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战争新视界,专注近代战争历史,鉴古知今 ,以史明理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漆黑的夜晚,天空中响彻着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但一道枪炮的火光划破天空,紧接着一股火苗蹿出了轰炸机的机翼,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而那架轰炸机笨拙地带着火光向地面坠落了下去,轰隆一声爆炸,地面闪耀着绚丽的火光,随后夜空又回到了往日的深邃,寂静一片。这是发生在二战西线的一幕,而这种情况在英国轰炸机飞行员返程时频频发生,一种无可言语的恐怖情绪迅速蔓延到整个部队当中,毕竟,没有什么比未知的死亡来临更加恐怖了……而这种在黑夜中大杀四方的秘密武器就是——“斜乐曲”。

▼不和谐的“杂音”

前文提到在一名小小的德国空军上士手中诞生出了“斜乐曲”,所以尽管德国官方对斜射炮的动作要早得多,但是因为始终对此心存疑虑,试验范围规模都不大,影响也很小。当然新武器的出现总是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的,所以当“斜乐曲”诞生后德国航空部内部也不乏反对的声音。

首先,早期使用“斜乐曲”的过程中,没有经验的飞行员往往对着满载着炸弹的轰炸机机腹胡扫一起,而结果就是——袭击者被轰炸机爆炸的火球裹挟着一起坠落向地面,最初的几次行动中,一些装备自制斜乐曲的夜间战斗机就是这样不明不白损失掉的。不过德国飞行员很快就发现,如果瞄准轰炸机上左舷最外侧的那台发动机,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这台引擎不仅是尾炮塔的动力来源,同时机翼本身也是大量燃油集中之所在,因此与其冒着被波及的风险射击机腹,不如对轰炸机机翼进行短点射,反而可以引发更大、更猛烈的燃烧,并且敌机也不会立刻发生爆炸,这就为处于下方的袭击者留下了充足的脱离时间。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斜乐曲”在初期的使用中常常会出现袭击者被轰炸机爆炸的火球裹挟着一齐坠毁的现象,而这也为“斜乐曲”的大规模推广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其次,斜射炮在运用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驾驶舱风挡上的反射镜瞄准装置会由于飞行员头部的运动而发生视觉扭曲,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斜乐曲系统的射击精度。同时,“斜乐曲”这种新武器使用方法终归不同于常规的前射武器,而许多有经验的飞行员对这种他们不习惯的武器保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初露锋芒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由英军侦察机拍摄的佩内明德导弹研发中心全境,这里是德军复仇武器研发计划的核心区域

因为重重阻力,“斜乐曲”在德国空军中的正式使用已经要到1943年的8月了。1943年8月17日,英国空军发动了名为“九头蛇”的大规模空袭行动,行动旨在摧毁纳粹德国在波罗的海岸边的火箭研发基地。对于英国方面,此次行动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为数不多的夜间高精度轰炸行动,皇家空军希望在此次行动中抛弃以前一直奉行的“面积轰炸”理论(恐怖轰炸理论),通过高精度夜间轰炸解决一个战术目标;同时,这次行动中皇家空军首次尝试使用了“谷糠”——向空中播撒金属箔条以进行电子干扰。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投放箔条干扰德军雷达的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

此次行动,皇家空军共派出了596架轰炸机,包括324架兰开斯特、218架哈利法克斯、及54架斯特林,并特意选择了一个月光照射充足的夜晚以增加行动成功的几率。然而,即便如此,第一次对佩内明德的大规模奔袭远称不上是达到了预定目的,180个德国人与500-600个波兰劳工死于轰炸、V-2试验停滞了2个月。在参战的所有单位中,两支皇家空军主力部队损失惨重:英国皇家空军第5轰炸机大队在其参战的109架飞机中,有17架没能返航( 14.5%) ;而皇家加拿大空军第6大队共派出了57架飞机,12架没能返航( 19.7%),这其中可以确认至少有6架是改装了斜乐曲的Bf-110G所为,当时两架用斜乐曲武装起来的德军战机无意中撞上了皇家空军这两支殿后的机群,可以说,斜乐曲的首次正式亮相就技惊四座了。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斜乐曲”的首次正式亮相就给予英国皇家空军以沉重的打击

在早期斜乐曲作战中,另一次值得一提的是战例是1943年11月15日位于法国香槟地区的梅利上空发生的拦截行动。当时由于通讯出了问题,轰炸维也纳新城后返航的英国轰炸机编队在梅利上空耽搁了一段时间,这就留给了德国人足够多的机会去验证其新型夜间战斗机的威力,很快,夜间战斗机群就咬住了这支庞大四发机群的尾巴(约276架)。在这些出动的德国夜间战斗机中,其中有一架是哈夫曼·马丁·德鲁斯少校的Bf-110G-4/U1,该机的收获令人称奇,在改进的卡尔·赛斯Revi C/12D反射式瞄准具帮助下,德鲁斯少校使用斜乐曲大开杀戒,当最后一架德国夜间战斗机撤出战斗时,共有4架兰开斯特成了少校的枪下亡魂。

二战德国的秘密武器,夜空中的幽冥——“斜乐曲”系统(三)

▼尾声

即使“斜乐曲”战果丰硕,但是当坐在办公室里的德国航空部高层意识到它的巨大价值并为生产线上的新机直接安装斜射炮已经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部队使用的“斜乐曲”都是自已动手丰衣足食的产物。所以尽管前线部队要求上级正式配发这种新式武器的呼声日渐高胀,但是在1943年6月到12月的这半年时间里,斜乐曲的数量却依旧稀少到不成比例……

想了解更多近代战争的相关知识,就快来关注我吧!如果有任何建议与疑问,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