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最不懂的还是荀彧,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但为什么最后却要反对他称王称帝?

玄同阁传统文化


写在开头——荀彧这个人,一方面他很明显是曹操的忠实粉丝,作为顶级谋士,他在曹操还没有发迹之前就果断看中了曹操,一眼就看穿了袁绍成不了大事;另外一方面,荀彧这个人由于他自身素质和出身,他与当时的很多士人一样,依旧思汉。

于是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人非常的拧巴——汉朝天子在曹操手上,而荀彧这个曹操的谋士是一个汉官。这种两面身份非常有趣,在我们现在眼里很明显属于矛盾体,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荀彧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矛盾体。

之所以让今天的人认为荀彧这两重身份是一对矛盾体,完全是以果推因——以荀彧最后的死亡来倒推荀彧一直以来的状态。

三国志里面曹操曾经发表过感慨“使若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最后加封魏公乃至魏王之前,荀彧和“号天子以令不臣”的曹操无疑在汉室这块利益是一致的。受《三国演义》等小说影响,不少人都觉得曹操很早就狼子野心了,但实际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赤裸裸的战略是袁绍那边的,事实上,袁绍还曾经打算立刘虞为新帝。

曹操的汉皮逐渐剥落之后,荀彧的身份才开始走向矛盾——“完得书以示彧,彧恶之,久隐而不言。”

荀彧是一个复杂的人,他当然是曹操的心腹,当年曹操拍案而起,指着荀彧就说“你就是我的张良啊!”这个评价,非常高了。但他也是汉家的忠臣,汉献帝作为皇帝,尽管是一个傀儡,但是荀彧依旧和他通宵达旦的讨论文学经典,讲授儒家大义。甚至荀彧家族还有人专门为汉献帝修史书,只是为了让汉献帝更容易理解治国理政的道理。

虽然荀彧非常厌恶伏完的这次行为,但是一番天人交战之后,最后还是选择沉默,沉默即为默许,这难道不就是最好的回答了吗,荀彧这两重身份的这次交锋,毫无疑问是最后是支持汉室的那一重身份赢得优势。

伏完刺杀曹操的事情泄露之后,“完以示妻弟樊普,普封以呈太祖,太祖阴为之备。彧后恐事觉,欲自发之…彧曰:“伏后无子,性又凶邪,往常与父书,言辞丑恶。可因此废也。”太祖曰:“卿昔何不道之?”彧阳惊曰:“昔已尝为公言也。”太祖曰:“此岂小事而吾忘之!”彧又惊曰:“诚未语公邪!昔公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恐增内顾之念,故不言尔。”太祖曰:“官渡事后何以不言?”彧无对,谢阙而已。“

荀彧说他认为伏皇后完全可以废掉,因为自己早就觉得她一家人有问题了,曹操马上威胁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荀彧吃了一惊心里明白事情已经泄露了,于是马上就说因为当时曹操你正在忙着和袁绍大战,怕影响你的决策,我才不说话的。没想到曹操咄咄逼人“既然这样,官渡之后你又为什么还不说这件事呢?”荀彧心如死灰,沉默不语,告退离开了。

从这件事这件事可以看到荀彧两重身份开始走向对立,他的曹操心腹身份正在剥落,这正是荀彧的痛苦之处。

所以在之后苦劝曹操不要一意孤行决定封自己为公以及王的时候,曹操和曹魏利益集团的立场与荀彧的立场是截然不同的,曹操当然不可能继续听从这么一个汉臣荀彧的话,所以整个曹魏跟曹皮汉骨的荀彧必然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那么,荀彧只有死了。


