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分行和支行有什麼區別啊?

羅鎮鴻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簡短的從4方面來回答:

一、級別大小不同。銀行實行的是五級設置制,即:總行、分行(省級行政區為1級分行、地(市、州、盟)級行政區為2級分行)、支行、分理處、儲蓄網點等5級。從中可以看出,分行的級別要比支行高一級。

二、設置的行政區域級別和範圍大小不同。1級分行通常是設置在省級行政區,比如: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就屬於1級分行;2級分行通常是設置在地(市、州、盟)級行政區,比如:中國農業銀行石家莊市分行、中國建設銀行哈薩克自治州分行、中國銀行錫林郭勒盟分行等。而支行通常只是設置在縣(縣級市、區、旗)級行政區,比如:中國工商銀行淶水縣支行、中國農業銀行遵化市支行、中國建設銀行蘇尼特左旗支行。從中可以看出,分行設置的行政區域級別和範圍要比支行大。

三、領導關係是從屬關係而不是平行關係。也就是說,分行是上級領導主管,支行是下級部門單位。通常情況下,一個分行領導和管理著多個甚至十個以上的支行。

四、業務內容和範圍有所不同。分行通常是管理機構,不直接對外辦理儲蓄、貸款等業務,而支行則可以直接辦理儲蓄和貸款等業務。


潤友


我恰好在支行和分行都幹過,我來說說我在支行和分行的工作感受吧,通過我的感受來幫助題主瞭解分行和支行的區別。

剛入銀行,我同大部分銀行人一樣,先從支行櫃員開始幹起。期間經歷了失望,焦慮,迷茫等階段,最終通過自己的一番爭取,又趕上行裡要搞零售轉型的好時候,我果斷從櫃員轉為了零售客戶經理。

支行地位最高的官是支行長,地位最低的崗位是櫃員。中間不高不低的就是那群客戶經理。他們當中又分為公司客戶經理和零售客戶經理。這群客戶經理肩負著直接為銀行創造效益的職責,多半都趾高氣揚,公司客戶經理更甚。

在支行幾乎每一個人的工資都與這家支行的業績掛鉤。沒有業績壓力的櫃員也是如此。櫃員的工資都是在三五千元,如果他們想要將工資提高到七八千元,就只能不停的拉存款。

在做零售客戶經理期間,我發現了零售客戶經理的工資也幾乎不是靠自己勤奮就可以提高的。要提高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與支行長搞好關係。行長給你介紹一個客戶,抵得上你悶著頭幹一個月。

可以這麼說:在支行,支行長就是所有支行員工最大的靠山。你的工資待遇與支行長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如果支行長能力比較弱,那就將熊熊一窩了,相反,如果支行長的能力比較強,整個支行從上到下都會散發著“金色”的光芒。

後來我實在是無法與支行長建立極親密的工作關係。再加上,我認識到如果將自己的命運寄託到支行長身上,對我個人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後來我通過行內競聘來到了分行。進入分行,我像是換了一個單位一樣,工作情況與之前大為不同。

在分行,我做的是產品經理的崗位。這個崗位是幹什麼的呢?用官方的話講,分行產品經理的工作主要是營銷推動。實際上,這個崗位就是條線領導眾多秘書中的一個。

分行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支行。每個產品經理都對接幾家支行。名義上是管理,其實就是轉培訓和數據統計,任務分配加激勵方案。我們這些人員的工資與管理支行的業績大體相關,但也不是強相關。

我們的考核機制是80%在日常工作,20%才在於管理支行的業績。也就是說,這個月,我負責的產品,我管理的支行,業績再差,我的大部分收入還是有的。旱澇保收說的就是我們這群人。

分行的工作氛圍遠比支行要壓抑。在支行,沒有事情就可以下班回家了,因為一切看業績。在分行,沒有事情也建議在行裡待著,因為分行是弱業績考核,重工時打分。領導會根據一名員工的工作時長來判斷這名員工的努力程度,產出成果,從而調整你的百分之八十的工資。

在分行,辦公室政治相對嚴重,就像後宮一樣,誰得恩寵,誰的工作就好開展,工資待遇也比較高,不像在支行,大家各憑本事吃飯。每個人的工資雖然受到行長影響,但是也可以憑著自己的努力,拿到對應的回報。

總結:

分行和支行屬於兩種生存環境。各有優勢,適合不同類型的人。如果你稍微有點資源,我就建議在支行工作。真正的朝九晚五,因為有資源,工資也不愁,領導也不管,逍遙自在。如果沒有資源,營銷能力沒有那麼好,那就來分行。只要你踏實肯幹,總能被領導發現,從而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

銀行研究僧,你學習,我也跟著學習!


銀行研究僧


相信很多朋友去銀行的時候或者辦理銀行業務的時候,這個銀行可能會顯示是分行或者支行,那麼他們中有什麼區別呢?


