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近几年来,韩国国防产业发展很快,陆上兵器,如K2坦克、步兵战车、自行火炮,海上舰艇,如护卫舰、潜艇、两栖登陆舰,空中装备,如K-50攻击机等,不仅满足了自身装备的需要,还出口到多个国家,为韩国军工产业赢得了不小的声誉。然而,自信满满的韩国军工产业界背后,却有着一个难以言说的痛。因为在直升机领域,韩国军工还是一个“小白兔”,与世界直升机先进国家相差甚大。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完美雄鹰”不完美,关键时刻掉链子

为了改变直升机研制领域的落后局面,韩国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投资大、起步高。2006年,韩国决定投入10.5亿美元,启动名为KUH的中型通用直升机项目。主要是引进空客直升机公司畅销的“超美洲豹”技术,用来取代老旧的UH-1H直升机。2010年,在韩国数百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直升机成功试飞,该机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从立项到首飞仅仅花了38个月。韩国人显然对此直升机非常满意,取名为Surion,意为“百分之百的雄鹰”或“完美雄鹰”。韩国军方对此也是喜于言表,自诩“完美雄鹰”的性能可与美国UH-60“黑鹰”直升机不相上下,能够执行多种复杂状态下的作战任务。事与愿违,服役没多久,一架“完美雄鹰”起飞时突然坠毁,这架直升机起飞后不久旋翼就脱离了机身,飞走了……飞机坠落起火,五人遇难。最让韩国军方难堪的是,事故调查还得请空客直升机公司来协助调查。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完美雄鹰”直升机

韩版直9重出发,积累技术降难度

“完美雄鹰”虽然历经坎坷,但是毕竟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痛定思痛,韩国决定正视本国实际情况,不再片面追求国产化,从轻型直升机做起。这次选择的参考对象是空客直升机公司的H155双发民用直升机,其实和我国的直九直升机属于同一个大家族,源头都可以延伸到著名的“海豚”直升机。不过韩国的LAH轻型直升机和直九有着很大的不同,毕竟中国直九还是1980年引进法国SA-365N“海豚”直升机专利而研制生产的。一晃,三十年过去了,H155又有了更多的新发展。比如,更加流线型的外形、更大的机舱空间、更先进的复合材料,另外在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电子设备、隐身性等多个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与中国直九武装直升机最大的不同是,韩版直九在机头下方有固定机炮,直九则采取的外挂式。机身两侧下方装有非穿透式弯梁挂架,可以悬挂各种导弹、火箭巢、机炮,与直九基本一样。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直九是在陆航没有足够的武装直升机的基础上一种折中的安排,直19才是这类轻型武装直升机的最佳选择,毕竟宽大的机身在战场上并不占任何优势。武直10和武直19服役后,解放军将不再生产武直10。拥有AH-64阿帕奇和AH-1眼镜蛇两种先进武装直升机的韩国,进行这样的改型令人困惑。唯一的可能就是,韩国想出口!这才符合韩国军事装备发展的一贯思路,引进、消化、整容、出口。不过等到LAH轻型直升机正式投产时,直19系列可能不会留太多市场给它了。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LAH轻型直升机

核心技术难掌握,受制于人路仍长

平心而论,韩国是虽然是一个航空工业后进国家,但是经济基础雄厚、技术力量不低,借助美国等西方国家良好的关系,韩国开发了不少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广受好评的武器装备,护卫舰、坦克、自行火炮都是国际市场上的畅销货。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离开了西方国家的支持,韩国武器装备就失去了“灵魂”。诸如韩国K2坦克、K9自行火炮上的德国MTU公司的发动机、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的自动火控系统、T-50“金鹰”高级教练机上的美制发动机等等。没有它们,韩国武器装备研制将难以为继。韩国可以凭借良好的关系引进一些关键设备,对西方国家的成熟产品和设计进行再包装、重拼凑,毕竟“整容”是韩国的拿手绝活。这样,38个月研制成功中型直升机也就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成就。但是组装之后呢?多国技术的兼容、自身技术的储备、制造工艺的之后、制成以后的试验定型,等等,就不是几年甚至几个月就能达到的了。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韩国K-9自行火炮

磨剑霍霍六十载,一树之高勇争先

中国直升机研制从苏联模式转向法国模式到兼收并蓄,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装备能力。从中国1958年开始涉足直升机生产算起,已经有60多年。期间,中国先后仿制过苏联的米-4(直-5)、法国的SA321A“超黄蜂” (直-8)、海豚(直-9),与相关国家联合开发出HC120、AC352等直升机,还购买过24架美国S-70C民用“黑鹰”直升机、俄罗斯米-8、米17、米171等直升机,接着才有直11,中国第一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直升机研制成功,随后才有了武直-10、武直-19、直-20这样的顶尖装备。韩国官方调查显示,“完美雄鹰”直升机的研发有180多家韩国企业参加,90%的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实事求是讲,对于一个第一次研制直升机的国家实际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但韩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真正的差距,恐怕就在那10%不能国产化的部件上,以及隐藏在这后面的整个制造业体系的差距。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中国直9武装直升机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自研直升机也不是几个月就能飞起来的。中国军工企业从零开始,通过长期的技术探索、大量型号的研制,综合考虑军队需要、市场需求、自身技术储备,从设计、制造到试验自成体系,终于,厚积薄发,一飞冲天,占领一树之高。


研制韩版直九?只因38个月研制成的“完美雄鹰”直升机不完美

中国武直10直升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