无笔


荀彧家世代食汉禄,定位是汉臣,辅助曹操也是为了 统一维护汉家统治!曹操要废汉 他怎么可能同意,唯有以死明志。曹操与荀彧,两人绝非一般意义主臣关系,他的死对曹操触动很大,曹操最终没有生而称帝,跟他的死也有很大关系!换个角度,衣带诏之事发生后曹操也很惶恐,自己大权在握这么多年,将来还政天子之后曹氏很可能要被秋后算账遭受屠戮,代汉自立也是为了家族的未来;而对于荀彧,处理朝政十几年,也明白刘协有望成为一位明君重振汉室,而另一边也是早年相濡以沫共渡难关的明公,可谓是左右相难进退失据。

荀彧其实才是真正忠于汉室的忠臣,比诸葛亮还要终于汉室,然而曹操只需要荀彧的智谋厌恶他的忠,所以最后才只能落得如此下场,这也是他效忠曹操的必然结果和命运,食盒无食,请君自裁。历史上称帝创建王朝的多了去了,可是掌权柄却不窥神器的社稷之臣却屈指可数。荀文若想曹操做的是更难的那个。然而孟德的器量又远超荀彧。他不在乎虚名,也不在乎权柄。之所以给他儿子留下机会也是别无选择,放弃权柄全家不保,霍光就是先例。其实没有人忘记荀攸,只是人总是要有个高低顺序的,在功绩上,荀彧在荀攸之上,不是说荀彧的谋略或者应变在荀攸之上,而是在对曹操的贡献上,甚至郭嘉的功绩都不能和荀彧相比,毕竟郭嘉太短命了,再加上荀彧后期和曹操的矛盾和荀彧之死都是满满的话题,所以更值得人讨论不足为奇。

汉室势微,极端腐杇。曹早代汉,定国安帮,求贤立储,或不至于后来的司马篡魏、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历史既是一个小姑娘,任由胜利者打扮,但也是一面镜子,任贤者自照自察!奉天子已令诸侯你们当是假的吗,汉在当时可是深入民心的,称帝的话不但失了大义名分,天下诸侯就可群起攻之,而且谁还会投奔他。当时的社会就讲究这些,汉献帝也还在,曹操有病才去称帝。

简单说吧,曹操和荀彧一样是一个大集团公司里的经理,受董事长管,看起来曹操部门的实力强,人才也多,但是等级上两个人是平起平坐的,有一天曹操觉得董事长能力不行,要求开分公司,自己当老总,还要总公司分出一批人出来,这样一来原本跟曹操平起平坐的荀彧成曹操手下了。你说荀彧愿意吗?荀彧表面上忠的是汉室实际上为的是自己。

荀彧大某事,大汉王朝风雨飘摇,谁能力挽狂澜?袁超?刘备?曹操?还是其他人?看一个人看他终其一生,荀彧可以说一辈忠心耿耿于大汉,曹操刺杀董卓可能对他刺激比较大,他愿意做曹操背后那个有力的支持者,他认为也只有曹操才能拯救大汉于危难,在他心里你曹操可以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你觉不能改朝换代,在三国某事里荀彧可能是最可怜最伤心的人,心高气傲的他一心一意对待曹操就是忠于大汉的一种表现,只是到后来曹操的实力到了一定的高度。


历史深度揭秘


荀彧是曹操的头号智囊,曾经忠心地辅佐曹操,曹操曾经也很信任他,但二人最终分道扬镳,矛盾的核心是政治立场的不同。

矛盾开始:“九州制”风波

荀彧与曹操出现分歧,最早是因恢复“九州制”引起的。曹操占领邺县后,有人建议他恢复古代的九州制,原因是在古代九州里冀州的面积最大,如果恢复古代的九州制曹操的势力范围将变得更大,“则天下易服”。

对这个建议曹操有点动心,但这件事提出后立即引来众多反对,身在许县的荀彧听说后给曹操写了信,表达了反对意见。

荀彧认为,现在如果依古制,那么冀州的管辖范围将包括现在的河东郡、冯翊郡、扶风郡、西河以及幽州、并州的全部,这些地方本来人心就不稳,让他们归属冀州,将会使大家更加不自安。如果因此引起叛乱,那么天下大业就不好说了。

