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看這題目您別笑,這還真不是我編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兒,那您就會說了,是不是誕下皇女的這位妃嬪不受皇帝的喜歡,所以乾隆才賞了兩根黃瓜隨意打發?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也不是,收黃瓜的兩位可是皇帝的心頭肉,是皇帝最寵愛之人,賞賜給她們的東西哪件不是精挑細選,貴重無比,所以絕對不是皇帝一時興起或神志錯亂,那賞兩根黃瓜是什麼意思?您聽我慢慢給您解釋。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從十七歲入宮到二十八歲封妃,汪氏足足用了十一年的時間終於登上了乾隆後宮的巔峰)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當然,惇妃之所以鹹魚翻身完全是因為她為乾隆生下了最後一個孩子:固倫和孝公主)

先向大家介紹今天故事的主角:惇妃和她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一般被稱為十公主)。惇妃汪氏,滿洲正白旗的包衣(包衣也就是奴隸的意思)出身,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都統,乾隆二十八年入宮後汪氏被封為常在,與後世小說或影視劇中皇帝對汪氏寵愛有加不同,在入宮的前幾年汪氏坐足了冷板凳,她足足用了五年才熬成了貴人,可惜沒過多久又被降為常在,從乾隆二十八年到乾隆三十六年,汪氏足足等待了八年才復封為貴人,不過否極泰來,正當汪氏悲哀的認為她的一生就會在後宮淒冷的度過時,乾隆突然對這個二十五歲的女人動了心,僅僅只過了幾個月,汪氏就由貴人升級為嬪,乾隆三十九年,惇嬪汪氏懷孕,這是乾隆二十九年後紫禁城後宮再一次有妃嬪懷孕,年過六十的老皇帝欣喜若狂,他毫不吝嗇自己的榮寵,於乾隆三十九年的九月晉升惇嬪為惇妃以此來表彰汪氏為皇家誕育子嗣的功績,幾個月後,皇十女呱呱落地,年老的乾隆看著襁褓裡粉嫩的女兒真是愛若掌上明珠。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固倫乃是皇后嫡女封號,和孝公主的母親不過是低賤的包衣竟也能享此封號,可見其寵)

等到公主十二歲時老皇帝就迫不及待的封愛女為固倫公主,此事其實非同小可,“固倫”稱號可是隻有皇后所生嫡女才有資格享受(皇后生的女兒封固倫公主,相當於是親王級;妃子所生的女兒封為和碩公主,相當於郡王),乾隆的眾多女兒中也只有和靜、和敬兩位公主享有固倫封號,其他的女兒們即使是孝儀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所生也只是和碩公主,而和孝公主的額娘不過是包衣出身,乾隆竟然破例封和孝為固倫公主,可見乾隆對女兒是多麼的偏愛。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乾隆兒子雖多,然都頗不入老皇帝法眼,即使是永琰也嫌過於平庸老實)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乾隆最喜歡的還是容貌與性格都與自己極為相似的小女兒,也感慨和孝公主是男人就好了!)

乾隆的兒子雖多但長於文事,於弓馬之道並不嫻熟,這讓強調滿洲法統的皇帝頗為失望,而和孝公主很好的彌補了父親的遺憾,公主不但在相貌上與乾隆為相似,更可貴的是她雖受皇帝盛寵卻並不驕縱,和孝愛男裝,能騎馬,性情明快剛毅,爽朗不輸鬚眉,稍長大更經常身著男裝跟隨皇帝遊獵,還曾經一箭射中大鹿,這也難怪乾隆把和孝愛寵到了骨子裡。

儘管乾隆三十八年永琰已經被乾隆秘密定為儲君,但自從五阿哥永琪病逝后皇帝的兒子們綜合水平良莠不齊,老實平庸的永琰也不過是矬子裡拔將軍讓乾隆頗有微詞,看著或早死或庸碌難當大任的兒子們,再看看伴隨在旁充滿活力的愛女,老皇帝慨然而嘆:“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老年的乾隆喜怒無常,但只要公主在身邊,老皇帝總會喜笑顏開)

乾隆對和孝的喜愛連朝鮮人都忍不住感慨,老年的乾隆脾氣逐漸喜怒無常,服侍的太監們往往皆因小過而獲罪,這時候只要把和孝拉過來無論乾隆有多生氣都會馬上平息憤怒。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因為和孝,惇妃也在後宮地位水漲船高,為此她還囂張的打死一個宮女)

因為和孝,惇妃在後宮的地位也一步登天,也許是被皇帝冷落得太久,驟然受寵的汪氏頗為囂張跋扈,乾隆四十三年還因為一件小事活活打死一個宮女,這讓乾隆龍顏大怒,晚年的乾隆特別注意自己“十全老人”的形象,惇妃這樣膽大包天打死宮女簡直是對自己英名的抹黑!用皇帝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執掌天下四十餘年,乃天下萬民之主,尊貴如此都從來沒有杖斃內侍宮女的情況,最多也就是打幾十板子完事兒,你惇妃怎麼敢打死宮人?必須要嚴懲!乾隆惇妃說:“事關人命,其得罪本屬不輕,因念其曾育公主,故從寬處理,如依案情而論,即將伊位號擯黜,也不為過。”要不是你生了個好女兒,就是把你的位份廢黜也不為過!於是汪氏被降為惇嬪,並被老皇帝好好的申斥了一番,並責令罰一百兩銀子給被害人的父母,讓他們好好將女兒安葬。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惇妃的行為讓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頗為惱火,要不是看在和孝的面子上他就要嚴懲惇妃)

