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月中藥材整體價格走勢——前高後平,小幅回調

2020年1月,恰逢春節假期,市場正常開市的時間也就半個月,這個時間段,商家積極收賬、回籠資金,同時新藥品管理法實施不久,市場正處於過渡、適應的陣痛期,各種利空因素疊加,

使1月中藥材價格指數止步於1246.17,小幅回調1個點。市場整體行情升少降多,漲價品種多以中小類為主,難以支撐大盤走強;大宗品種經過秋季產新採挖晾曬後,新貨開始集中上市,對行情起到了打壓作用,因此多數疲軟運行。

最新:1—2月中藥材整體價格走勢——前高後平,小幅回調

1月24日,受新冠疫情擴散加劇影響,黨中央省時度勢,科學決斷,大部分地區實行交通管制、人員自我隔離。當時正值春節假期,市場閉市,藥材行情波動並不明顯,下游經銷商有少量備貨。

2月,受疫情影響,全國延遲開工復學。中藥材市場做為人員聚焦的場所,自然也是延期開市。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當時無特效藥物供篩選,中醫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參與度98%以上,各省、市均開出相關防疫中藥方、中藥茶,各大藥企、市場商家也是積極行動,捐款、捐物、捐藥,以各種方式投入到抗疫戰場上來。同時亳州、安國等地的藥材價格監管機構及時打擊哄抬物價、囤積居奇等市場投機行為,保障了百姓平價用藥,藥材市場沒有重現2003年過熱的情況。此次疫情,體現了中藥企業和商家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月的中藥材市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2月1日-20日,此階段各大藥市尚未開市,產地承擔了藥材的流通,用藥需求也只能在零散的產地得到釋放,致使疫情相關藥材的價格波動較大。

2月20日後,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率先在“控疫”中開市,玉林、安國等中藥材專業市場也相繼開市,自此市場開始承擔全國中藥材流通的階段。開市極大的緩解了供求,藥材價格也開始止升回調或者轉為疲軟。

最新:1—2月中藥材整體價格走勢——前高後平,小幅回調

2月份,貫眾、板藍根、大青葉、連翹、薄荷等疫情品種行情走高,也帶動了黃芪、黨參等輔助補益品種,而西紅花、蟲草等養生類高價品種,受服務業停滯影響,消費降低。整體行情呈現出前高後平、小幅回調走勢,指數上漲12.62點,達到1258.79點。上漲的主因是交通與物流的受阻,短期內造成了價格急速上升,屬於突發事件,隨著疫情趨緩,相關中藥材品種也將回歸合理。春播已至,當前也需要防止人們為了追逐一時的高價品種,而進行盲目擴種。

此次疫情,是對中國的一次考驗,眾志成城,全民抗疫,增強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同時在衛健委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明確了中醫在病情不同階段的施治方法,也將中醫、中藥推向了前臺,。是榮耀更是責任,“做好藥才能揚中醫”,接下來的監管會更嚴,中藥人責任更重!在“禁野令”下,今年市場需要合規謹慎經營,才能在新治理體系下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