荀彧建议曹操先平定黄河以北的地区,修复旧都洛阳,之后南下荆州讨伐刘表、刘璋等不肯朝贡的军阀,使人人自安,等到天下大定之后再来议古制。

荀彧的这番表态说得很有道理,却让曹操吃了一惊。因为曹操动了恢复九州制的念头后,想的不是扩大冀州地盘那么简单,背后还其它考虑,看来荀彧没看到。

九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但它也是整个古制中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与整个古制联系起来看才能洞悉曹操的心理。恢复地理或行政区划上的九州制不是曹操想法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部分,借恢复九州制进而恢复已经废除的其它政治制度才是要害。

当时的政治制度大都因袭于汉初,这套制度由汉高祖刘邦初创,经过汉武帝和汉光武帝等君王的不断改造,与最初的形制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比如目前推行的三公制与汉朝初年的丞相制就区别很大,三公分了丞相的权力,有了制衡却丧失了效率,东汉三公又长期被尚书台等内朝官分权,有时形同虚设。

在曹操看来,即使汉高祖刘邦定下的制度有些也值得商榷,比如封爵制度,以前是五等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刘邦非要来一个白马盟誓,称“非刘氏不得封王”,断了一般人的封王之路,异姓的臣子功劳再高,封到县侯也就到顶了,逼得王莽这样的人只好另找出路。

曹操想恢复九州制,行政区划调整是第一步,后面还会陆续推行以恢复古制为重点的政治制度,目的是进一步加强自身集权,同时在爵位分封等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去便遭到了荀彧干脆利索的反对,荀彧的表态让曹操不能不认真对待,荀彧不仅是自己事业上的第一功臣,而且在士人中很有号召力,自己手下相当一批官员都来自荀彧的推荐。

或许荀彧没有看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就行政区划调整本身发表了一些意见,但也有一种可能,他看到了自己的心思而执意反对,如果是那样就麻烦了。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恢复“九州制”的提议都不能再进行下去了,曹操下令终止关于恢复“九州制”的讨论,为此专门写信给荀彧说:“不是先生及时提出反对意见,我要失去的可能更多!”话是这么说的,但曹操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矛盾升级:“伏皇后事件”

接着,荀彧与曹操之间发生了更大的冲突,这件事与伏皇后有关。

伏皇后是汉献帝的皇后,官渡之前战汉献帝的董贵人及其父董承因谋反被杀,伏皇后悲愤不已,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信给自己的父亲伏完,让伏完联络一些人除掉曹操。

伏完决心反抗曹操,他在背后也搞起了联络工作,而所找的人里竟然有荀彧。伏完拿出皇后的信给荀彧看,荀彧看后意识到问题很严重,但他没有作任何表示,以他的政治经验不难判断伏完父女的行动等于自杀,但他也没有向曹操报告。

伏完联络的人里还有自己的妻弟樊普,樊普害怕事后被诛连,就把这封信交给了曹操,曹操心里有了防备,但没有立即挑明。

过了很久之后荀彧也察觉到事情已经泄露了,担心曹操追究。荀彧于是主动跑到邺县,劝曹操废掉伏皇后,另立曹操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曹操听完显得有些吃惊:“现在朝廷有伏皇后,我的女儿能配皇上只是因为我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功劳而已,怎能有更进一步的奢望?”

荀彧解释说:“伏皇后没有儿子,性情凶险恶毒,以前还给她父亲写信,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所以应该废掉她。”

荀彧想轻描淡写地把那件事掩饰过去,但曹操很认真:“这件事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荀彧也假装惊讶地说:“我前面向您报告过呀!”

可曹操仍然很认真,不给荀彧留任何机会:“这难道是小事吗,我怎会忘记?”荀彧装着又想了想说:“确实没有报告过,可能是当初在官渡与袁绍相拒,不想打扰您,所以没有说。”

曹操明白荀彧是在为自己圆场,放在以前他一定装糊涂混过去,俗话说“看透别说透、还能做朋友”,不给对方台阶下通常并不是曹操的风格,但这一回曹操较真到底了,继续追问:“官渡之战以后为什么不报告?”