以我的個人經驗分行和支行的區別是:

一、分行

各地分行一般會招聘管理培訓生、客戶經理、櫃員等崗位,其中管理培訓生在分行機關工作,客戶經理和櫃員在網點支行工作。分行管理培訓生招聘人數相較於總行管理培訓生來說較多,門檻也相對較低,入職後需要在支行進行輪崗學習,之後回到分行進入相應的工作崗位,如零售銀行部、公司銀行部、票據業務部、貿易融資部等,主要從事產品經理崗位,可以全程參與銀行產品的設計、發行及銷售工作,成為某一業務領域的精英。

二、支行

支行主要招聘客戶經理和櫃員崗位,分屬不同的業務條線,能夠直接面對銀行的各類客戶,接觸到非常多的客戶資源,同時由於客戶經理和櫃員有相應的業績考核,獎金收入很多情況下會高於分行中後臺崗位,也有較豐厚的年終獎。近年來隨著各大銀行推進事業部制改革,支行的權限在不斷弱化,客戶經理和櫃員也逐漸由分行直接進行管理,這也就意味著只要表現優秀,可以有非常多的機會調至分行工作。

三、區別

支行是銀行的分支機構,是一個地區銀行的主管行,可以管儲蓄所和分理處。銀行一般有總行、分行、支行、分理處、儲蓄所等分級設置。一般來說省一級的分行是一級分行,市一級的是二級分行。市以下的區縣,區縣級市的機構為支行。每個支行有一個支行營業室,還有若干分理處和儲蓄所。而銀行支行就是某銀行的分行。


現在大家能分清什麼是分行,什麼是支行了麼?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烈火指標


銀行按垂直管理方式分為總行——分行——支行。具體按地區還有一定不同。

各省級分行

省分行(一級分行)

地級市分行(二級分行)

縣支行(一級支行)

網點支行(也就是常見的服務客戶的營業廳)

各直轄市分行

市分行(一級分行)

支行(二級分行)

網點支行(也就是常見的服務客戶的營業廳)

重要城市分行(如深圳,廈門等副省級非省會城市)

市分行(總行直屬分行)

支行(二級分行)

網點支行(也就是常見的服務客戶的營業廳)

所以從如上簡單的分類能看出來,各地區的分行和支行的區別,一般分行高於支行,一般分行是具有經營管理權限的,(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少一個層級)


資深銀行從業者


銀行的分行和支行之間的區別主要提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分行級別高於支行

銀行的分行是總行在地方設立的分支機構,直屬總行領導管理,而銀行的支行是地方分行設立的區域經營網點,直屬地方分行領導管理,很顯然,分行的級別要高於支行。

第二:分行權限高於支行

既然銀行的分行級別高於支行,且支行直屬分行領導管理,那麼在權限上分行也是大於支行的,像貸款業務,支行只能審批一定額度內的貸款,超過了支行的審批權限,支行就必須要上報分行,由分行審批。

第三:分行職能部門比支行多

銀行的分行是總行在地方設立的分支機構,除了有營業網點,還有人事部、財務部、科技部、資金部、風險部、法規部、信貸部、普惠金融部等主要部門,但是支行僅僅是地方分行設立的一個營業網點,除了銀行、副行長、會計、客戶經理、櫃員、大堂經理以及保安外就沒有其他部門了。

第四:分行的經營規模比支行大

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去過分行和支行就知道了,分行營業網點比支行的還要大,櫃檯比支行的要多,客戶經理也比支行的多,服務和設備也比支行上檔次,其主要原因是銀行分行的業務比較多,經營規模遠大於支行。


夢幻財經


簡單的來說,分行是管理支行的,這個就跟省管理市一樣。

銀行的架構體系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分為:總行——分行——支行,三個層級,當然如果規模大的銀行在分行層級會進一步劃分為省級分行與市級分行,在支行層級下面則會多設個分理處。所以在大銀行完整一點的劃分為:總行——省級分行——地級市分行——支行——分理處。

分行屬於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承接總行下發的各類任務;另一方將各類任務進一步拆解下發到各個支行,總行考核分行,分行考核支行。

分行與支行的主要職責

支行是銀行的第一線,直接負責對外接觸,支行的人員主要由操作人員(櫃員)以及營銷人員(大堂經理、客戶經理、理財經理)構成,是銀行的第一線,也是銀行的直接對外窗口。支行是總分支三個體系中數量最多的一級,一個地級市裡少則幾家,多則上百家支行,但是一個地級市裡一般就一家分行。

分行處於總分支三個體系裡的中間,主要是一個地區的總負責,在支行是沒有後勤管理部門的,後勤管理部門都在分行,比如:風險管理部、綜合部、運營管理部、人力資源不、財務部、信息科技部、金融市場部、貿易金融部、私人銀行部、資產與負債管理部、法律保全部、授信審查部、企業金融部等等。分行是沒有營銷崗的,主要負責整個片區的管理,對片區的業績進行負責。

