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意趣阁艺术沙龙 2020-03-10 20:35:50

主编/梅明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平常心重新解构:对于西方哲学经典,既不把他当神物,也不把他当废物,一本书而已,不同的思维模式,好让我再有空间搭建或相似或相反的新景,好一生二、二生三······

争取最多的读者:《理想国》并不复杂,只是思考方式与诸子百家不一样,他靠思辨逐步推出道理,而不是像中国的圣人直接告诉你道理、后面的章节无非分解了讲各种大道理或小道理。对于中国人而言,思辨的过程是我们所缺乏的,所以更有价值。

我们会仿照《理想国》对话的方式,古今畅聊,用高山搭建群山。他没有标准答案,却群山巍峨,互为映照,启发大家的思绪漫天飞舞。

《理想国》文学性不强,篇幅也太长,但我尽量介绍得简约而不简单,最好能让几亿中小学生都能大致看得懂,也主动爱看。

导师指引的众筹式写作:

北师大哲学读书会组织200名校友精读《理想国》,感谢叶颖老师授课!感谢王露老师辅导!感谢校友们的热烈讨论!所有的文字,要么直接选自大家的发言,要么是被大家激发的灵感。

直面中国现实问题:挑选十个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现实课题,他们已经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已有前世今生,所以十个点汇成一条线,乘以历史纵深,也就构成了新的画面。

简而言之,我们通过分析理想国,装修一个小窝也行,为现代人搭建心目中的理想国作参考亦可。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北师大摄影 梅明


对话各方:

1、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所有人物辩论后所形成的观点。

2、北师大哲学读书会:摘录同学们的读后感,起到类似于朋友的作用,让柏拉图的观点更丰富。后面简称读书会。

3、惊叹号:从不同角度解读柏拉图的观点,挨着柏拉图搭建不一样的风景。

4、主持人:用相对客观的语调,衔接三方的对话。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 第一场:论逻辑推理和辩论对手
  • 第一幕 简约介绍全书

(读书会):这是号称“希腊三杰”之一的柏拉图的集大成之作,古希腊文化是西方的文化母体,与诸子百家同时代。

西方文化的归纳法以及演绎法用反复的假设去求证,通过穷尽错误发现真理的方式来实现对世界的探索。这也是近代西方科学能够一层一层的叠床架屋远超东方的原因。

(主持人):理想国有约30万字,用200字概括大意:

辩论反方讲:好人不长命,坏人万万年。举实例若干。你让我怎么去相信正义?

辩论正方:这个嘛,先把问题放大到一个社会,好看仔细。

一个城邦,要有领袖、军人、劳动者,他们分别有智慧、力量、节制,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城邦欣欣向荣,正义得以保障。

回到个体,人有理性、意气和欲望,正好可以对应于城邦的三个阶层,即领袖、军人、劳动者的特点。

结论:城邦好,个人好;美德四布,正义幸福。

(惊叹号):本书如果是用理想国来论证正义是幸福之本,书名就叫《正义论》;如果趴到理想国里不回来了,叫《理想国》也行。

(柏拉图):我为什么最后一个出场?

(主持人):您一开口,几万字,十部《道德经》了,我们也没听清您究竟想讲什么。

明明从广州到北京,京广线最近,您硬是先到新加坡,再到开罗,转到罗马,又跨越大西洋,直到我们拿到了您从纽约跨越太平洋的机票,才闹明白您原来是去北京。

(惊叹号):如果您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这么讲道理,假设碰到一个国君,听得他烦,当时就把您砍了,可不会像对待您的老师苏格拉底先审后杀,让您还有喊冤的机会。原因是什么,国君认为哪怕您是个人才,也是个不听话的,不杀难道留着吃干饭?

假设碰到一个商人,听得他一头雾水,想着这人吃饱了撑的?

最幸运是您遇到一个士大夫,他一脸笑的听您讲,却一句也没听进去。心想,哪个精神病院放出来的?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 第二幕 不才之才
  • (读书会):《理想国》的观点并不比同时代的《易经》、《论语》来得高明,但两千年后,西方哲学更新了多代,出了能与之齐名的十几位大师,在中国人心目中,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还超越了柏拉图;但在今天的中国,谁敢说自己的理论能与老子、孔子齐名?

    个中奥妙,难道只是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不同?

    (主持人):仔细一想,还真不好一句话得出结论。所以原定的一篇文章成了十篇,留出九篇的空间等着记录读书会深入讨论的内容。读书会分二十四组,两组PK,决出十二强后,后面的PK均设置主题,细致探讨。

    第一篇文章主要借柏拉图的推论方式,搭建一个更大的推论平台。有了个模子,后面的同学更好参与。

    我们先从辩论对手的设置,看看柏拉图的推理模式。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 第三幕 星光灿烂
  • (读书会):参与辩论的有六人,4个朋友,类似于相声演员的“捧哏”,负责左右清理场地,拉开架子。明显的反方一人,负责纵向拉开场地,为主角把场子腾得更大。仔细一琢磨,色拉叙马霍斯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也是成功出的“潜伏”?

    (主持人):有“捧哏”和“反方”也不稀奇,关键是他们整体水平很高,令人震惊。简单的说,柏拉图99分,反方98分,朋友97.5分。而且他们都很有君子之风,无比耐心地听对方说完,同时很快地化敌为友,而不是反目成仇。

    ( 惊叹号):中国历史上也有一群高人集聚的时候,如竹林七贤、兰亭雅集,但有精彩反方出现的,是传统文化的巅峰时代——宋朝。

    北宋是一个难得的对士大夫不杀只是贬出京都的时代,千古才子苏轼有一个棋逢对手的反方王安石,只是政见不同,无需阴谋算计。朋友一类就更豪华了,自家爹和弟弟都位列唐宋八大家,老师欧阳修,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苏门四子。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 第四幕 交相辉映
  • (柏拉图):苏轼跟我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我们的读者是中国人,其中不少是00后,所以找个中国人熟悉的名人来做中介,拉近您与亿万中国人民的感情。

    我们不是太好奇《理想国》的内容,而是很想探究他是怎样如灯塔,照亮了西方学术升级之路。

    (读书会):先用苏轼的诗词来对照你们师生三代的命运吧。

    ( 惊叹号):您的老师苏格拉底70岁时因为藐视神灵之类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行刑时您借病未去,想必伤透心了。1478年后,北宋发生“乌台诗案”,43岁的苏轼侥幸逃过一死,被贬去黄州。

    愁苦之时,作《卜算子》一首: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主持人):师门遇此大祸后,您四处云游,依旧传道受业解惑,学术也大进,此等风采,唯苏轼在黄州时另一名篇《定风波》可形容。此时的苏轼,已经走出悲愤,慢慢平静下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1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惊叹号):40岁时您回雅典开学院,80岁善终,自己著作等身之外,培养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亚里士多德,希腊文化照亮了人类文明的星空。

    遭受磨难后平心静气的苏轼,此时达到自己的创作巅峰,写下了赤壁系列名篇。

    (主持人):让我们节选苏轼《赤壁赋》一段,为星光灿烂干杯吧!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对话柏拉图,趣谈理想国(一)——北师大哲学读书会解读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