荀彧终于无言以对,只有不停地检讨自己。史书称,这件事使曹操对荀彧产生了严重不满,只是表面上包容他而已。

矛盾激化:反对“五等爵制”

可惜荀彧仍然不放弃自己的政治观点,汉献帝建安十七年(212年)2月,董昭提议恢复“五等爵制”,此议与前面的恢复“九州制”目的相同,但荀彧继续反对,曹操对荀彧彻底失望。

半年后,曹操亲自指挥大军远征孙权,参战的部队先后在谯县附近集结,曹操专门请汉献帝派时任尚书令的荀彧代表朝廷到谯县来慰问。

天子派大臣到前线劳军是惯例,但由主持朝廷日常工作的荀彧亲自前来是以前没有过的。包括荀彧本人在内,许多人都注意到了这个细节,感觉将有什么事发生。

果然,曹操随后就以汉献帝的名义发布诏令改任荀彧为光禄大夫,不再担任尚书令一职,同时继续留在军中“参丞相军事”,即兼任曹操的军事顾问。

改作闲职,又直接让其成为自己的属下,从这些任命看荀彧在曹操面前彻底“失宠”了,荀彧郁闷至极,病了。

曹操率大军推进到长江边上的濡须口一带,随军行动的荀彧因病留在了寿春,在这里他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最终病逝于寿春,时年50岁。

矛盾背后:对汉室的态度

荀彧死后,关于他的死因在当时就有种种猜测。有的史书说荀彧是生病死的,有的说“以忧薨”,即因心情极度郁闷而死,还有的甚至说荀彧是自杀。

有一部史籍写道,曹操这时馈赠给荀彧一些吃的东西,荀彧打开后发现里面是空的,荀彧很奇怪,之后感到这是曹操在暗示自己什么,于是“饮药而卒”。

另一部史籍记载,荀彧临死前把与自己保存的重要文件都烧了,因而他一生提出过的许多奇策密谋都不再为世人所知。

荀彧究竟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已无法有准确的答案了,不过有个事实很明确,那就是曹操对他越来越反感了,他已经从的“第一智囊”和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变成了曹操心中的“绊脚石”。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荀彧的政治理念与曹操产生了严重分歧,荀彧是汉室礼教熏陶和培养出来的传统士人,他心中的皇权正统观念很强,他帮助曹操,是希望曹操能匡扶汉室而不是取而自代。

荀彧与曹操的矛盾根源在于对汉室的态度,荀彧忠心于汉室,因而反对曹操称王称帝,从劝说曹操“奉天子”到反对“九州制”、“五等爵制”,荀彧的这个政治态度始终如一。

因为如此,就使得荀彧与曹操之间越走越远,即使没有突然离世,荀彧在曹操集团中的作用和使命也已经终结了。


南门太守


荀彧在三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里就是一个悲情人物。他虽并没有被广为人知,却是整个三国历史上举重若轻的人物。在曹操的戎马生涯中,几乎每一场都有荀彧出谋划策。也正是由于他的举荐,郭嘉、陈群、司马懿等人才陆续来投。他毕生的理想就是“汉室中兴”,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误把曹操当成了匡扶汉室的中兴之臣。结果,十数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最终却在曹操的猜忌下决裂,他自己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中兴之臣”

荀彧之所以投靠曹操,尽心辅佐,正是因为他看中了曹操的“忠心”。董卓乱政,是曹操孤身行刺;讨董卓的关东联军停滞不前,是曹操一马当先,率先进攻;十八路诸侯只顾自己,是曹操一句“君自向东,我自向西”的“忠心”,结果寡不敌众险些丧命。这一切都让荀彧认为曹操就是众多诸侯中值得汉室托付的人,是可匡扶汉室的中兴之臣。

