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這是魔投譚的第011篇文章


蘑菇街(NYSE:MOGU)今日發佈財報,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蘑菇街GMV(商品成交總額)為62.99億元,同比增長8.0%。


直播業務GMV達33.52億元,同比增長99.5%,翻了近一倍;直播業務GMV佔平臺總GMV的比重已達53.2%,超上年同期的兩倍,且環比上一季度提升了14.3個百分點。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一個專注女生的一站式消費平臺,像是當年的聚美優品一樣,從垂直領域類發掘創業路徑,是內容導購平臺的代表,主要競品是美麗說,最後合二為一在資本推動下形成一個打包IPO組合,2018年成功上市只用了半年,市值就下跌80%,約12億美元。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從2016年下半年踏入這個全民直播的風潮裡,到現在剛好整四年時間,實際上整個AILL in過程,雖然我不去蘑菇街,但垂直領域的特色產品吸引點,從最初的內容導購到直播引流購物,是完成了跟隨時代變化的電子商務新模式玩法。


只是在我心裡,蘑菇不像聚美優品的美妝特性,不像小紅書的社區沉澱,卻有點像一個淘寶直播的外戚,跟上了家族的直播洪流,在大趨勢裡的水大魚大。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恰巧,蘑菇街創始人陳琪曾經入職淘寶網,2011年開始創辦蘑菇街。


有意思的是,目前微信還有一個【蘑菇街女裝】的流量入口。


1


直播電商細分領域機會殆盡


淘寶直播已經是千億規模,在大規模和大體量的淘寶平臺加持,在電商業務的增長裡,可以說,白鶴變鳳凰的速度是遠超外界想象,而在蘑菇街的垂直細分領域裡,從無名之輩到上市,再到持續性經營,歷史給這個外部市場的小眾平臺,已經是時間不多。


直播經濟從遊戲、電商、旅遊等傳統行業裡,為普通人找到了逆襲之路,但賦能行業的同時,也在不斷誕生細分市場裡來滿足大市場裡少量人群的口味。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直播經濟是一個大的行業賽道,也是大勢所趨,如同當年電子商務出現一樣,一個大賽道的頭部企業進行探索後,外部環境的資源與人員都會發瘋的往裡衝,比如大疆無人機崛起,造出了一個依託於無人機的階段性產業,並且不斷地給各個行業進行釋放功能優勢。


從蘑菇街的十年發展來看,從原來的搜索式購物到導購式購物,再到直接切入直播達人推薦購物。圖文的推薦與視頻化的推薦,少了版權糾紛的圖文搬運,少了用戶細節理解的過程,只要主播達人的潛心推薦,下單背後的供應鏈端被完整打通,整個交易就可以成為一個美好的閉環。


在直播道路上面,倒下去的熊貓直播等直播平臺,可以說拿著上億資金在市場上面進行佈道,都是一個個被媒體喻為“獨角獸企業”,只是都沒有走完資本市場的前半生,一路高歌猛進的企業規模化,然後一路狂瀉不止的企業虧損放大。


跑過這一段路的創業團隊都在各種嘗試,以目前直播熱潮,加上疫情影響,基本上大團隊都在談轉化,而小團隊的機會只能是寫點視頻文案。


2


達人生命週期是直播業務的核心


直播電商行業裡的直播達人是一個直播空間的靈魂,薇婭背後是200個工廠的全員期望,而李佳琦一年365天不休息直播,都是在擔心屬於自己的觀眾走向了下一個直播間。


據說很多的MCN機構在挑選素人的時候,特別是稍微有些起色的時候,都會讓機構方與直播達人簽約一份保底的對賭合同,這是一個對於未來期限裡,機構方對達人的資源投入保障條款,因為只要人紅了,就不缺少競爭對手來挖牆腳,但即使是這麼去簽約,違約的案例也是常發生。


一般素人到能夠產生經濟收益的過程,如果是單純靠一個人去努力的成功概率是比較低,素人到紅人的過程,前期經典的局部現象爆發需要不斷地預熱,在引流的過程中,從紅人特性上面進行細節梳理,而且抖音等平臺的銷售與直播電商是有區別的。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直播電商的直播間,從觀眾上線進入就是面臨一個買與不買的過程,關注的過程是達人表達的信任加深,通過這種弱性的社交關係,配合限時折扣的粉絲產品,可以實現秒殺的庫存量。


在達人的生命週期裡,保證新鮮度,保證題材持續更新,保證產品的質量可靠性,缺一個環節的問題,就會遭致整個觀眾的憤然離去,而抖音等平臺是記錄與分享生活為主,在用戶的互動關係上面更有一種共鳴感,而電商達人除了個人的辛苦與美貌才華,背後的公司化操作性,遠遠大於個人主觀性。


所以,長此以往,所謂電商達人就會是,一朝隨風起,可以看到最後的盡頭。


3


互聯網人口淨值與新生代消費


互聯網人口的增長是電子商務能夠持續增長的保障,而在中國是在拼多多等社交電商持續下沉,整個中國能夠消費購物的人群,基本上已經被各個互聯網巨頭通過手機終端快要全部掌控。


傳統的網絡購物已經是被大多數人群默認了選擇,以大平臺的選擇為主,如天貓淘寶、京東商城、拼多多等。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我們也曾年輕過的新生代,也有VC機構只投00後項目來表示整個團隊對於年輕群體的看好。


80後已經成為家庭頂樑柱,90後也即將步入家庭,而00後卻是剛剛接觸這個多元化的消費時代,而準確來講,從他們的誕生到成年,在消費基礎上,整個家庭賦予的自由度是超過建國以來任何一代人,他們手裡的資金消費就是真消費,而8090後都還是會規劃使用手頭的資金。


而主流購物的人群是8090後,但對於視頻化適應最好的,還是這一代最年輕的人群,他們已經習慣了在直播時購物的屏幕時代,可以狂熱消費,也可以任意釋放自己的不滿。


圍繞年輕人消費的直播賽道里,是否有單一平臺出現?


蘑菇街轉型直播電商四年,是夾縫裡生存,還是乘風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