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砍柴供哥哥读书,多年以后哥哥背叛革命,弟弟官至正国级

导读:读书改变命运,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句至理名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要想出人头地,读书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旧社会的穷人家根本无法一块供几个孩子一起读书,所以大部分情况都是女孩辍学回家,将上学的机会留给儿子,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

上世纪二十年代,湖南祁阳的一户贫农家里也遇到了没钱供孩子读书的情况,这户人家的男主人去世的早,两个儿子全靠母亲一人拉扯。到了上学的年龄,母亲实在拿不出两份钱供他们上学,所以只能让一个孩子读书,而另一个就要外出干活和母亲一起供另一个读书的孩子。

弟弟砍柴供哥哥读书,多年以后哥哥背叛革命,弟弟官至正国级

两个儿子都非常聪明,母亲一直拿不定主意,到底让谁去读书,谁去干活挣钱。就在母亲进退两难的时候,弟弟站了出来,他跟母亲和哥哥说:“哥哥是家里的长子,应该读书,以便将来光宗耀祖,我没有哥哥聪明,就留在家里帮助妈妈干活吧。”

从那以后,为了赚足哥哥上学的钱,弟弟除了帮助母亲种田之外,还要上山砍柴去集市上卖。依靠母子二人的努力,哥哥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且在外面参加了革命。如果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哥哥一定会有出息,回家来光宗耀祖,而弟弟则会在家务农一辈子。

弟弟砍柴供哥哥读书,多年以后哥哥背叛革命,弟弟官至正国级

可事与愿违,后来兄弟两人的发展却大相径庭,读书的哥哥因为意志不坚定当了革命的叛徒,相反弟弟却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最终官至正国级。这不是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哥哥名叫陶自强,弟弟名叫陶铸。

陶自强参加革命之后,还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在湖南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之后又跟红军队伍上了井冈山。供哥哥读书毕业之后,弟弟陶铸也离开家乡,凭借过人的意志和努力,他顺利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了第五期的一名学员。

毕业之后,陶铸跟随革命队伍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一直在党内担任要职。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兄弟二人都被派往敌占区进行地下工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整个中国都沉浸在白色恐怖之下,很多革命人士没有忍住敌人的威逼利诱,叛变了革命,哥哥陶自强就是其中之一。

弟弟砍柴供哥哥读书,多年以后哥哥背叛革命,弟弟官至正国级

当时他在敌占区进行地下工作,不幸被敌人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至死不屈,可最终却没能抵挡住敌人的糖衣炮弹,最终叛变了革命。与哥哥相比,弟弟陶铸却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也曾不幸被捕,在被敌人关押的4年时间里,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糖衣炮弹都没能打倒他,后来陶铸被革命同志营救出来,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之后几十年时间里,他出生入死,为革命赴汤蹈火,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革命家。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已经是四野政治部的副主任了,新中国成立之后,陶铸先后担任过省委书记,副总理,政治局常委等职,成了正国级干部。

弟弟砍柴供哥哥读书,多年以后哥哥背叛革命,弟弟官至正国级

而哥哥陶自强叛变革命之后,当过反动派的县长,不过在后来的战争中,他果断发动起义,重新回到了人民的队伍中。新中国成立之后,鉴于陶自强能够幡然悔悟,组织上也没有为难他,安排他在家乡当了一名校长。后来陶铸回乡探亲,兄弟俩说起当初的事情,哥哥一直说愧对弟弟,当年你砍柴供我读书,最后我却走了弯路,差点成了历史的罪人。

陶铸开导哥哥说,能够改过自新就好,今后再为人民服务也来得及。后来在陶铸的建议下,陶自强辞退了校长的职务,当了一名语文老师,专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