向左走,向右走

212年,曹操终于不再满足于位极人臣的丞相位,想要染指魏王之位。荀彧面临着“打天下”和“谋汉室”的重要选择。“打天下”就是曹操篡汉,他将位极人臣。“谋汉室”就是与曹操决裂,一心为汉。面对这样的选择,我想荀彧一定经历了痛苦的抉择。最终,荀彧选择的是不忘初心,无论代价多大。史书记载“曹操闻之,勃然变色。”从此以后,曹操和荀彧关系不可避免的恶化。

同年,曹操征讨孙权。这一次他带上了一直都是坐镇后方的荀彧,这表现出曹操对荀彧已经极度的不信任。曹军行至安徽濡须时,荀彧称病留在寿春,不久就离世了。

说到底,曹操和荀彧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曹操借荀彧打天下,荀彧借曹操匡汉室,这一矛盾是不可化解的。在前期矛盾还不明显,到了曹操开始触及到皇权之时,也就是两人矛盾爆发之时。


邯郸醉


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小编也不知道为何!不知道有没有真正的历史大家给出正确答案!但是小编认为,很多人认为荀彧最后亮牌,说以靠曹操匡扶汉室,违背自己理想,这显然不对!



一,资深背景,洞悉天下!

荀彧这个人,在一开始群雄割据,战火纷飞时,投奔袁绍!之后投奔曹操!完后一直是曹操三大谋士之一!另外推荐郭嘉等人,为曹操屡献良策!可以说功劳至伟!如果说,一开始荀彧不知道曹操什么人!但是荀彧建议迎接天子,而后要是看不出曹操心思,那这绝对不可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比董卓之前差不了多少!根本没把皇帝放到眼里,还三番五次惩治皇帝!要是说荀彧有匡扶汉室以做忠臣的理想,那他断然不会协助曹操!



二,离奇去世,但子祠都获得优待!

我们知道唯一有记载的就说荀彧反对曹操加九锡引起君臣反目,最后病死或被曹操赐死!完后死后,荀彧的后代并没有被破坏,反而加官晋爵!这里也疑点重重!如果荀彧就是因为这件事,表明自己政治立场与曹操不同,那么曹操并没有找荀彧后代的麻烦!这里也说不通!因为荀彧作为三国有名的谋士,因为反对曹操加九锡,导致君臣翻脸!那不可能不做任何后果的准备吧?显然这个矛盾是说不过去的!既然君臣反目,曹操在荀彧去世以后,对他后代还不错,说明他们的主要矛盾绝不是在加九锡这件事上!



这个如果没有史料记载,估计就是历史一个不解之谜了!小编猜测估计也就是曹操和荀彧发生了一些误会!啥误会?我肯定也不知道!可能曹操背后轻言了荀彧,又或者失言取笑了荀彧这种可能性比较大!因为荀彧跟随曹操多年,功劳苦劳都有,可能曹操一时失言,得罪了荀彧!引起荀彧反感!文人就怕你看不起他!而导致荀彧驴脾气上来,就和曹操对着干!最后荀彧离世,曹操可能觉得自己有愧于荀彧,所以对荀彧后代加官晋爵!这个是小编的推测!



谢谢观赏,请看下集!


九哥脱口秀


因为荀彧以汉臣自居,自然反对试图自立为王的曹操。曹操与荀彧最初都是试图复兴汉室,以拯救汉朝危亡为最远大的战略目标而聚集在一块。但是没想到天下即将归附于一统,曹操却试图自立,汉臣荀彧不愿意看见这个局面,虽然明知死,也只好反对。当然口说无凭,下面几个例子便是荀彧是一名真汉臣的最好证明:

一:劝诫曹操迎接天子。

公元196年,在曹操将黄巾军击败以后,汉献帝在众将的护送之下从长安返回洛阳。在是否需要将汉献帝迁都许县的讨论中,荀彧从天下局势的角度对曹操说:将军在外平定叛乱,以兵勤王,对天下人号召的便是兴复汉室,这也是将军一直在做的事情。今天下已经大致平定,皇帝从长安返回洛阳,将军如果此时不新建国都迎接汉帝,就会使天下诸侯心生不满,而天下又会重新回到混乱的状态。荀彧通过一番言论,力排众议,使曹操亲自前往洛阳迎接汉献帝。