您看著覺得乾隆這事兒做的挺地道、很公正吧?其實這只是老皇帝自我吹噓而已,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汪氏被降為嬪,結果一年不到就又被複立為妃,至於什麼申斥罰金,乾隆每年賜給汪氏的珍寶就不知道有多少,區區一百兩銀子簡直就是九牛一毛嘛!而汪氏之所以這麼快就能復封為妃,完全是沾了女兒的光,畢竟額娘受責難對和孝的影響也不小,處處為愛女著想的乾隆對汪氏的判罰也就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此時的和珅乃是乾隆朝第一重臣,富甲天下,把愛女嫁給豐紳殷德也不算讓女兒受委屈)

隨著公主的年齡增大,乾隆開始操心起愛女的婚事來,作為帝國最尊貴的公主,乾隆要為和孝找帝國最好的人家,讓公主幸福快樂度過一生,選了又選,乾隆看中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這時候的和珅為御前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又當著步兵統領,同時擔任戶部、吏部和兵部尚書!集帝國的財、政和兵權於一身,權勢滔天富甲天下,嫁給這樣的人家才算不辱沒了我女兒的身份!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和孝公主的嫁妝是所有女兒裡最多的,皇帝對她的偏愛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和孝公主的陪嫁是所有公主中最豐厚的,就連同樣被封為固倫公主的兩位姐姐也望塵莫及,可以說乾隆對和孝的寵愛讓他絲毫不顧及其他已經出嫁公主的感情,其嫁妝之貴重,珍寶種類之多讓人瞠目結舌。乾隆不但賞賜了大量的土地、奴僕給和孝,至於陪嫁的珍寶器物更是揀最好的,據說光這些器物就價值數百萬兩銀子,除此以外還額外特賞三十萬兩白銀給和孝充當嫁妝。為了保證女兒的婚禮隆重風光“公主出嫁當日,大官手奉如意珠貝, 拜辭於公主轎前, 無慮屢千百。首閣老阿桂雖然年老位尊,亦不能免。”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這樣看來和孝和汪氏都算是乾隆末年後宮數一數二的紅人,既是皇帝的愛妻嬌女,自詡為“十全老人”的乾隆怎麼會想著把兩根毫不值錢的黃瓜來當賞賜?不怕別人笑話他寒酸麼?

還真不寒酸,甚至還能說正是惇妃汪氏、和孝公主這樣尊貴得身份才有資格得到這兩根黃瓜。

這是怎麼回事兒?

其實很簡單,隨著科技和交通的逐漸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冬天咱們照樣能享受熱帶的水果和各種反季節的蔬菜,但這事兒擱以前就不可能,想在冬天裡吃口黃瓜?您這是做白日夢呢!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對於北京的老百姓來說,寒冬裡最常見的蔬菜就是大白菜)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冬天裡吃根黃瓜怎麼了?這就和黃瓜的習性有關了,黃瓜性喜溫暖,且極不耐寒冷,在春夏之際吃根黃瓜這沒什麼稀奇,若是在天氣寒冷的秋冬時節,抱歉,這可就難了。北京地處北方,每到九十月份便開始降溫,到了新年時節更是寒冷,像黃瓜這樣喜溫厭寒的植物根本就無法存活,所以北方冬天最常見的果蔬就是大白菜,就是取其便宜,好保存的特性。汪曾祺先生曾在《衚衕文化》裡就這麼說:“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既然黃瓜無法在寒冬的京師培育,那乾隆賞給惇妃的兩根黃瓜是怎麼來的呢?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古代雖有大棚地窖,但其花費價格過於高昂,普通百姓根本無法承受)

答案很簡單,花大價錢培育的唄!和現代相似,古代也有類似的蔬菜大棚,不過主要是把蔬菜種在溫暖的地窖或火炕中,所謂火炕其實就是在房間裡築炕燒火以增加室內溫度,在這樣溫暖的環境下培育黃瓜、韭菜等植物。明朝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專門記載了這樣的火炕,這裡培育出的瓜果蔬菜都僅供皇室享有。

想要在大冬天吃上蔥、韭菜和黃瓜,您得“覆以屋廡,晝夜燃熅”,一根黃瓜的培養費就高達半兩銀子!尋常百姓連油燈都捨不得點,哪裡還有條件開闢個地窖來種黃瓜呢?所以在冬天,黃瓜可是正兒八經的屬於奢侈品,您得有身份才能吃的上!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費盡心思的培育帶來的是價格的飛漲,在冬天一根黃瓜就能賣五十兩白銀!)

