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股再跌20%,該如何應對?


如果美股再跌20%,該如何應對?

隨著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內外股價波動出現了聯動效應,也就是常說的相互影響。近期美股走勢較為了,以標普500為例,2月20日以來,標普500下跌了20%,進入技術性熊市。上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在2018年10月3日—2018年12月24日。

不過這一次和上一次存在明顯的不同。2018年10月的下跌是源於連續加息後利率過高,GDP數據走低所致,美國長期短期國債利率倒掛引發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即將步入衰退的擔憂。

本次的下跌是源於全球性的衛生事件,導致全球工業及消費需求大幅下降,加之產油國之間的分歧,原油暴跌,作為石油開採成本較高的美國,受到的衝擊較大,應發了美股近期多次出現熔斷。

如果美股再跌20%,該如何應對?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美股雖然跌了20%,但還遠沒有結束。上一次由於有美聯儲降息,緩解了美國GDP數據的持續走低。但本次在衛生事件出現拐點前,美股很難重回上升。那麼如果美股再跌20%,對A股有什麼影響呢?

  • 首先,美股下跌是存在空間的。雖然之前美聯儲緊急降息,但是並沒能改變美股的頹勢,在美聯儲降息後,美股雖然短暫反彈,但後面再度下跌了超11%。而近期讓美聯儲購買垃圾債,減稅,降息等,美股市場都沒有買賬,這也就意味著短期美股下跌的邏輯還在,對於衛生事件的擔心,對美國經濟下滑的擔憂,都不是幾句話就能解決的。
如果美股再跌20%,該如何應對?

  • 其次,美股下跌對A股的影響在逐步降低。近期北上資金大幅外逃現象嚴重,今天北上資金再度流出60多億,北上資金流出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高槓杆的美股資產進行加倉保持平衡,以防出現爆倉風險。在之前巴菲特給股東信裡提到的,儘管他提到美股要跌,但是依然很多人還是借錢買股票,相當於放了槓桿。所以在美股連續大跌的情況下,很多資金不得不平倉A股資產,保持高槓杆的美股資產的平衡。不過這樣的影響會隨著北上資金撤離,影響逐步遞減。
  • 再者,A股下跌有自身的原因。現在的時間節點是三月,整體看,一季度很多企業受到衝擊會在4月的一季報上體現,目前雖然企業產能在逐步恢復,但海外訂單大幅減少還是會對企業產生衝擊,所以下跌是有內在原因的。不過由於事件的時間點不一樣,拐點的不同步,導致了我們會是最先重回正軌的,所以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上,更多的會是A股影響外圍,而非外圍影響A股。
如果美股再跌20%,該如何應對?

  • 最後,A股的獨立走勢將會出現。目前整個A股的外資佔比其實不高,即便北上資金繼續流出,整體影響也是有限的。另外國內民間沉澱的資金其實也很龐大,之所以沒有體現出強大的資本實力,還是引導的問題。而且定降的政策大禮包也體現了對於目前市場的呵護,不排除後面還有更多配套政策,這是國內經濟韌性的體現。

總結:結合以上四點,如果美股再跌20%,A股市有望擺脫美股的影響,開始走獨立行情的。外圍影響短時間還會,還是要做好倉位控制,但站在中長期的角度,市場彈性空間是非常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