二:反对曹操进爵国公。

公元212年,曹操野心毕露,试图自称为国公,加封九锡。当时曹操魏国集团内部一片欢呼庆贺之声,只有荀彧一人出言反对,也正是此举让荀彧看清了曹操的面貌。荀彧对曹操说:将军本来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为人臣应该有自己的操守,不能超越了自己所能得到的东西,要有退让之德行。曹操听闻荀彧这样说十分的愤怒,两人也从此分道扬镳。荀彧不久就病死于寿春,一代名臣郁郁而终,令人唏嘘不已。

荀彧一开始便是信了曹操兴复汉室的口号才投靠于曹操旗下,曹操最初的确也是奔着匡扶汉室的目标去的。但是随着曹操权力的越来越大,曹操逐渐迷失了初心。在曹操试图给自己加封国公之时,曹操的野心展示了出来,这令荀彧感到震惊。也正是因为荀彧的反对,荀彧曹操二人结束了彼此数十年的友谊以及将军与谋臣的合作关系。

虽然荀彧的死没有阻止曹操自封国公的举动,但是也许在荀彧死后曹操也幡然醒悟,曹操也停止了对汉朝皇室最后一步的举动。也许是荀彧的死,让曹操再次找回了自己只是想要匡扶汉室的初心,曹操也没有迈出称帝的最后一步。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如果早知道结局,当初可能就不会开始了。荀彧作为颍川氏族的代表人物,选择辅佐曹操并非只是他一人的选择。而且当时曹操确实表现出了一个国士的风范,为官不惧权势,国乱敢只身刺贼,失败后回乡首倡义军。在联军个个踌躇不前心怀鬼胎之际,“诸君望北,我自西向”明知会失败,依然奋力讨贼。

荀彧作为一个有识之士,心中有光复汉室的理想,选择辅佐就是看中曹操这颗报国之心。估计曹操开始是没有代汉的想法的,但是慢慢的,这艘船越来越大,很多东西不再是自己能决定的,只能是顺势而为。一个荀彧不能代表所有文官武将。比如,曹操官只丞相,麾下文官战将封官就很大局限,屡立战功的人需要封赏。站在将士的立场,很多都想做大官,甚至是开国元勋。

再说曹操本人,野心是慢慢增长的,他说过一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意思是让他儿子称帝。不过自始至终,曹操都以汉臣自居,没有称帝。荀彧是个理想主义者,只能说始料未及,或者说是在这件事上不识时务吧,不管曹操,陈操,李操,都只能顺势而为。


少少alfa


没有什么看不懂的,多读几遍《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能看懂。


荀彧辅佐曹操是匡扶汉室,拯救乱世的,而不是辅助曹操来称王称帝改朝换代的。

荀彧家族世代为汉朝官员,可以称之为“世受汉恩”。汉末乱世,荀彧曾投奔过袁绍,但是最终认为袁绍不能拯救汉朝,于是离开了袁绍,投靠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的曹操。曹操对荀彧颇为倚重,《三国演义》里面被曹操呼为“吾之子房”。以汉高祖自喻。


当初,汉帝蒙尘,荀彧力劝曹操“迎奉天子”,操迎之,让汉献帝在许昌安了家。

其后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荀彧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当于汉高祖的“萧何”,让曹操始终无后顾之忧。而且还为曹操举荐了很多人才。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等都是荀彧举荐的,这些人都称为曹操集团的重量级人物。为曹操集团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曹操威望俞重,野心也逐渐膨胀,要学王莽加九锡,称魏王。这个时候,荀彧还停留在汉室余光之中(相当于清朝灭亡后的,清朝的那种遗老)。认为作为一个忠臣,曹操应该作为大家的表率,效忠汉室,而不应该有不臣之心。惹怒了曹操,同年南征之时,本应留守大本营的荀彧被曹操召唤南下,随行到寿春之时,送一个空盒子给荀彧,随即荀彧服毒自杀,史上谓之“隐诛”,荀彧时年59岁而亡。