如果說你善於營銷,有一定的人脈資源,那麼可以在支行奮鬥,有業績的營銷人員不僅收入高,而且提拔快;如果說你比較內斂,不善於言辭,那麼可以選擇在分行工作,分行管理部門一般沒有業績壓力,工資穩定,壓力較小,適合養老。

總結

分行與支行,按照公司來類比的話,分行對於總行而言,相當於是子公司;而支行對於總行而言,相當於是孫公司。支行是受到分行管轄的,單以權利來論,分行的權利會更高一點。


鯉行者


商業銀行的外部組織結構之一:總分行制

1.概念:總分行制又叫分支行制,它是由一家總行和下設的若干家分支行形成的以總行為中心的龐大的銀行網絡。商業銀行的總行一般設在各大中心城市,總行對各分支行進行統一管理。這種銀行制度起源於英國的股份制銀行,是國際上最常見的商業銀行體制。我國也實行總分行制的銀行制度。

2.類型:按總行職能不同,總分行制可分為總行制和總管理處制兩種類型。總行制是指總行除管理和控制各分支行外,本身也對外營業。總管理處制是指總行只負責控制各分支行,不對外營業,總行所在地另外設立對外營業的分支行或營業部。

商業銀行的內部組織結構(總分行)

公司業務部、機構業務部、個人金融業務部、資產負債部、授信審批部、信貸管理部、電子銀行部、現金管理部、內控合規部、運營管理部、人力資源部、辦公室、計劃財務部,電子銀行部 、信息(計算機)中心。支行一般沒有上述部門。

具體到分行和支行:

1.等級關係(從大到小):總行(唯一性)——一級分行(通常為省級、直轄市以及部分計劃單列市)——二級分行(市級)——一級支行(區級、縣級市、縣級等)——二級支行(分理處或者儲蓄所)

2.管理權限:銀行的分行是該行在某地區(一級分行為省級、二級分行為市級)的最高管理機構,屬於銀行體系的二級機構,分行的業務範圍包含所在地的整個行政區域(省級或者市級),是各級支行的直接上級機關;銀行的支行屬於銀行體系的三級機構,可以理解為基層單位,一般支行下面還設有若干分理處(儲蓄所),各家銀行略有差別。


半路金融


主要區別有以下三點:

領導關係:銀行的總行領導分行,分行領導支行。

2.領導權力:總行>分行>支行,各地支行歸這個區域的分行管理,各地區的分行歸唯一的總行管理。

3.從屬設置:總行下設一級分行,一級分行一般是省(區、直轄市)分行、或者部分計劃單列市也設有一級分行(如青島、大連等)。一級分行下設一般設有二級分行或者一級支行,二級分行下的支行就叫做支行,一級支行下面的分支機構叫做二級支行。

擴展資料: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

國有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


寒少爺


銀行的分行和支行的區別主要在管理級別上的區別。

一般來說省市一級的銀行才能稱之為分行,縣區一級的分行都是支行。分行連接總行和支行的重要管理部門之一,支行銀行最末端的管理機構。

直白的來說,總行下達的業務指標,通常要經過省行或者市行的拆解後下達到支行。比如,歲末年初,總行向某分行下達任務要求完成多少利潤指標,分行收到任務後,就會根據自身的情況拆解一下指標,結合當地的情況和自身的情況分析一下,今年的存款貸款比例如何?今年要重點發展哪些業務?拓展哪些客戶才能完成任務。在分析後,再把這些情況拆分成支行的指標,給支行下達下去,同時結合本行的情況下達激勵措施。具體來說,某分行通過分析得出自己今年至少要吸入5億存款,並放出4億貸款才能完成總行的任務。分行旗下剛好有5家支行,那分行可能就會均分一下,每個支行年要完成1億的新增存款,貸款每家支行要完成8千萬。如果完成了就有獎金,完成不了就扣錢。

支行收到任務後,再結合自身情況把指標下達支行個部門及各個網點等。

這個例子比較簡單,實際情況要比這個複雜很多。

支行是銀行最基層的管理及執行單位,所以一個支行行長身上揹著多項指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而且常常是總行某人說句話,比如希望能儘快瞭解什麼業務的數字,分行就會連夜下達命令,而支行的工作人員就得幹通宵。

所以,銀行總行是大家擠破頭的地方,而支行行長通常是承受壓力比較大的人。


婞金融


銀行和支行的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分別為:等級,權力,業務細分。

等級

銀行級別等級從大到小依次為總行—一級分行—二級分行—一級支行—二級支行。

權力

分行有管理支行的權力,支行下面還設立了若干分理處和儲蓄所;一級分行有批卡的權力,分行可以制定政策,支行只能執行政策。

細分

儲蓄所只能辦理個人業務,分理處可以辦理對公業務,辦事處可能是不同銀行的說法,支行是一個地區銀行的主管,可以管儲蓄所和分理處,而分行又是管理各個支行的機構,不對外辦理業務,是機關單位。核算中心是分行或支行的一個內設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