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害物質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食品自身的天然毒素:天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主要是指有些動物植物中含有某種有毒的天然成分,往往由於這些動植物與無毒的品種類似,認識容易混淆而誤食,或使用方法不當而引起中毒。

  例如,白果中的氰甙,河豚含有河豚毒素,河蟹死亡後產生的組胺等,有些動植物食品在一般情況下並不含有有毒物質,但儲存不當也會形成某種有毒物質,積累到一定數量,使用後也可引起中毒,例如馬鈴薯儲存不當,發芽後可產生龍葵素。

  

  2:生物對食品的汙染。

  許多生物如微生物,寄生蟲及蟲卵和昆蟲等都可造成生物汙染,許多汙染食品的微生物可產生對人,畜有害的毒素,其中有些是致癌物和劇毒物。

  黴菌毒素:黴菌毒素主要是指黴菌在其所汙染的食品中所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黴菌產毒只限於少數的產毒黴菌,而產毒黴菌中,也只有一部分菌株產毒。

  

  細菌毒素:汙染食品的細菌的毒素,最主要的是沙門氏菌毒素,葡萄球菌毒素,肉毒桿菌毒素等。

  

  寄生蟲及蟲卵的汙染,有的食品含有寄生蟲和寄生蟲卵,食用後對人體健康危害也很大,如絛蟲病,蛔蟲病,都是因食用了含有此類蟲卵的食品所致。

  

  3: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防腐劑,抗氧化劑,乳化劑,疏鬆劑,髮色劑與髮色助劑,漂白劑等,食品添加劑安全使用非常重要,理想食品添加劑應是有益無害的物質,但是,有些食品添加劑,特別是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往往都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嚴格控制使用量。

  

  4:化學毒素汙染:化學毒素汙染包括各種有害金屬,非金屬,有機物,如汞,鎘,鋁,砷,農藥,工業三廢等對食品的汙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