而曹操或许有愧于荀彧,最终只当了魏王,没有称帝,将篡汉的任务交给儿子曹丕去完成了。

作为正人君子的荀彧,天下百姓安之,才是自己的最大梦想,而改朝换代,并非所愿,才会与曹操在最后决裂吧。


萧子北


三国里最不懂的还是荀彧,全心全力的帮助曹操,但为什么最后却要反对他称王称帝?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多年以来荀彧事为魏臣,实为汉臣,尽心尽力辅佐曹操,最后却因为曹操想称魏公而与曹操对立,相当于把权力送到人手里,人家拿了,你又不高兴了,我们不能理解荀彧,当时的人也不能理解荀彧,荀彧死后曾有人评价他是汉室倾颓、曹魏得权的主要帮凶,最后自杀明志,为之晚矣。

这话说出来对于荀彧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我说不公平呢,因为无论是现在的我们,还是当时的人们,眼中看到的都是野心满满的曹操,就像新三国里曹操说的:“也许你今天看错了我曹孟德,可是明天呢,你又错了。”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曹操从身为汉臣到自己得权颠覆汉室他是有一个心理变化的。

曹操起初是真的想挽救汉室之颓,在联军各怀心思按兵不动的时候,曹操实力最弱却独自领军深入敌境,企图拯救汉献帝,被董卓手下大将徐荣围剿,几乎丧命,这正是这一点被荀彧看上了,忠汉之心袁绍、刘岱、张邈之辈没有一个人赶得上曹操,这也是为什么荀彧拒绝实力雄厚袁绍的邀请,反而投奔当时弱小的曹操,因为那时的曹操和荀彧心思在一条线上,荀彧帮助曹操站稳脚跟,扩充实力,招兵买马,广纳贤才,这都是为了能和曹操一起振兴汉室,他需要曹操这样的领袖去带头,他需要曹操帮助汉室,清除董卓、袁绍这样的毒瘤。

可是今日的曹操不是昨日的曹操,当曹操做到袁绍这么大的时候,他的心态就变化了,就像当年袁绍想要吞并天下一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堂之上,百官之前废除三公,自封丞相,代政刘协。

这个时候荀彧想要后悔已经晚了,两个人之间已经心照不宣了,只差没有捅破的窗户纸而已,庙堂内外也唯他荀彧还是汉臣,其实两个人公开的决裂是在曹操准备称魏公的时候,荀彧对曹操说的话还是挺重的,乱臣贼子的帽子不偏不倚地戴在了曹操头上,基本上点出了曹操图谋天下的野心,这也导致,当初亲密无间的伙伴反目成仇。

曹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荀彧是死板的,这也是曹操为什么比荀彧强,荀彧的愚忠让人惋惜。其实荀彧如果想要建立新的秩序,大可以留在当初实力最强的袁绍身边,恰恰因为荀彧想要振兴汉室,想要保住刘家的江山他才帮助曹操,他觉得帮助曹操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认为曹操是高祖的萧何,可惜可惜,曹操成了第二个董卓。

万一曹操取代了刘协,荀彧就成了助纣为虐,汉室的大罪人,这是荀彧不能接受的,荀彧不想以这样的身份名留青史。所以荀彧在自知反抗曹操没有希望以后只能自杀表明自己的立场,告诉后人自己不是汉朝的罪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件事不能说荀彧不忠,也不能说曹操不义,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也是委婉地规劝荀彧。希望荀彧看清现实,认识到汉室气数已尽的命运。但是荀彧自己过不去心理这道坎,所以荀彧从始至终就没有背叛过汉。

不过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有人得志就势必有人失志,没有荀彧就没有曹操,没有曹操也不会有荀彧,只可惜荀彧旷世奇才,早早就退出了可以名立千秋历史舞台。

但不得不说,荀彧成功了,在三国人才辈出的时代,能留下良好名声的人不多,显然,他就是其中一个!

