要。

到了高中階段,孩子們因為課業負擔重、學習和考試的壓力大,男女孩子之間交往的密切實際上是緩解緊張心理的一種辦法。家長沒有必要對此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學會與異性正常交往,幫助孩子瞭解愛情與好感是兩回事,根據孩子的心理狀態採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就可以了。

一個來自天津的北大學生的家長是這樣回憶自己的教育故事:女兒高一時和我們說,班裡有同學給她起鬨,說有男生喜歡她。我們就先問她怎麼想的。她說,也不討厭那個男生,就是老有人起鬨煩。同學之間正常的交流都困難。我們一看孩子本身挺正常的,就告訴她大大方方的,該幹嘛幹嘛。別人起鬨一看沒效果,就不起了。雖然我們這麼說,但是我們總會注意這一階段孩子有什麼反應。一段時間後,覺得她挺正常的,學習也沒影響。我們就問過她一次,還有人起鬨嗎?她說有,但是我不理他們,起鬨的人是想影響我的學習。

過了一段時間,她說那個男生約她去麥當勞。我們說這件事你自己決定,但是你應該明白,現在你們的任務是學習,還有和同學說話要大方,要正派。後來,孩子告訴我們,她跟那個男生說好了,要好好學習,可以在學習上互相幫助,但是以後不再出來單獨活動了。她還特別高興,說換了別人的父母,肯定上升到早戀的高度,批評教育加跟蹤了。拍著我們的肩膀說夠哥們,夠朋友,讓我們放心,自己會好好做人的。對這件事,這位北大學生是這樣說的:我的父母真是太好了,他們信任我、支持我、指導我,在我遇到這方面困擾的時候給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

2.學會開導壓力過大的孩子

有個女孩叫琳琳,就讀的是南京市最好的高中,她在初中曾是父母和老師心中的驕傲,升入高中後在強手如林的年級考試中,依然能保持年級前四十名的好成績,但這麼優秀的成績卻帶給她極大的壓力,她害怕被別人追上,放棄了許多娛樂時間,一心撲在學習上。但由於過分關注自己的成績,導致過於緊張,睡眠不好,心跳過快,這樣讓她又擔心自己的身體會出問題,她想,自己才高一就如此,那到高三還了得,因此她向父母求助。她在向父母求助時,話題一直圍繞“如何能睡好覺,學習很辛苦而成績卻不如意,怎麼排解?”展開,父母在與她交談第一次後,讓她回答三個問題作為家庭作業:1.你學習的目標是什麼?2.你學習的動力是什麼?3.你如何看待成績?琳琳第二次請父母求助時,她帶來了答案:1.考大學;2.考大學,趕上比她好的同學;3.成績考得好,怕落後,被人趕上;成績考得差,就恐懼、灰心。父母分析後,覺得女兒思考問題已偏離合理性,沒有充分理由就往壞處想,而且非常極端,非好即壞,針對她這種心態,

她與女兒重新探討了如何確定適合的學習目標,包括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並引導她對自己學習動力中非理性的說法進行自我辯駁,讓她意識到學習實質是種成長,也是種樂趣,要學會正確看待成績,並樹立適合自己實際水平的心理期待。

父母由淺至深地剖析她的問題,並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建議,女孩也極力配合父母的輔導,最終走出心理陰霾。她學會了正確調整自己的考試心態,盡力享受學習的過程,面對不如意的成績,她也能正確對待。對自己知識薄弱處,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真正認識到考試的目的在於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讓自己更有針對性地學習,做到有的放矢,以此提升學習愉悅與成就感,這樣就無形中釋解了學業的壓力。

3.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我親戚家的一個孩子,今年剛剛考上大學,要一個人去外地上學了。因為孩子的成績沒有考上當地的大學,為了能上一個理想的大學,他只能一個人去離家很遠的地方去上學。在離開家前的暑假,他的父母給他惡補了一些生活上的技能。小到洗衣服,收拾床鋪,大到如何管理每月的生活費,如何防騙以及進行自我保護等知識。

在孩子18年的漫長成長過程中,父母在孩子進幼兒園的時候開始,就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特長等,再加上是男孩子的關係,生活技能的培養基本是空白。孩子又一直是在學校,家裡,各類課外班之間行走,對社會上的接觸也很少,父母也很少給孩子講述一些社會上的事情,所以孩子對社會常識知之甚少。

我們現在的父母們,最關心的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特長的培養,而孩子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包括對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客觀認識,都是欠缺的。這也是近些年我們國家留學海外的學生頻頻出現人身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們要幫助孩子擁有的是全方面的能力,除了學習能力,其他生活技能,自我保護的能力,社會交往的能力,公眾演說的能力等都是孩子應該擁有的重要的能力。在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下,一些學生在高度的學習壓力下,學習很努力,幾乎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學習,成為大家熟知的書DZ。

真正良好的教育,不但要讓孩子學習到知識,還要培養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能力,團隊精神,語言表達能力等。單純為了考試而考試,這絕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孩子也只會成為會考試的機器。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寶貴品質是會伴隨他們一生的,這些都能讓他們在今後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而這才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