那有人說老子花錢行不行?那您可能還真心疼錢捨不得買,上面說了黃瓜成本就得半兩銀子,那流入市場得要多少錢?兩根黃瓜就得要五十兩銀子!《人海記》記載:“嘗聞除夕市中有賣王瓜二枚者,內官過問其價,索百金,許以五十金。市者大笑,故啖其一,內官亟止之。所餘一枚,竟售五十金而去。”要我們看來這賣黃瓜的簡直瘋了,兩根黃瓜還敢要價一百兩!摺合到咱們現在要將近三萬多塊錢!路過的太監打算講講價,一百兩太貴了,不如兩根五十兩如何?要說一根黃瓜七千塊錢也算是佔了大便宜了,結果這賣黃瓜的竟還認為五十兩是賤賣,一怒之下吃了一根,眼看著另一根黃瓜也要被吃掉,太監緊張了起來,最後一根五十兩成交。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對於貴族們來說,在寒冬臘月吃上一根黃瓜,那代表您有身份,有實力,有銀子!)

一根黃瓜五十兩,真可謂是寸瓜寸金,您還別以為這是故意哄抬市價,人家家本來就這個價,童叟無欺。為此有人寫詩感慨說:“黃瓜初見比人參,小小如簪值數金。微物不能增壽命,萬錢一食是何心?”黃瓜竟然能和人參相提並論,這是個什麼情況?說到底還是攀比的心態在作祟,對於王公貴族來說美食珍饈也不知吃了多少,怎麼會看重區區一條黃瓜?妙就妙這數九寒冬本不可能有黃瓜,可我就有能力吃到,你看我牛逼不?別人自然也不甘示弱,就以為你有黃瓜吃?告訴你,我也吃得到!這互相攀比的習慣還是從明朝流傳下來,明人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就說“京師極重非時之物,如嚴冬之白扁豆、生黃瓜,一蒂至數環,皆戚里及中貴為之,仿禁中法膳用者。”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白扁豆)

這白扁豆和黃瓜都不是什麼貴重之物,但就就因為是反季節植物數量稀少,所以才受到京師權貴們的熱烈追捧。於是乎黃瓜的價格也被越炒越高,談遷在《北遊錄》中說“以先朝內監,不惜厚植,以供內庖。三月末,以王瓜不二寸輒千錢。四月初,茄彈丸或三千錢。”根據清朝計量單位,一寸約三點五釐米,等於一根不到七釐米的黃瓜就能賣一千錢(相當於一兩銀子)!但達官貴人宴請賓客時為了擺闊往往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胡瓜即黃瓜,今京師正二月有小黃瓜者,細長如指,價昂如米,凡宴貴客,用以示珍也,其實火迫而生耳。北俗尚食新王瓜,初出,急以售之貴人,貴人亦以先嚐為豪,不待立夏。其最早出者,雖不佳,可以兩條易千錢。”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冬天在北京,就算是吃肉也別點黃瓜,這一根黃瓜足夠吃一頓大餐得啦!)

本地人對此當然是心知肚明,但外地人不知道啊!所以總有人想省錢所以在飯館吃飯時只點了蔬菜,結果一看賬單嚇了個半死。咸豐年間有個舉人叫方朝覲來京城趕考,在一家飯館吃飯,結果簡單地一頓飯竟然吃了五十多吊錢!(相當於五兩銀子)讀書人心疼不已認為是飯館店大欺客,可夥計無辜地解釋說你們吃的菜就值這個價啊!書生說我們就吃了四小碟黃瓜,連肉都沒敢吃,就這還要五十多吊錢你是在玩我呢!飯店夥計解釋說您別小看這一小碟黃瓜,就這“若正月間則一碟須京錢十吊,合外省制錢一千也。”好傢伙,一小碟黃瓜就值一兩銀子!估計方朝覲得心疼死,這錢用來吃肉也行啊,花了這麼些錢就吃了幾小根黃瓜,虧死了!

要說虧點錢還好,後世還有因為一根黃瓜鬧到朋友絕交的!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因為一盤拍黃瓜,兩個朋友竟然要鬧到絕交)

咸豐年間有個官員名叫潘炳年,有一次他請朋友在京師名樓廣和居吃飯,為表示禮儀特意請朋友坐了首席,按照北京的慣例坐首席就得點菜,這朋友猜想蔬菜價格便宜,要不我多點幾個為潘老兄省點錢吧!於是便點了一盤黃瓜(就是不知道是拍黃瓜還是涼拌黃瓜),結果吃了以後覺得味道不錯於是連點三盤,朋友是吃的高興但沒注意潘炳年臉都綠了,為啥?等散席之後一算這三盤黃瓜的價格就要五六兩!氣的潘炳年乾脆寫了封信給朋友要求絕交——你小子這是故意往貴了點讓老子當冤大頭哪!朋友也一臉無辜:天知道這蔬菜的價格比肉還要高啊!

在清朝,冬季的一根黃瓜價格竟然超過了一部iPhone

所以您看,乾隆賞給惇妃的這兩根黃瓜是不是特別貴重呢?估計清代的妃嬪們要能預知未來,看到咱們現代的女性為了減肥大吃黃瓜,還用黃瓜來貼面美容估計會羨慕死,這戶人家是多有錢啊!這幾十兩的黃瓜就這麼造,皇家也沒這麼氣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