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时雨中夜降, 长雷周我庭。

——曹植

这次的肺炎疫情,让一个名字被大家所关注——雷神山医院。据说,与火神山医院一样,雷神山这个名字也不是随便取的或者采用当地原本的地名,而是取雷神能够祛除邪祟之寓意。

普遍性的雷神传说

在全世界的远古神话当中,都能够找到雷神的身影,尽管具体的形象和特质有所不同。早在远古时代,先民们感受到雷电的巨大响声、亮光以及破坏力,还处于自然崇拜阶段的他们,自然会认为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不是人或者动物能够带来的,它来自于更为神秘的天神,雷神的信仰就是这样诞生和逐步丰富起来的。


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说:

“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按照《山海经》的这个记载,雷神是靠肚子来发出巨响的,而且他居住在大泽之中,长着一副奇怪的样子,龙身人头。

在其他国家、民族的传说里,雷师也有着神异的法力,甚至跟人类的诞生有关。比如在印第安人的神话当中,世界原本一片混沌,雷神放出闪电,划破了天空,滴下的鲜血变成了人。是不是跟我们的盘古开天辟地颇有些相似?

由于雷电的超强威力,古人认为被雷电击中是属于天谴的。所以在民俗当中有不少忌讳,有些少数民族不食用被雷电击中的动物。人们在诅咒时也会用“天打五雷轰”之类的狠话。相应地,雷神也就具备了惩恶的神性。雷神惩恶扬善,被雷击中的是邪恶的,这两个观念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雷神形象的多样性

雷神长什么样呢?


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当然不是这个样子。。。


俗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画神也一样。因为没有人真正见过雷神,所以就刚好可以尽情在想象的世界里驰骋。不过说来也怪,不少地区的人幻想出来的雷神,都跟鸟有关。除了前面提到的《山海经》里所说的“龙身人头”,还有不少文献记载雷神长得像鸟。比如《五杂俎》记载说雷神“似鸡非鸡,似鹰非鹰”。在晚近刊行的《山海经》里面,雷神的确是更接近鸟的。据说在美洲、非洲的一些民间传说里,雷神就是“雷鸟”,扇动翅膀时会打雷(李志鸿:《雷法与雷神崇拜》)。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或许因为人们关注到了自然界中大鸟奋翮之时发出的声响,也可能因为想象当中的雷神居于天上,飘忽不定。

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山海经》中的雷神形象(清代)

不过在更早的时候,雷神曾经一度非常像人,想象力丰富的古人,还给雷神配备了非常重要的工具——鼓。对于古人来说,世间最接近雷声的声音,莫过于敲击大鼓了。而且在古代战争中为了鼓舞士气,也往往需要敲鼓,如我们都知道的“一鼓作气”,如屈原笔下的“援玉枹兮击鸣鼓”,战鼓轰轰作响,意味着杀伐,跟雷神对邪恶的惩罚颇有些共通之处。

东汉时期的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记载了当时人对雷神的描绘:

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椎,若击之状。

根据王充的描述,雷公长得像大力士,他左手拿着连鼓,右手持鼓槌,通过敲鼓就能打雷了。在不少汉代的画像石中,有一种龙虎驾车的图像,车上竖着一面大鼓,旁边还有羽人之类的神仙。有学者考证,这种车为云气车,车上的神仙正是雷公。

古代文献中的雷神:是“鸟人”?还是敲鼓力士?

南阳汉画馆藏石刻

总而言之,从古至今,雷神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但他具备的惩恶、驱邪的象征意义却是普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