杨角风发作


汉魏时期,世家大族乘机崛起,这些士族的政治倾向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荀彧所在的颍川荀氏正是其中之一。

东汉的大乱,其实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些士家大族。一个在后期腐败不堪的东汉王朝,为什么在难以匡正和复兴的情况下,仍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和基础任务要为维持这座腐朽的大厦前赴后继呢?

究其原因,这实际上与汉朝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关系。西汉自武帝依赖,儒学大兴,在士大夫心里,对君主忠诚是大义所在。因此,东汉末期的士大夫实际上充当着儒家“道德”捍卫者的角色,他们重视道德修养,坚持以刘氏天下为己任,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这种坚持从一而终的气节,是东汉士大夫政治品格的主流。由于统治者遵从儒道,许多士人通过走仕途获取功名,他们普遍认为刘氏政权给与了他们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机会,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于是自然地加强了对皇权的依赖,因而,士人忠于刘氏政权就理所当然了。

再者,士家大族们在东汉王朝的统治下,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很高的政治地位,为了保住他们的财产和地位,他们并不希望东汉王朝被别人所取代。因为那样,他们将难以保住自己的或者说家族的既得利益。所以他们会努力去支撑着即将倾覆的刘氏帝国,倾其全力将其扶正,以维持正常的统治秩序,避免因其倒塌给自己带来剧烈的阵痛。

荀彧,作为颍川大族出身,年少时由于天资聪慧,很受时任的称赞,有人就曾称之为“王佐之才也”。由于当时的社会十分重视门第族望,于是他很快就被征为孝廉,出任守宫令。

但由于当时东汉王朝政治十分黑暗,加上时局动乱,封建纲常越发沦丧,自己安邦定国的政治宝物无法得到施展,于是便产生了“匡复汉室”的志向。在荀彧看来,匡复汉室既符合自己家族的利益,,也符合汉魏士大夫的价值取向和处事原则。

为了实现这种愿望,荀彧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当时占据兖州,实力较弱的曹操,希望通过自己和曹操的合作,实现抱负。荀彧加盟曹操,是当时士家大族依附一方诸侯,并试图以此为依托,实现匡复之志的典型范例。如此抬升了曹操人才集团的地位和人气效应,许多优秀人才和当世豪杰也纷纷投效。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除了他自己拥有过人的政治军事才能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的身边拥有了一批像荀彧这样的人才,他们在曹操阵营中积极为曹操出谋划策,尽显自己的才能,可谓为曹操的统一战争立下过汗马功劳。

然而,当草草你逐步取得在北方的军事胜利,并最终打败强敌袁绍侯,他的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了起来,这就与一心想匡复汉室的荀彧产生了矛盾两个人的关系逐渐疏远,最终,曹操坚持:“不为我所用,必杀之”的用人态度迫使荀彧自杀。

古代很多重视名节的所谓政治家认为匡复汉室,士大夫完全可以入朝为官,何必非要屈身侍奉诸侯,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其实不然,东汉末年,随着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封建皇权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特别是黄巾大起义和董卓入京侯,整个东汉王朝政权已然瓦解,“匡复汉室”并不能依靠皇权自身力量来实现,如果坚持用这种传统的方法,只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比如皇埔嵩忠于皇命,被假借汉帝名义的董卓征召为城门校尉,最终被解除武装,遂使得关中,陇右皆成为董卓的势力范围。

要想在当时的额社会条件下实现“匡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只能依靠群雄,借助他们的力量,中兴汉朝。这是当时士大夫们的普遍选择,也是唯一选择。

综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荀彧选择曹操,并且尽心尽力,而最终却又跟曹操分道扬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